-
公开(公告)号:CN10292791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81978.8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超短基线顺变柱体结构光纤位移传感器及光纤应变仪。光纤应变仪包括光纤位移传感器(1)、测量基线(4)、基线固定装置(5)、悬吊系统(3)、测量控制和信号记录与处理系统(6)、测量标定装置(7),光纤位移传感器(1)固定在第1基岩(21)上并与测量基线(4)的首端(41)连接,测量基线(4)的末端(42)安装测量标定装置(7)、并通过基线固定装置(5)固定在第2基岩(22)上,测量基线(4)的中间安装悬挂系统(3),位移传感器(1)和测量标定装置(7)通过信号连接线与测量控制和信号记录与处理系统(6)连接。本发明用于地球物理学研究,观测地壳应变和固体潮汐、获取地震前兆信息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927900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81909.7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单频偏振激光干涉仪及光程倍增高激光应变仪。固定在第1基岩上的第1单频激光干涉仪与第1测量反射镜构成一个完整的单频偏振激光干涉仪;第1测量反射镜通过标定与限位装置与测量基线的首端连接;测量基线的末端安装反射镜限位装置,反射镜限位装置安装第2测量反射镜,第2测量反射镜与固定在第2基岩上的第2单频偏振激光干涉仪构成一个完整的单频偏振激光干涉仪,第2单频偏振激光干涉仪固定在第2基岩上;测量基线的中间安装有悬挂系统;第1、第2单频偏振激光干涉仪和标定与限位装置通过信号连接线与信号记录与处理系统连接。本发明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可以广泛用于观测地壳应变和固体潮汐、获取地震前兆信息等地球物理学研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390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985383.1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相干域偏振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抑制超高分布式双折射色散对光学相干域偏振测量装置输出信号的影响来提高测试系统性能的用于具有超高分布式双折射色散的光纤保偏器件的色散补偿方法。本发明包括:将光学相干域偏振测量装置对待测保偏器件进行分布偏振串扰测试得到的分布偏振串扰原始数据的两端进行补零得到初始的待补偿数据;提取待补偿数据在光程差范围内的数据段作为首端数据等。本发明无需额外的硬件配置即可实现对OCDP输出信号进行超高分布式双折射色散补偿,而且灵活度高,可以补偿二阶、三阶双折射色散,并且可以依据需求补偿更高阶的双折射色散。
-
公开(公告)号:CN105823620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10152972.1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对保偏光纤缺陷点测量中的伪干涉峰鉴别方法。通过改变待测光纤与起偏器/检偏器之间的对轴角度,分别实现对干涉信号中不同特征干涉峰的抑制和放大;不同对轴角度条件下,将测量干涉峰与预测干涉峰位置‑幅值的理论公式进行比对,得到干涉信号中的特征干涉峰的幅值、阶次等信息;通过4次不同对轴角度测量,即可鉴别出其中的伪干涉峰和代表真实缺陷点的干涉峰。本发明中的操作方法简单有效,有助于从分布式干涉测量中准确地估计保偏光纤缺陷点信息,可以广泛应用于保偏光纤中缺陷点的精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754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10329562.X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光纤干涉仪臂长差的测量装置。包括可调谐激光光源模块、被测光纤干涉仪模块、参考光纤干涉仪模块和采集与控制模块,可调谐激光光源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被测光纤干涉仪模块和参考光纤干涉仪模块,参考光纤干涉仪模块的输出端和被测光纤干涉仪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采集与控制模块的数据采集卡的不同通道,采集与控制模块的计算机通过与可调谐激光光源和可移动反射镜进行连接实现对其的控制和触发信号的接收。本测量装置可以精确地测量出被测光纤干涉仪的臂长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精度高范围广和自动定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4371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212810.8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光学偏振器件分布式偏振串扰测量的噪声抑制装置与抑制方法。一种光学偏振器件分布式偏振串扰测量的噪声抑制装置,包括宽谱光源、起偏器、第1光纤旋转连接器、第2光纤旋转连接器、待测光纤器件、光程相关器、偏振串扰检测与信号记录装置。本发明使用偏振分束器将传输光与耦合光彻底分离,避免干涉拍噪声的影响;在控制电路热噪声的基础上,使用衰减器对传输光进行衰减,让耦合光成为主探测光,使散粒噪声成为限制系统信噪比的主要噪声,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调节至合适参数,可保持系统动态范围不变的前提下,信噪比提升20~40dB,有效提高测量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339943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537207.6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B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偏振复用的共光路自校准薄膜厚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含光源输出模块、膜厚测量探头模块、解调干涉仪模块、偏振分束模块以及采集与控制模块。本发明采用偏振复用技术,两探头使用正交态偏振光。测量探头能实现传输光线的透射和反射,无待测薄膜时可实现两探头绝对距离H的测量;待测薄膜安置两探头间,实现两探头与待测薄膜前后表面的绝对距离H1和H2的测量;待测薄膜厚度d可由d=H-(H1+H2)确定。本发明实现不需要标定物即可对待测薄膜厚度进行测量,共光路的设计克服了测量过程中由于系统内部机械不稳定和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具有自校准、特征白光干涉峰识别简单、动态范围大、测量结果可溯源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14888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511150.2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多功能铌酸锂集成器件的偏振性能测量方法。同时对波导芯片消光比、光纤的耦合串音、波导输入输出端光纤的分布式消光比进行测量;利用不同偏振角度的起偏器和检偏器对波导进行多次测量,得到波导输入/输出端光纤内部的串扰数据,计算串扰数据的能量分布曲线,得到光纤的分布式消光比;测量得到带有芯片消光比、耦合串音信息的干涉图样,利用干涉图样中左右对称的干涉峰测量消光比和串音,判断左右两端测量结果的差值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差值较大需要重新测量,直至结果符合要求为止。该方法充分利用白光干涉精度高,动态范围大的特点,对探测到的偏振串扰数据进行测量,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16708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277954.0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共光路自校准薄膜厚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光源输出模块、膜厚测量探头模块、干涉与解调模块以及采集与控制模块等四部分。本发明的测量探头能同时实现对传输光线的透射和反射,无待测薄膜时可实现两探头间绝对距离H的测量;待测薄膜安置在两探头中间,实现两探头与待测薄膜前后表面绝对距离H1和H2的测量;待测薄膜厚度d可由d=H‑(H1+H2)确定。本发明实现不需标定样品即可对透明与不透明薄膜的厚度进行测量,干涉光束共光路克服了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系统内部机械不稳定和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具有自校准、测量结果可溯源、稳定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5381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65230.X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C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光纤陀螺核心敏感光路的组装方法。在Y波导芯片与2×2保偏耦合器、Y波导芯片和光纤环组装时,利用白光干涉分布式测量的特点,对Y波导输入、输出处的保偏光纤的对准情况进行测量,使用特征峰的幅值大小确定组装角度,将光纤陀螺与Y波导的制作过程合并,对器件进行筛选、对准和固化状态进行调整,实现2×2保偏耦合器、Y波导和光纤环之间无焊点的连接,提高光纤陀螺的一体化水平。本发明具有光纤陀螺核心敏感光路焊点少、一体化程度高、监测装置搭建简单、Y波导输入与输出口串扰低等优点,广泛用于光纤陀螺核心敏感光路的组装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