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2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01522.3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响应调控的电力系统碳责任分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引入负荷转移率衡量实行峰谷电价后用户负荷转移程度,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构建电力市场优化模型;应用Shapley值法于发电侧和负荷侧共同碳责任分摊与负荷侧之间的碳责任分摊;构建发电机组的出力约束方程;构建电力系统线路和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约束,确定综合能源系统的上下限;构建节点电压幅值约束、线路的潮流约束以及发电机的容量约束;计算各机组出力情况;构建总约束条件;识别可中断负荷对调峰的影响;识别清洁能源对碳排放责任的影响。所述方法能够可为低碳背景下电力机组的碳责任分摊机制的设计提供较为可行的方案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503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08132.7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
IPC: G06V10/82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F18/213 , G06F18/241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GIS局部放电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是将PRPD图像和GAF图像集分别输入至基于PSO算法的CNN模型,寻找CNN模型的最优超参数,获取与PRPD图像和GAF图像分别对应的自适应CNN模型,并通过自适应CNN模型对PRPD图像和GAF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信息融合,实现GIS局部放电类型识别。本发明避免了单一检测结果的偶然性,同时可根据检测环境变化自行筛选得到最优模型参数,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加持或低效的反复实验,降低了外界信号的干扰性,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616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10290.9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长春工程学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唐向阳风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志伟 , 李德鑫 , 纪秀 , 安银平 , 董洪达 , 冷俊 , 王佳蕊 , 刘畅 , 张海锋 , 庄冠群 , 王伟 , 吴迪 , 张家郡 , 孟祥东 , 张懿夫 , 高松 , 郭仲起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流计算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技术领域,首先,相对潮流分析而言,碳流计算是建立在潮流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有会对潮流分布产生影响的因素同样会对碳硫产生影响。其次,针对现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适应性的改进使其可以用来进行有损网络的碳流计算。最终,基于改进的有损网络的碳流计算模型,增加对电网碳排放总量计算的应用,构建了电网网损碳排放的计算模型,计算电力系统中各个支路及节点的碳排放;本发明实现为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的精准计算与分摊,广泛开发低碳电力、发展低碳技术以及提高碳排放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70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10444.X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33 , G06F18/1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异常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多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编码器的网络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多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嵌入空间向量;获取单类别检测损失函数;基于所述嵌入空间向量以及所述损失函数对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后的模型进行异常检测,得到异常检测结果。利用单类别检测损失函数,由于其仅需尽量学习到正常数据的特征,若后续异常检测过程中所检测到的数据与正常数据的类别偏差较大,那么可以将其视为异常;并且通过对高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的预处理以及对于编码器的利用,能够充分提取到多维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从而能够进行多维时间序列场景下的异常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8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6858.5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海丹 , 张海丰 , 王柏林 , 张子龙 , 杨代勇 , 郭家昌 , 李嘉帅 , 于群英 , 列剑平 , 李守学 , 栾靖尧 , 崔天城 , 董洪达 , 赵天成 , 矫立新 , 刘丹 , 邰宇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In掺杂的ZnO量子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乙烯检测技术领域,制备方法为将金属In掺杂的ZnO量子点滴在Pt电极上,干燥,退火,得到金属In掺杂的ZnO量子点传感器,用于乙烯气体检测,由于In的掺杂导致了更小的晶体尺寸和更低的结晶度,更大的光带间隙和更大的表面积,并引起了氧化态和电子态的改变,具有更多的检测乙烯的反应位点,从而极大的增强了气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4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27342.5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母线可再生能源制氢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制氢电源组件,制氢电源组件具有第一至第三制氢模式;匹配组件,用于根据用户预算、预期使用寿命和/或电网辅助服务能力从第一至第三制氢模式中匹配制氢电源组件的最优模式;控制组件,用于按照最优模式控制制氢电源组件利用交流母线可再生能源制氢。由此,解决了现有大容量可再生能源制氢电源系统方案缺失的问题,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电源装置的设计、运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有效降低可再生制氢领域制氢电源装置成本,预计用户可以根据自身要求,从所提出的方案中进行选择,推动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08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061114.3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热复合场下绝缘子电荷与闪络试验装置与方法,属于高电压设备实验技术领域。所述电热复合场下绝缘子电荷与闪络试验装置包括:封闭气室、上高压导杆、下高压导杆、接地外壳、电荷测量探头、中空电极和高压电源,上高压导杆与封闭气室的顶部内侧连接,下高压导杆与测试绝缘子连接,接地外壳设置于下高压导杆的外侧,电荷测量探头设置于测试绝缘子的侧面上方,中空电极与封闭气室的顶部外侧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与中空电极相连,接地电极接地。所述电热复合场下绝缘子电荷与闪络试验装置与方法能够模拟高压导杆在不同温度下的电荷与闪络测试,能够实现加温与加压同时进行,并在外部对封闭气室内部进行加热,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8503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96963.7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昌工程学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设备红外热故障特征提取及数字化表达方法,具体属于电力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领域。该方法在对变电设备红外故障图像进行预处理的情况下,一方面通过提取变电设备的热点温度、热点温差、发热面积来表达出三相设备的故障等级;另一方面通过提取变电设备的位置信息来定位故障位置,从而实现故障类型的表达。并将四个特征量与故障等级标签利用向量的形式表示出来,不仅实现了变电设备的热故障特征数字化表达,也还为后续利用深度学习网络识别故障提供训练数据库。
-
公开(公告)号:CN11168096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362181.8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长春中泰投资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赛鹏 , 冯世涛 , 刘丹 , 陈捷元 , 梁时 , 郭荣欢 , 黄涛 , 葛志成 , 赵天成 , 刘赫 , 朱大铭 , 王凯 , 董洪达 , 赵春明 , 司昌健 , 曹森 , 刘傲 , 翟冠强
IPC: G06Q10/10 , G01R19/145 ,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检测仪器比对实验管理方法,属于带电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实物ID编码及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带电检测仪器的到货验收、定期检验,仪器送检登记、送检仪器接收、仪器发放,实验信息记录等功能。实现仪器仪表类设备基于实物ID的比对实验管理。以实物ID为纽带,实现仪器仪表类设备实验管理全过程的信息贯通,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提升设备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83534.6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调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及氢能制‑储‑运系统协调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氢能制‑储‑运协同优化模型;步骤二:建立氢能运输路径优化模型;步骤三:建立氢能系统优化模型;步骤四:设计考虑风光不确定性的两阶段鲁棒模型;步骤五:算例分析,其结构合理,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系统运行成本降低了13.98%,碳排放量降低了20.95%,所提协同优化方法能有效降低移动氢能系统总运行成本,提升调度决策的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