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1857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021935.3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半固态搅拌铸造颗粒分布不均匀、气孔率高,铸件性能难以满足生产需要的问题。本发明采用超声波辅助半固态搅拌铸造配合恒温快速成型,制备低成本、颗粒分布均匀、气孔率低的微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所以锻造变形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本发明应用于制备低成本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47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099495.3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合金化高强塑性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镁合金材料合金成本过高,且无法同时保证强度与塑性皆备,以及高温变形能量消耗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低合金化与低温墩挤形变热处理相结合方式可以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添加低含量锌与钇可在镁基体中产生固溶强化与晶粒细化效果,结合低温墩挤形变热处理,使镁合金在变形过程中发生晶粒细化的同时能够产生较多的弥散析出相,所产生的弥散强化效果,保证镁合金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同时得到大幅提高。通过低含量合金元素的添加与低温墩挤形变热处理,简化工艺流程,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该合金的市场竞争力。本发明应用于制备镁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2746210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110136691.8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元微合金化镁合金及其制法和板材挤压成形工艺,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一、提出一种新的多元微合金化镁合金;二、提出此新的多元微合金化镁合金的制备方法;三、提出一种新的热变形工艺。本发明通过添加多元微合金优化组织,利用固溶强化、时效强化、弥散强化等机制,改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使用超声处理,增加形核率,细化组织,多元微合金分散均匀;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热变形处理,采用多级固溶工艺,再进行挤压处理,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通过本发明,该镁合金的抗拉强度为350‑370MPa,屈服强度为340‑350MPa,较铸造镁合金,屈服强度提高了210‑23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022773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401564.9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设计复合材料中间层而引入SiCp增强相以改善Mg/Ti层界面的方法,涉及一种改善Mg/Ti界面性能的“钛/铝基复合材料/镁/铝基复合材料/钛”层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半固态搅拌铸造法制备出颗粒均匀分布的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随后进行热轧制,得到铝基复合材料组元板,然后对以“钛/铝基复合材料/镁/铝基复合材料/钛”次序叠放的层合板进行热压并退火。本发明采用工艺简单成本低且板材质量稳定可控的热压法,一方面对组元层金属产生弥散强化和细晶强化效应,使钛、铝之间的变形更加协调,另一方面提高了界面区域的强韧性,显著改善复合板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8091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401576.1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设计复合材料中间层而引入碳化硅颗粒增强相以改善Mg/Al层界面的方法,涉及一种改善镁/铝界面性能的“铝/铝基复合材料/镁/铝基复合材料/铝”层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半固态搅拌铸造法制备出颗粒均匀分布的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随后进行热轧制,得到了基体晶粒细化性能优良的的铝基复合材料组元板。然后对以“铝/铝基复合材料/镁/铝基复合材料/铝”次序叠放的金属层合板进行热压并退火。本发一方面对组元层金属产生弥散强化和细晶强化效应,另一方面提高了界面区域的强韧性,可显著改善复合板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99495.3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合金化高强塑性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镁合金材料合金成本过高,且无法同时保证强度与塑性皆备,以及高温变形能量消耗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低合金化与低温墩挤形变热处理相结合方式可以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添加低含量锌与钇可在镁基体中产生固溶强化与晶粒细化效果,结合低温墩挤形变热处理,使镁合金在变形过程中发生晶粒细化的同时能够产生较多的弥散析出相,所产生的弥散强化效果,保证镁合金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同时得到大幅提高。通过低含量合金元素的添加与低温墩挤形变热处理,简化工艺流程,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该合金的市场竞争力。本发明应用于制备镁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022773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01564.9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设计复合材料中间层而引入SiCp增强相以改善Mg/Ti层界面的方法,涉及一种改善Mg/Ti界面性能的“钛/铝基复合材料/镁/铝基复合材料/钛”层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半固态搅拌铸造法制备出颗粒均匀分布的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随后进行热轧制,得到铝基复合材料组元板,然后对以“钛/铝基复合材料/镁/铝基复合材料/钛”次序叠放的层合板进行热压并退火。本发明采用工艺简单成本低且板材质量稳定可控的热压法,一方面对组元层金属产生弥散强化和细晶强化效应,使钛、铝之间的变形更加协调,另一方面提高了界面区域的强韧性,显著改善复合板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0633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44528.1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含量内生铝二钙/镁二钙增强相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镁基复合材料中增强相分布不均匀,材料塑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镁基复合材料中高含量内生铝二钙/镁二钙相充当复合粒子可以提高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双向螺旋机械搅拌有利于Al元素和Ca元素的扩散,提高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匀性,促进内生Al2Ca-Mg2Ca相均匀析出;恒温快速压力成型可以细化晶粒并改善第二相的分布,同时减少铸造缺陷,在双向螺旋机械搅拌与恒温快速压力成型的作用下,可以使高含量内生Al2Ca-Mg2Ca增强相镁基复合材料强韧性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7819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195094.2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纳米颗粒的细晶镁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纳米颗粒掺杂到镁合金熔体,对掺杂纳米颗粒的镁合金熔体施加超声振动,并在二次超声振动的作用下凝固得到掺杂纳米颗粒的镁合金;最后将掺杂纳米颗粒的镁合金置于加工模具中保温一定时间,进行多步变温压缩,压缩温度为300~400℃,经过3~6步压缩得到掺杂纳米颗粒的细晶镁合金。本发明首次采用两步超声振动-多步变温压缩复合工艺成功制备出了掺杂纳米颗粒的细晶镁合金,有效解决了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对纳米颗粒的推移所导致的纳米颗粒聚集,并且通过多步变温压缩显著细化了掺杂纳米颗粒的镁合金的晶粒。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掺杂纳米颗粒的细晶镁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95013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4174.4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薄镁锌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钎焊方法,属于镁合金焊接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熔炼法制备的镁合金钎料焊接强度不足、焊接前二次加工减薄钎料厚度困难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超薄镁锌钎料包括交叉叠轧的6~10层镁箔和7~11层锌箔,并且超薄镁锌钎料的最外层为锌箔;超薄镁锌钎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洁净的镁箔和锌箔按照一层锌箔一层镁箔的方式由下至上依次交错层叠,并且最外层为锌箔,然后放入电阻炉中加热,制得镁锌钎料毛坯,进而送入冷轧机组轧制,制得厚度不大于500μm的超薄镁锌钎料,用于镁合金材料钎焊,最终钎焊温度为380~420℃,保温时间30~120min。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超薄镁锌钎料的低熔点共晶组织会在钎焊过程中扩散生成,“一步”实现钎料制备和钎焊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