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02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605262.0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 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节叶片数量的轴伸贯流泵用导流装置及控制方法,导流装置包括导流主体、调节机构、流量传感器和第一控制器;流量传感器设置于轴伸贯流泵前导叶区进口处;导流主体包括导流叶片和导流轮毂,导流叶片包括固定叶片和活动叶片,固定叶片和活动叶片的形状相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相邻的固定叶片和活动叶片之间的夹角,流量传感器和调节机构的电器组件均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在轴伸贯流泵出水流道弯管段内增设导流装置,导流叶片是基于平面渐开线沿导流轮毂中心轴线轴向拉伸,在空间上与轮毂中心轴线平行,这使得导流叶片能够有效对流道内水流进行引导,消除流道内旋涡。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8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37328.7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 宿迁市淮西水利工程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垂直轴潮流能水轮机的可折叠式叶片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轮毂和多个叶片,叶片包括主叶片和折叠叶片,多个主叶片绕轮毂的外周周向均匀分布;每个主叶片远离轮毂的一端均设有折叠叶片,每个主叶片和相应的折叠叶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每个主叶片上均设有驱动组件;每个驱动组件和相应的转轴传动连接,驱动组件能够作用于转轴,使折叠叶片折叠。所以本发明只需要控制驱动组件,使折叠叶片折叠、伸展或完全展开,就能适应涨潮和退潮时潮流方向的变化,提高获能效率,所以不需要通过复杂变桨来提高获能效率。伸展或完全展开,适应涨潮和退潮时潮流方向的变化,提高获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6512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30154.2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电磁阻尼减晃装置的海上发电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给整个装置供电的蓄电池,平台本体上安装有主体支座;主体支座上安装有呈管状且水平设置的活塞头,活塞头中设有第一线圈,第一线圈与蓄电池导通;平台本体远离岸边的一侧设有浸入水中的挡水板,挡水板靠近平台本体的一面安装有水平设置套筒,套筒靠近挡水板的一端具有侧板,套筒远离挡水板的一端敞口,且该端套设在活塞头上;套筒中安装有电磁铁,所以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复杂海况的发电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5585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77660.8
申请日:2022-09-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 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IPC: F03D9/11 , F03D1/06 , F03D13/25 , F03D7/02 , F03D17/00 , F03B13/26 , F03B3/12 , F03B11/00 , F03B15/00 , C25B1/04 , C25B9/65 , H02J3/38 , H02J3/32 , H02J3/36 , H02J15/00 , C02F1/04 , E02B9/00 , E02B9/02 , E02B9/04 , E02B7/52 , E02B7/50 , H01M8/0656 , B63B35/44 , B63J1/0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河口的海洋能耦合发电系统,包括设置于海洋与内河的交汇口处的浮式平台,浮式平台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构、潮流能水轮发电机构、制氢储能机构、控制器和锚固组件;制氢储能机构包括蓄电池、海水淡化装置、氢气电解装置、氢气液化装置以及储氢装置。本发明中,通过将水轮机装置与抗压耐腐的闸门发电装置有效排布与结合,实现了潮流能的二次发电;通过闸门抗压面板与水轮机消能作用有效缓解闸门冲刷。通过将风力发电机组和潮流能发电机组结合在一起,同时集聚了风能和潮流能;通过加设制氢储能装置,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发电引发的弃风弃电等电网消纳问题;在原有叶片基础上设计了仿生叶片、优化了变桨系统,提高了获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1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1288.8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 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IPC: G06F30/20 , G06N3/12 , G06F17/11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惯容减振系统的野外作业平台动力学建模及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包括S1:建立表示地基土与明置圆盘基础之间垂直相互作用的锥体模型,计算地基土与野外作业平台支腿底盘基础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动阻抗;S2:建立考虑SSI效应的含惯容减振系统的野外作业平台模型的运动控制方程,推导振幅放大因子的解析表达式;S3:以作业平台位移振幅的H∞范数为优化目标,以作业平台位移振幅的H∞范数为优化目标,通过遗传算法得到三种惯容减振系统的最优刚度、最优阻尼的数值解,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适用于工程的经验公式。本发明可为野外作业平台的减振设计提供设计方法,提高其施工作业的动力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95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66147.4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江西洪屏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机组高压注油泵出口压力异常关联分析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汇集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启停过程机组工况参数、振动摆度监测量、推力轴承运行状态量与高压注油泵运行状态量;其次,建立数据层级的事件索引、时频关联、时空耦合数据集合逻辑架构;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依据数据集合关联分析架构,分析获得高压注油泵压力异常突变与工况参数、振摆数据、推力轴承运行状态的映射关系,以解决机组转速与高压注油泵出口压力与流量的一致性问题,为匹配机组运行工况的高压注油泵参数自适应设置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96257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787704.3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部分埋入式桩基的水平‑摇摆振动阻抗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桩周层状饱和土的水平分层情况,沿z轴离散桩身及桩周层状饱和土,根据每一层桩周土体的弱化情况,沿桩基径向圈状离散弱化域饱和土;根据Biot理论建立离散后各圈层饱和土波动方程并求解得到各圈层饱和土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矩阵,再计算桩土接触面上的单位水平动反力,求解预先建立的非埋置段桩身的自由横向振动方程以及埋置段桩身在饱和土水平动反力作用下的受迫横向振动方程,得到各桩段力、变形连续条件和桩底边界条件,计算出部分埋入式桩基的水平‑摇摆振动阻抗。本方法能够提高桩基工程中部分埋入式桩基水平‑摇摆阻抗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0106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1084132.1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加连续冲击荷载的试验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内齿齿轮、外齿齿轮、导向轴承组、导轨件、冲击杆、作用头、椭圆齿轮组、动力齿轮。导轨件顶端固定在整体支架上,试件置于底部的试验台座中。动力齿轮带动椭圆齿轮组,经内齿齿轮、外齿齿轮和导向轴承组传递动力,冲击杆和作用头沿导轨竖向往复作用,对试件施加连续的冲击荷载。内齿齿轮的内径大小与外齿齿轮外径的比值为2:1,外齿齿轮上任意一定点的内摆线轨迹均为直线往复运动。可通过调整椭圆齿轮组的啮合方式,得到变化的转动速度,从而实现不同大小、频率的冲击荷载的连续施加;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运行安全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62043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26003.X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氧化沟推流泵的高度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基座、滑轨、剪式支架和自动伸缩构件;基座固定设置;滑轨固定在基座的下侧面;剪式支架位于滑轨的下侧;剪式支架包括一对支撑杆;一对支撑杆的下段之间通过轮毂铰接于一点;一对支撑杆的上段均铰接一滑块;滑块卡设在滑轨上并随滑轨移动;自动伸缩构件的一端铰接在在一对支撑杆之间;自动伸缩构件带动一对支撑杆之间相离运动或相向运动以改变叶轮片的高度位置。本发明通过在基座和氧化沟推流泵之间设置滑轨、自动伸缩构件和剪式支架,剪式支架作为可升降支撑件配合自动伸缩构件的行程变化,并在剪式支架和滑轨之间设置滑块,从而能够快速调整推流泵的升降。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2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191334.0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江西洪屏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C09D4/02 , C09D183/08 , C09D7/62 , C09D5/16 , B05D5/08 , B05D1/02 , B05D7/14 , B05D7/16 , B05D7/24 , B05D1/3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无氟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涂层包括粘附层底漆A和表面疏水层B:首先在金属表面喷涂上粘附层底漆A原料,固化后得到粘附层底漆A;再将表面疏水层B原料喷涂于粘附层底漆A表面,自然干燥后获得表面疏水层B。所述的粘附层底漆A原料包括0.1-0.3g/m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0.03-0.07g/mL乙酸丁酯BA、0.02-0.03g/mL丙烯酸AA和乙醇溶剂;表面疏水层B原料包括0.05-0.07g/mL改性氧化硅SiO2、0.03-0.07g/mL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以及丙酮溶剂。本发明操作方便,制备过程安全,无氟污染,适合广泛推广于海洋环境下的金属工程构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