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6640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26686.3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F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F8/00
Abstract: 一种隔声结构体及降噪方法,属于交通领域。隔声结构体用于声源进行降噪。隔声结构体具有沿预设方向周期性分布的多个阻声单元。阻声单元包括:由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延伸而成的第一元件,在预设方向第一元件具有由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第一厚度d1,声源产生的声波在第一元件中的声速为c1;由第三表面至第四表面延伸而成的第二元件,在预设方向第二元件具有由第三表面至第四表面的第二厚度d2,声源产生的声波在第二元件中的声速为c2;第二元件以第三表面与第一元件的第二表面密贴布置;阻声单元的预设厚度满足d1/c1=d2/c2。本发明提出的隔声结构体是一种经济合理、降噪效果佳的声屏障。
-
公开(公告)号:CN10747614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60992.1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19/003 , E01B1/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床板下垫层及减振轨道,属于轨道交通降噪设备,其中道床板下垫层,用于安装在道床板下方,包括多个垒叠的波阻层,每个波阻层包括多个固定连接的波阻单元;波阻单元包括基体,基体为盒体,基体内设置有散射体,基体和散射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散射体的包覆层;道床板下垫层包括靠近或远离道床板的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基体包括开口,道床板下垫层的各波阻单元的开口均朝向第一面。通过这种道床板下垫层可以有效降低轨道交通的振动。减振轨道中使用了这种道床板下垫层,可以降低减振轨道的振动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522294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758156.0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缝线路纵向力测试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断面参数检测的条件,建立被测钢轨对应关系,其包括无缝线路中的被测钢轨的断面参数改变量与轨温变化幅度和纵向发生应变之间的关系;获取通过对被测钢轨和补偿钢轨同时进行断面参数检测所获得的被测钢轨的断面参数和补偿钢轨的断面参数;根据所获取的断面参数分别确定被测钢轨的第一断面参数改变量和补偿钢轨的第二断面参数改变量;根据第二断面参数改变量和预先建立的补偿钢轨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轨温变化幅度;根据所确定的轨温变化幅度、第一断面参数改变量和被测钢轨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纵向发生应变;利用所确定的纵向发生应变计算被测钢轨中的纵向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92686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90698.1
申请日:2017-03-28
IPC: B61K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K9/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宽频轨道刚度检测设备及系统,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该宽频轨道刚度检测设备包括激振器、与所述激振器连接的固定装置、与所述激振器连接的力传感器、与钢轨连接的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的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的计算机以及用于吸附所述钢轨的电磁吸盘,所述电磁吸盘包括吸合面和安装面,所述吸合面与所述钢轨磁性吸合,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力传感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电磁吸盘通电后即可进行稳定传力,并且安装方便,移动方便,检测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4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90482.1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轮轨交通系统轨道结构动力学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扣件系统共振频率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需要识别的外界激振频率作为输入频率;根据所述输入频率对应的频变动参数获得轨道扣件系统第一有限元模型;根据获得的轨道扣件系统第一有限元模型获得所有位于所述轨道上的车轮在各个扣件节点的等效质量;根据所述输入频率对应的频变动参数和获得的所有位于所述轨道上的车轮在各个扣件节点的等效质量获得轨道扣件系统第二有限元模型;根据获得的轨道扣件系统第二有限元模型获得轨道扣件系统多阶固有频率;当在所述多阶固有频率中查找到与所述输入频率满足预设条件的固有频率时,将所述输入频率判定为共振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8396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63929.6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19/00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减振装置与系统,涉及轨道交通运输领域。该轨道减振装置在使用时,将杠杆的第二端与一铁轨的底部连接,当铁轨受到车轮载荷上下振动时带动杠杆的第二端与第一端上下振动,由于支座沿杠杆方向到杠杆的第一端的距离大于支座沿杠杆方向到杠杆的第二端的距离,因此,杠杆的第一端振动的位移大于第二端振动的位移,减振终端可通过对杠杆的第一端的位移进行衰减,从而更好的实现减小杠杆的第二端的振动,由于杠杆的第二端和铁轨的底部连接,因此在减小杠杆的第二端振动的同时实现更好的减小了轨道的振动,并且减振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14238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289679.0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层间伤损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轨道板高斯曲率指标来识别无砟轨道层间单处和多处脱空、离缝伤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给定边界条件,通过模态分析求出轨道板在任一阶模态下的位移模态值;利用位移模态进一步求解轨道板的高斯曲率以反映轨道板横向和纵向的曲率模态,以确定伤损的存在。发明利用模态分析理论,通过轨道板的前三阶高斯曲率指标即可识别伤损有无及伤损位置,尤其以第一阶高斯曲率指标最为明显。本发明方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试验操作简便,并且不受轨道板内钢筋的影响,检测结果直观明了,不仅能识别伤损的有无,而且还能准确的定位伤损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980756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210472392.2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轨道领域,具体涉及动刚度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动刚度的测试方法,包括:在预设时间内,对轨道施加预设频率范围内的力,使所述轨道产生振动;按照预设的采样频率,实时采集所述力信号及所述振动的加速度信号;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按照采集的所述力信号及所述加速度信号,记录力F的数据、力F对应的时间、加速度a的数据和加速度a对应的时间;根据所述加速度a的数据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到位移X与频率f的对应关系;进而得到位移X与时间t的对应关系;根据上述对应关系,以及动刚度与位移和力的对应关系,得到动刚度Z与频率f的对应关系,即宽频动刚度。本发明提供的动刚度的测试方法及系统,能够测试轨道的宽频动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71513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44368.2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钢轨扣件反力计算方法和地铁振动频域响应计算方法,具体涉及地铁隧道环境振动预测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钢轨扣件反力计算方法通过在预先获取的第一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整体道床与隧道叠合梁模型,以确定第二模型,其中,第一模型是车辆-轨道耦合模型,第二模型是车辆-轨道-隧道耦合模型。并在第二模型中计算隧道指定部分的动参数随频域振动位移的变化量,其中,动参数包括动阻尼和动刚度,还进一步根据动参数随频域振动位移的变化量,计算在第二模型中的不同工况下的钢轨扣件反力,由于在建立的第二模型中考虑了相关技术中并未考虑到的轨道系统内高分子减震材料的动参数,因而使计算得出的扣件力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80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89705.X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伤损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识别方法,首先采用伤损整体识别方法-曲率模态法确定伤损发生的区域,其次采用局部伤损检测技术-冲击回波法对伤损区域进一步确定伤损深度,最后准确定位伤损空间位置,即:1)在轨道板上布置一定间距的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多点激励多点采集的方式采集轨道板表面加速度,再进行模态分析,识别出伤损的大致区域;2)在1)完成后,利用冲击回波技术识别伤损深度,最终准确定位伤损空间位置。本发明方法试验操作简便,检测精度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