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69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59421.0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4745 , A61P2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吡啶并喹喏里西啶型生物碱在制备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理学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吡啶并喹喏里西啶型生物碱分子式为C18H20N2O3;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缺血缺氧或β淀粉样蛋白导致的疾病。本发明首次发现制备的吡啶并喹喏里西啶型生物碱能够有效改善氧糖剥夺/复氧和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元损伤,能够促进阿尔兹海默症小鼠模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认知障碍。本发明实验结果证实制备获得的吡啶并喹喏里西啶型生物碱具有治疗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力,为脑卒中和AD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4852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421977.0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狗牙花属植物提取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用途,所述的狗牙花属植物提取物含有双吲哚生物碱E‑1~E‑16中的一种以上。本发明提取分离得到的狗牙花属植物提取物含有双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其可选择性地舒张肺动脉,抑制肺动脉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降低肺动脉高压小鼠的右心室舒张压和抑制右心室肥厚。此外,该系列双吲哚类生物碱化合物具有与现有肺动脉高压治疗靶向药物不同的化学结构类型,狗牙花属植物提取物有望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肺动脉高压治疗靶向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74183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799867.3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多环聚酮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的聚酮类化合物在细胞水平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具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病毒在细胞中的毒价,抑制其诱导的细胞病变,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此外,该聚酮类化合物具有与瑞德西韦、磷酸氯喹不同的化学结构类型,有望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因此,此类化合物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所引起的相关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12592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1093853.6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93/22 , A61K31/343 , A61P11/00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式(I)的多环苯并双呋喃化合物和其制备方法及作为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的多环苯并双呋喃化合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活性优于现有上市药物利巴韦林。因此,此类化合物在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相关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0398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110051439.7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春碱类衍生物在制备抑制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长春碱类衍生物包括长春碱类二肽及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所述的长春碱类二肽为肼解长春碱类化合物与N‑苄氧羰基二肽缩合所得的化合物;所述的肼解长春碱类化合物为长春碱类化合物与水合肼反应所得到的化合物;所述的长春碱类化合物为长春碱、长春瑞滨、长春氟宁或长春新碱。该长春碱类二肽及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在体外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和水平运动能力,在体内显著抑制肿瘤的远端转移,可应用于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伴随远端转移病人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746876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0769928.X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番石榴叶提取物在制备抗轮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番石榴叶提取物中含有7‑15wt%的2α‑羟基齐墩果酸、20‑40wt%的2α‑羟基乌苏酸和6‑14wt%的积雪草酸,其由以下步骤制得:番石榴叶经乙醇或甲醇加热回流提取或渗滤提取,减压浓缩得到浸膏,浸膏加水搅拌,离心,取沉淀,得到番石榴叶提取物。本发明首次发现番石榴叶提取物中的2α‑羟基齐墩果酸、2α‑羟基乌苏酸和积雪草酸具有显著的抗轮状病毒效果,从而拓宽了番石榴叶提取物的药用用途。
-
-
公开(公告)号:CN11178984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99865.4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左旋一叶萩碱及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所述的抗抑郁药物为单一成分的左旋一叶萩碱及其可药用盐或含有左旋一叶萩碱及其可药用盐的药物组合物;上述药物或药物组合物所采用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溶液剂、颗粒剂、散剂、丸剂、喷雾剂、悬浮液、注射剂或滴注液。该类药物或药物组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可应用于急性抑郁和慢性抑郁症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毒副作用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6092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810206497.0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H15/203 , C07H1/08 , C07C231/24 , C07C233/18 , C07C233/20 , A61P3/10 , A61P25/24 , A61P25/28 , A61K31/165 , A61K31/7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从辣木籽中提取分离的6个新酰胺类化合物及该酰胺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抗抑郁及抗老年痴呆药物中的应用。实验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抗抑郁及抗老年痴呆作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活性机理明确、毒性小、安全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0911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03220.8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分析和质量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织修复因子PA1的含量测定方法在美洲大蠊及其相关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采用了组织修复因子PA1作为对照品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含量测定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专属性,操作简便,可用于美洲大蠊药材、提取物及其相关产品(康复新液等)的质量控制,具有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