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0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99016.0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D5/26 , G06F18/10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精密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光干涉信号干涉峰间距的解调方法,从具有对称特征的白光干涉信号中,提取出一对包含待测信息的对称干涉峰,分别对包含两峰的信号和仅包含单峰的信号做傅里叶变换并取模,将得到的两组信号相除,与理论公式进行拟合,得出两峰间距,实现光程相关的物理量的测量。本方法无需分别计算两个干涉峰的绝对位置,可直接获得两个干涉峰的间距,具有精度高、抗噪性强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317589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0428788.6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B11/24 , G01B9/02015 , G01B9/02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体表面三维形貌白光干涉测量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装置在Linnik型干涉仪的基础上,添加了第四透镜组(6)、第一面阵相机(13)以及六维位移台(17)组成差分探测系统。借助校准样品对第一面阵相机(13)及第四透镜组(6)进行精密六维调节,实现第一面阵相机(13)与第二面阵相机(14)亚像素级别的对准,并对采集得到干涉信号进行差分运算处理,消除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升白光干涉信号的信噪比。本发明利用基于白光干涉信号的面阵差分探测实现了物体表面三维形貌的高精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04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14041.X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9 , H01M10/658 , A62C3/16 , A62C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处理方法,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紧密贴合的防火箱、电芯模块和液冷板,防火箱底部开有多个导流孔,所述电芯模块顶部设置多个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的数量、位置、轮廓均与位于防火箱底部的导流孔适配,所述排气阀与导流孔贯通,形成电芯顶部通向防火箱顶部排气管的导流通道;所述电芯模块包括电芯阵列、防火布和储能元件,所述电芯模块的横截面具有多个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电芯;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储能元件,所述第一区域呈矩形波浪状排布,相邻第一区域交错设置,且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面积比为37:10。起火时,电池包内的导流通道能够将火焰和热失控气体从电芯处直接通过排气管排出外界。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08836.X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67 , H01M50/30 , H01M10/6556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48 , A62C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热失控排气导流的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冷却控制方法,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块、检测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集流装置、液冷盖板和电芯阵列;三个元件紧密贴合,且具有贯通的导流孔,使热失控气体和烟雾通过通道、排气管排至电池包外部。所述冷却控制方法根据预先设置的多级温度阈值,根据所述电池模组的检测模块检测的电池单体温度和烟雾指示执行模块冷却控制所述电池模组冷却。本发明有目的的将热失控气体导入集流箱中并通过排气管排出,而不会在动力电池包里扩散,进而影响其他电池模组的工作,避免了热失控气体对其他电池单体或者电池模组的二次伤害,大大提升了电池包的热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17962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084488.9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消除透射光的共光路自校准薄膜厚度与折射率的测量方法,属于光学测量领域,包含如下步骤:在不插入待测薄膜时,打开第1光开关,关闭第2光开关,驱动光程扫描装置进行光程扫描,保存采集到的信号;关闭第1光开关,打开第2光开关,驱动光程扫描装置进行光程扫描,保存采集到的信号;解调采集到的信号;若测量不透明待测薄膜厚度,打开第1光开关与第2光开关,驱动光程扫描装置进行光程扫描,进行光程匹配,保存采集到的信号;解调采集到的信号,获得二倍光程;计算不透明待测薄膜厚度;测量透明薄膜厚度和折射率时,方法类似。本发明测量功能多;能够消除透射光的影响提高精度;降低识别难度;降低光路复杂性,提高测量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42653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082442.3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厚度与折射率同时测量的装置及测量方法,属于光学测量领域。具体包括宽谱光源输出模块、窄线宽激光光源输出模块、膜厚测量探头模块、解调干涉仪模块以及采集与控制模块五部分。本发明将窄线宽激光光源输出模块的输出信号直接输入到解调干涉仪模块中,满足干涉信号共光路的同时避免了膜厚测量探头模块中激光透射光以及激光多次反射光对干涉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控制膜厚测量探头尾纤的长度避免了膜厚测量探头模块中宽谱光透射光对特征信号峰识别的干扰。本发明实现不需标定样品标定即可对薄膜的厚度及折射率进行非接触测量,具有自校准、测量结果可溯源、稳定性高、特征信号识别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96503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176809.6
申请日:2011-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面向服务质量保障的认知网络服务迁移方法,若认知网络系统检测到了系统中存在工作节点服务失效的情况,则启动服务迁移机制:暂停服务失效的节点上当前正在执行的服务,同时创建一个服务迁移实例;对暂停的服务进行分层重构;计算迁移路径,然后向迁移节点发送服务迁移请求;迁移节点收到请求后,进行迁移并告知新的迁移位置,并在新的工作节点进行服务注册,激活挂起的迁移服务,原工作节点删除迁移服务的备份,本次服务迁移过程完成。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网络环境下服务容错恢复开销大效果欠佳的技术难题,具有成本低,副作用小以及实施简单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74136.5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B9/02015 , G01B11/06 , G01N2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切换光路工作方式的干涉仪,该装置包含宽谱光源模块,干涉与解调模块,传感探测模块和采集与控制模块,可通过切换干涉与解调模块中2×2光开关的相邻导通和对向导通,便捷地改变光路工作方式。通过更换传感探测模块,可将所提出的光路应用于不同场景,实现低成本的多参量测量。对于两种不同的光路工作状态,本装置采用相同的光源和传感探测模块,并且测量光斑与样品测量位置完全一致,可以将两种光路模式的测量结果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进行对比验证,或结合两种光路模式的干涉信号进行测量、实现优势互补。
-
公开(公告)号:CN117490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49094.6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B9/02 , G01B9/02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域分析法的白光干涉信号峰间距解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利用白光干涉仪采集包含多个干涉峰的时域干涉信号I;二:保留时域干涉信号I中一个目标干涉峰,将信号其余部分置为时域干涉信号的平均强度,得到信号I1;保留时域干涉信号I中另一个目标干涉峰,将信号其余部分置为时域干涉信号的平均强度,得到信号I2;三:对信号I1和I2进行傅里叶变换至频域,分别取相位并解缠绕,获得光源谱宽范围内的相频曲线φ1(k)和φ2(k),令两条相频曲线φ1(k)和φ2(k)作差得到曲线φ(k);四:根据曲线φ(k)中相位与频率的关系,计算出两个干涉峰中心条纹间距L。本发明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对解调算法的影响,提高测量准确度,并起到简化计算流程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43381.0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68 , H01M10/6556 , H01M10/635 , H01M10/6551 , H01M10/658 , H01M50/271 , H01M50/264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控制方法,包括多个电池、第一冷却子系统、第二冷却子系统、第三冷却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所述第一冷却子系统用于为电池顶部冷却散热,所述第三冷却子系统用于为电池底部冷却散热,所述第二冷却子系统用于冷却电池侧壁,且第一、第三冷却子系统中均设置有流经第一工质的通道,第二冷却子系统中设置有第二工质,所述控制子系统根据设置于动力电池包中的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侧壁温度,从而调节工质的流速,从而形成能够随电池温度变化的节能控制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