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施脱落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914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510548898.0

    申请日:2015-08-31

    IPC分类号: G05B17/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机电设施脱落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包括a.构建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条件下的汽车驾驶的虚拟环境,b.采集处于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驾驶的驾驶员的行为信息,c.对采集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判断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安全性;本发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眼动仪的结构原理,建立了测试运营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病害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的虚拟现实实验平台,无需到实际运营的隧道中对机电设施脱落病害进行直接测试,并且能够提高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脱落分级及对行车安全性影响评估的效率,实现了在虚拟运营隧道场景中定量测试不同机电设施脱落对隧道运营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为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脱落分级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新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穿越采空区隧道的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298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938405.9

    申请日:2016-10-25

    IPC分类号: E21D11/00 E21D11/10 C04B28/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采空区隧道的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采空区的位置和形态,并测得采空区与隧道的最近距离S;第二步,确定采空区与隧道之间围岩层的最小安全厚度;第三步,判断隧道受采空区影响的安全性;第四步,根据隧道的安全性,确定支护方法。该穿越采空区隧道的支护方法,具有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以及能满足不同条件下隧道支护需求的优点。

    一种砂卵石地层模型试验材料的人工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329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85717.9

    申请日:2018-01-29

    IPC分类号: G01N1/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卵石地层模型试验材料的人工制备方法,属于地质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根据试验量纲分析法确定砂卵石地层模型的相似关系,得到各参数的相似比;根据材料颗粒粒径乘以几何相似系数后与原型土的粒径分布曲线一致的要求、以及相似比确定材料的理学指标目标值,选取材料为玻璃珠、重晶石粉、石英砂和石膏和配合比;计算材料用量,将玻璃珠、重晶石粉、石英砂放入拌和容器,充分搅拌;将石膏作为胶结材料放入拌和容器,充分搅拌至拌合物无明显小颗粒及起团现象出现;将拌和材料用保鲜膜包起来,置于环境干燥处5h,得到最终模型材料。本发明能用于观测模型的变形、位移和破坏等情况,分析现场实际工程。

    公路隧道洞外减光棚及减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3573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810009163.4

    申请日:2018-01-04

    IPC分类号: E21D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洞外减光棚及减光方法,其中公路隧道洞外减光棚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弧形减光棚盖;所述弧形减光棚盖由中间弧形段和位于中间弧形段横向两侧的左弧形段及右弧形段;所述中间弧形段为不透光板,左弧形段及右弧形段均为部分透光板;通过将弧形减光棚盖的横向中间段设置为不透光,而横向两侧的弧形段设置为部分透光,能合理利用自然光,实现设定透光率,避免路面眩光现象,防止雨水洒向路面,同时避免正午时分过多的自然光而影响通行安全性、舒适性。

    一种水下隧道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5424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070045.0

    申请日:2015-02-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隧道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在服务隧道两端设置通风井排风道及通风井送风道,并与排风道和送风道连接,排风道通过排风联络风道与主隧道连通,送风道通过送风联络风道与主隧道连通,两主隧道之间设有置换通风联络风道将两主隧道相连通;新鲜空气从服务隧道两端通风井送风道进入送风道,经送风联络通道进入主隧道,开启置换轴流风机使主隧道内气流通过置换通风联络风道进入另一主隧道,再经排风联络通道、排风道从通风井排风道将污染空气排出;本通风系统利用服务隧道作为风道向隧道内输入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染空气,解决了隧道长距离穿越水域部分每隔数公里需设置人工岛通风井的难题。

    用于上跨隧道主洞地下通风系统的风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948217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430442.4

    申请日:2015-07-21

    IPC分类号: E21F1/00 E21F17/10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跨隧道主洞地下通风系统的风道结构,包括用于连通隧道主、副洞并与通风井相连的联络风道,联络风道具有沿隧道主洞轮廓跨越隧道主洞的跨越段,跨越段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之间形成与联络风道连通的跨越段风道,跨越段风道内沿纵向设置有风道隔板,外层壳体的纵向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扩大端头断面的堵头墙,跨越段的两端与联络风道的结合处分别设有加强段。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通风效果的前提下,方便施工,合理安排工序,增加灵活调度可能性,使主洞与风道结构“施工一体化”,具有一次开挖成型(到位)、分部按序浇筑、施工组织灵活、减少开挖风险的优点。

    一种公路隧道火灾灾情远程可视化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630345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88239.9

    申请日:2016-08-31

    IPC分类号: H04N7/18

    CPC分类号: H04N7/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火灾灾情远程可视化机器人,包括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所述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通信,所述前端设备包括热感摄像机、无线通信模块和移动平台,所述后端设备包括热感摄像机控制器和移动平台控制器,所述热感摄像机设置于移动平台上,用于获取火灾现场的现场信息,所述热感摄像机控制器控制热感摄像机获取火灾现场的现场信息,并将该现场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送至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根据接收到人信息通过遥控转控制器控制移动平台的运动,通过热感摄像机控制器控制热感摄像机。本发明采用热感摄像机作为感知设备,该设备通过感知红外线而获取场景信息,因此不受隧道内烟雾的影响,实现了灾情的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