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2250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28753.2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板带材的超声波加载装置,属于产生超声频机械振动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用于产生超声波振动的超声波换能器和变幅杆,该变幅杆的一端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加载工作头;所述加载工作头具有用于与变幅杆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用于在使用时抵压在板带材表面的加载部,该加载部沿横向方向延伸,加载部底面为弧形柱面。本发明的用于板带材的超声波加载装置,采用相互固定连接的超声波换能器和变幅杆,变幅杆上固定连接有加载工作头,各部件之间固定连接,可以顺利的将超声波换能器产生的超声波振动传递到工作头,能够显著提高超声波加载的效率,提高加载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61635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1031984.9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高导铜及其制备方法。该高纯高导铜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O≤0.0020%,0.0002%≤改善性元素≤0.0200%,0.0010%≤S≤0.0100%,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改善性元素为B、Y、Ce、La、Ca、Li、Be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本发明提供的高纯高导铜,通过添加一种或几种改善性元素,以改变杂质元素硫在高纯高导铜基体中的分布,抑制杂质元素硫的晶界偏聚。由于晶界无含硫化合物的形成,该高纯高导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耐高温氧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1633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1033226.0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或铜合金的脱氧方法、高纯铜或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高纯铜或铜合金,属于铜及铜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或铜合金的脱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铜或铜合金的熔体底部通入携带还原性金属蒸汽或粉末的保护气体。还原性金属作为脱氧剂,能够有效脱除熔体中的氧,形成易上浮的低密度金属氧化物,从熔体底部通入携带还原性金属的保护气体的方式有助于还原性金属蒸汽或粉末的上浮,提高了还原性金属蒸汽或粉末的利用率,强化了脱氧效果,有利于脱氧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保护气体不仅起到携带还原性金属的作用,还作为防护气体避免铜或铜合金熔体被氧化,且具有搅拌和携带脱氧产物上浮的作用,脱氧彻底。
-
公开(公告)号:CN11060746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1032006.6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熔体的脱氧方法、纯铜材料、纯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铜熔体的脱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铜熔体中加入碱金属;所述碱金属选自钠、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的铜熔体的脱氧方法,利用碱金属钠和钾还原性极强、极易与氧结合的特性,能够将铜熔体中的氧含量降至极低水平。此外,钠和钾与氧结合后生成的氧化物,密度低、熔点低,易于从铜熔体中上浮排除,并且金属钠和钾的沸点远低于铜熔炼温度,多余的金属钠和钾易于从铜熔体排除,从而在降低铜熔体中氧含量的同时,不在熔体中增加新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3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19446.4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张朝民 , 宋克兴 , 刘海涛 , 皇涛 , 周延军 , 冯江 , 李韶林 , 彭晓文 , 柳亚辉 , 朱倩倩 , 张博通 , 杨一鸣 , 杜炳阳 , 王力强 , 徐荷 , 刘含冰 , 靳先尧 , 刘远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量电导率的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线夹持装置及导线电导率测量系统。为了提升导线电导率的测量效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导线夹持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导线电导率测量系统。导线电导率测量系统包括电导率测量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位机和同时夹持至少两根导线的导线夹持装置,电导率测量设备与导电夹持件组电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导率测量设备依次测量流经各导线的电流和各导线相应部分的电压,上位机用于根据电导率测量设备的数据和导线的截面积计算电导率。使电导率测量设备与导线夹持装置电连接,能够同时测量一批导线的电导率,且在测量下一批导线的电导率时,不需要重新接线,有利于提升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088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29996.7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械化诱导异质界面元素互穿的铜合金丝线材强化方法,先通过竖引连铸方式,制备直径为8‑10 mm的Cu20Ag杆坯;然后通过控制杆坯连续冷拉拔变形过程中的拉拔速度和每道次的变形量,使得在冷拉拔变形过程中能够产生层状或带状强化组织,且通过异质界面元素的互穿能够诱导产生纳米孪晶进行强化,进而得到高强度的直径为20μm的铜合金丝线材。
-
公开(公告)号:CN1191448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94550.9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22C9/00 , B22D11/055 , B22D11/18 , B22D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辅助制备铜铁合金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连铸装置。本发明的超声辅助制备铜铁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设计铜铁合金的成分组成取相应原料进行熔炼,得到合金熔液;所述合金熔液经连铸制得铜铁合金铸坯;所述连铸包括将合金熔液在超声场作用下进行冷却结晶,所述冷却结晶的冷却速度为250~450℃/s,所述铜铁合金的成分组成如下:Fe 5‑20wt%,其余为Cu。通过在连铸过程中施加超声场并控制连铸时的冷却速度,两者耦合作用,使难混熔铜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直接从液相到固相转变,辅助超声进一步细化Fe相和晶粒,同时避免出现液‑液相分离造成的成分偏析和组织粗化,提高铜铁合金的强度和导电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407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94548.1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22D11/115 , B22D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辅助制备铜铁合金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磁辅助制备铜铁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设计铜铁合金的成分组成取相应原料进行熔炼,得到合金熔液;所述合金熔液经浇铸或连铸制得铜铁合金铸坯;所述浇铸或连铸包括将合金熔液在电磁搅拌条件下进行冷却结晶,所述冷却结晶的冷却速度为260~450℃/s,所述铜铁合金的基体为Cu,Fe的含量为5~20wt%。通过在浇铸或连铸过程中进行电磁搅拌并控制冷却速度,两者耦合作用,能够促进Fe相均匀分布,显著改善宏观偏析,同时控制冷却速度,解决液‑液相分离造成的初生Fe枝晶粗大、偏析严重问题,提高铜铁合金的强度、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157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101323.4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属于合金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原料线材;所述原料线材由两根及以上金属单线材组成或由金属单线材和无机非金属单线材组成;所述原料线材由两根及以上的金属单线材组成时,原料线材包括至少两根元素组成互不同的金属单线材;2)将原料线材的各单线材进行绞合,得到复合绞线;3)再将所得复合绞线进行连续挤压成型。不仅可使难互溶合金元素及比重相差较大合金元素之间的均匀分布、将不同金属以任意比例进行组合,实现连续化生产,还可以实现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以任意比例进行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11708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1714388.2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晶器、连铸装置及测定固液界面位置的方法。本发明的使坯料在结晶器内腔中沿拉出方向的横截面大小逐渐增大,根据坯料形成的横截面大小与该横截面大小所处位置至结晶器出口端面的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判断固液界面在结晶器内腔的位置。由于结晶器的内腔横截大小沿坯料拉出方向逐渐增大,坯料在拉出的过程中熔体逐渐凝固,因而在不同位置凝固的凸起的横截面大小不同,可以直观判断熔体凝固时所处的位置,进而获得可靠精确的固液界面的位置,从而解决固液界面位置无法测定的难题;也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保证连铸质量和工艺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