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中断交通的隧道增设中心沟方案及快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196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14238.7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中断交通的隧道增设中心沟方案及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路面放线确定中心沟位置;S2.快速破除路面结构层及仰拱回填体,形成中心沟沟槽;S3.将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管节卡口表面涂抹粘结剂,吊装放进中心沟沟槽内;S4.通过对接相邻两节预制混凝土构件,形成中心沟;S5.填充中心沟与中心沟沟槽壁面之间的空隙;S6.在隧道两侧的既有路侧边沟与中心沟沟槽之间,分别以一定坡度值横向开挖横向排水沟槽;S7.在横向排水沟槽内部放置横向排水管,使横向排水管一端与既有侧排水沟相连接,另一端接入中心沟的预留孔洞内;S8.对开挖路面进行恢复;本发明可以解决存在的在隧道中重新排水沟时,长时间断道施工会影响交通通行的技术问题。

    机电设施脱落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914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48898.0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机电设施脱落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包括a.构建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条件下的汽车驾驶的虚拟环境,b.采集处于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驾驶的驾驶员的行为信息,c.对采集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判断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安全性;本发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眼动仪的结构原理,建立了测试运营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病害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的虚拟现实实验平台,无需到实际运营的隧道中对机电设施脱落病害进行直接测试,并且能够提高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脱落分级及对行车安全性影响评估的效率,实现了在虚拟运营隧道场景中定量测试不同机电设施脱落对隧道运营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为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脱落分级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新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用于上跨隧道主洞地下通风系统的风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948217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30442.4

    申请日:2015-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跨隧道主洞地下通风系统的风道结构,包括用于连通隧道主、副洞并与通风井相连的联络风道,联络风道具有沿隧道主洞轮廓跨越隧道主洞的跨越段,跨越段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之间形成与联络风道连通的跨越段风道,跨越段风道内沿纵向设置有风道隔板,外层壳体的纵向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扩大端头断面的堵头墙,跨越段的两端与联络风道的结合处分别设有加强段。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通风效果的前提下,方便施工,合理安排工序,增加灵活调度可能性,使主洞与风道结构“施工一体化”,具有一次开挖成型(到位)、分部按序浇筑、施工组织灵活、减少开挖风险的优点。

    机电设施脱落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914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510548898.0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机电设施脱落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包括a.构建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条件下的汽车驾驶的虚拟环境,b.采集处于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驾驶的驾驶员的行为信息,c.对采集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判断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安全性;本发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眼动仪的结构原理,建立了测试运营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病害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的虚拟现实实验平台,无需到实际运营的隧道中对机电设施脱落病害进行直接测试,并且能够提高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脱落分级及对行车安全性影响评估的效率,实现了在虚拟运营隧道场景中定量测试不同机电设施脱落对隧道运营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为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脱落分级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新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用于上跨隧道主洞地下通风系统的风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948217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430442.4

    申请日:2015-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跨隧道主洞地下通风系统的风道结构,包括用于连通隧道主、副洞并与通风井相连的联络风道,联络风道具有沿隧道主洞轮廓跨越隧道主洞的跨越段,跨越段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之间形成与联络风道连通的跨越段风道,跨越段风道内沿纵向设置有风道隔板,外层壳体的纵向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扩大端头断面的堵头墙,跨越段的两端与联络风道的结合处分别设有加强段。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通风效果的前提下,方便施工,合理安排工序,增加灵活调度可能性,使主洞与风道结构“施工一体化”,具有一次开挖成型(到位)、分部按序浇筑、施工组织灵活、减少开挖风险的优点。

    一种交通隧道竖井的巡检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10640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269994.2

    申请日:2020-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隧道竖井的巡检系统,包括导引绳、巡检平台、升降动力装置、探测仪器和控制处理设备;导引绳为表面粗糙的金属绳,用于为巡检平台的升、降进行导向和牵引;升降动力装置与巡检平台相连接,安装在导引绳上,用于将巡检平台固定在导引绳上,还用于为巡检平台提供升、降动力;探测仪器安装在巡检平台上,用于对竖井的结构状况进行探测;控制处理设备分别与升降动力装置、探测仪器电连接,用于控制升降动力装置带动巡检平台升、降;控制处理设备,还用于控制探测仪器进行探测、接收和存储探测数据;本发明可以解决竖井巡检系统结构较为复杂,系统造价成本较高,巡检时系统处理图像识别运算复杂的技术问题。

    一种交通隧道竖井的巡检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1064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69994.2

    申请日:2020-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隧道竖井的巡检系统,包括导引绳、巡检平台、升降动力装置、探测仪器和控制处理设备;导引绳为表面粗糙的金属绳,用于为巡检平台的升、降进行导向和牵引;升降动力装置与巡检平台相连接,安装在导引绳上,用于将巡检平台固定在导引绳上,还用于为巡检平台提供升、降动力;探测仪器安装在巡检平台上,用于对竖井的结构状况进行探测;控制处理设备分别与升降动力装置、探测仪器电连接,用于控制升降动力装置带动巡检平台升、降;控制处理设备,还用于控制探测仪器进行探测、接收和存储探测数据;本发明可以解决竖井巡检系统结构较为复杂,系统造价成本较高,巡检时系统处理图像识别运算复杂的技术问题。

    一种水下隧道快速防涌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300655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21339635.0

    申请日:2022-05-31

    Inventor: 石波 王璐石 王昆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隧道快速防涌水装置,包括隧道衬砌,所述隧道衬砌侧壁开设有侧槽,所述隧道衬砌顶部开设有顶槽,一侧所述侧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底板和第一顶板,另一侧所述侧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底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囊,该防涌水装置防涌水效果好,值得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