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1881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225255.8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沙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负荷数据进行处理的优化方法,通过计算聚类的有效性指标,在聚类数搜索范围内给出最优的聚类数目k,克服了传统的k-means算法不能给出最佳聚类数的缺点,当PFS值最大,对应的聚类数k达到最优,则选取k类输出即对历史负荷数据分成k类处理,从而得到最佳负荷历史数据的处理方法;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在聚类数搜索范围内,聚类中心稳定且对各聚类结果进行聚类有效性指标的计算,选择对应的PFS指标数值最大的聚类数作为最佳聚类个数,故相比于之前的聚类算法有很大的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481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410719500.0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铱控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瓦斯继电器油流流速采集系统,流量监控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电量采集和记录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电量采集和记录装置的电压信号输入端、电流信号输入端、油温信号输入端和变压器内部压力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电压信号输出端、电流信号输出端、油温信号输出端和变压器内部压力信号输出端。本发明能够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本体与油枕间管道中的绝缘油流进行流速测量,同时实时记录进线出线电压电流值、油温值和变压器内部压力值,设备可在线长期运行,其监测记录数据可作为故障时查找原因的依据,重瓦斯动作时刻记录的流速值为重瓦斯整定值校验提供参考依据,并进行较为准确的重瓦斯整定值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599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290713.0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报文仿真测试与关联分析系统及仿真方法,包括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和信息记录仿真及分析系统,SCD文件解析模块,解析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文件;配置读取模块,提取出相关测试用例所需要的基本配置信息;模板及用例管理模块,用来收录并管理测试用例及针对测试用例的标准响应模板;智能装置接口仿真模块,仿真发送符合IEC 61850规范的相关报文。本发明采用基于报文响应模板的智能测试结果分析的方法将人工智能引入到对结果的快速分析中,利用系统的报文仿真能力,灵活地设计测试实例,智能组织并实现测试条件,极大地提高了测试及分析的效率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56973.0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冰场景及常规场景下风电功率组合预测的系统及方法,属于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模型输入层、小样本生成层、常规和覆冰场景模型训练层及预测层;所述模型输入层用于获取覆冰场景及常规场景下的历史风电功率数据和数值天气预报数据(NWP),所述小样本生成层用于针对覆冰场景下的历史数据,生成小样本数据,所述常规和覆冰场景模型训练层,根据所述常规场景下的历史风电功率数据和NWP数据及所述小样本数据,训练常规及覆冰预测模型,所述预测层最终生成风电场覆冰场景及常规场景下组合预测的风电功率。本发明有效的提高了模型自身泛化能力与模型预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9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64720.8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3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数模混合仿真机电暂态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首先,建立储能系统的数模混合仿真测试模型,模型电路参数需要与实际储能电站同型号储能系统保持一致,并校核数模混合仿真系统信号传输系统的正确性;然后,开展储能系统机电暂态建模工况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应用回归分析得到储能系统机电暂态模型参数,建立储能系统机电暂态仿真模型;最后,对比分析典型运行工况下机电暂态仿真模型与测试模型的测试结果,并计算误差。本发明基于数模混合仿真系统,可以建立与实际同型号储能系统性能一致的机电暂态仿真模型,为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提供准确的储能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25685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487698.0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提高双馈式风电机组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电网频率偏差为判据,根据电网频率、转子电流频率、转子转速之间的关系,精确计算风电机组机侧控制系统有功功率给定的调节量;本发明从数学模型角度提出提高双馈式风电机组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结合双馈式风电机组在电网频率、转子电流频率、发电机转子转速方面的特性,依据电网频率偏差精确计算风电机组参与调频的功率支撑能力,进而提高双馈式风电机组的调频能力,为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不需要降低双馈式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参考值,可以最大化风电利用率;控制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双馈式风电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1044519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0793117.2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储能电池的电网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S1:当电力系统发生功率扰动时,根据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确定是否启动储能电池参与电网的一次调频;S2:当所述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属于电网频率偏差允许的范围时,结合电力系统频率偏差的大小,以及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判定储能电池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控制方式;S3:若所述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超过电网频率偏差的允许范围,则采用虚拟下垂控制和虚拟惯性控制共同作用,参与电网的一次调频。解决基于虚拟惯性控制与虚拟下垂控制相结合的储能电池控制技术在电网一次调频过程中,系统频率二次跌落以及储能电池寿命较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77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0837059.1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沙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云储能的储能辅助调频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提出储能电站与云储能的AGC调频功率分配策略;步骤20,以电网储能参与AGC调频成本最小建立目标函数;步骤30,确立基于云储能的储能辅助调频的约束条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提出储能电站和云储能的AGC调频功率分配策略;找到成本最低的调频方案;最后确立云储能和储能电站的约束条件;针对目前储能辅助调频盈利困难和储能电池寿命问题,提出了基于云储能的储能辅助调频调度策略,即由云储能提供商和储能电站共同承担电力系统AGC调频任务,以更低的成本完成调频服务,可以降低电力系统调频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957470.7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变流器的微电网功率波动平抑与电能质量治理的综合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储能变流器平抑功率波动/电能质量治理两种出力模式,基于瞬时功率理论计算并网点处功率,通过与本地负荷所需功率及储能剩余功率相比较确定储能变流器主辅模式切换控制策略;为延长储能系统寿命,还提出一种基于无功/谐波/三相不平衡优先级的储能容量分配策略,通过对微电网中存在的三种电能质量问题设定补偿优先级,根据储能系统剩余容量优先补偿等级较高的电能质量问题。本发明将一种储能变流器主辅模式切换控制策略与无功/谐波/三相不平衡优先级的储能容量分配策略有效结合,极大地改善微电网并网与电能质量问题,提高储能电池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600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0772403.0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平抑电网峰谷差的混合储能出力控制方法及系统,针对混合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期望值没有考虑负荷峰谷的问题,首先,对混合储能系统用于削峰填谷的实测功率进行实时检测与采集,并结合二次指数平滑算法,同时考虑峰谷因子,求解混合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期望值;随后,根据混合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期望值的变化确定超级电容器与锂电池的出力情况,进而采用全局并行寻优算法对其进行优化控制。本专利发明的方法将峰谷因子、变系数指数削填法、非线性状态观测法、全局并行寻优算法结合在一起,为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提供了有效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