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金熔渣干法粒化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4012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85685.1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冶金熔渣干法粒化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其通过对粒化体系和换热体系加以系统性的改造,大幅减少了块渣和渣棉的产生,使得粒化得到的冷却渣粒大小分布更加均衡,且具有较高的玻璃化程度,球形度良好,能够直接用于作为生产水泥等后续产品的原料,并且减小了转杯对熔渣进料流量的限制,使得旋转粒化过程中多孔旋转杯的旋转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也使得多孔旋转杯能够以更高的转速运行,以提高粒化处理效率,同时还采用了两级余热回收体系,兼顾了较高的换热效率和余热回收率,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冶金熔渣的干法粒化余热回收工艺中粒化处理效率低、粒化效果较差、换热效率不高、影响余热回收利用等问题。

    一种低品位红土镍矿的耦合式烧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2224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30269.1

    申请日:2014-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品位红土镍矿的耦合式烧结方法,其采用球团与红土镍矿原矿混合烧结的方式,解决红土矿粉难于制粒的问题,达到改善了料层透气性、降低能耗、提高红土镍矿烧结矿质量的目的;同时,由于没有借助额外的粘结剂,因此避免了因添加粘结剂导致的成本提高、碳消耗量增高、炉渣种类和排放量增加等问题,有利于帮助缓解企业所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与现有技术的低品位红土镍矿烧结工艺相比,本发明的耦合式烧结方法具有配碳量低、烧结矿质量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国以细精矿为主要原料的烧结工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粘性细矿粉流态化反应器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52232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61467.7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性细矿粉流态化反应器,包括气流分布室、反应器主体和炉顶,气流分布室外壁设有气流切向进入的反应气体入口,反应器主体外壁下端设有细矿粉及循环回料入口,炉顶设有出口,气流分布室和反应器主体之间通过气体分布器连通。所述气体分布器为尖部朝下的圆锥筒,圆锥顶角为45°~60°;在圆锥筒气体分布器壁上均匀布设有若干匀流小孔,每个匀流小孔与圆锥筒气体分布器外壁相切,匀流小孔的切向与反应气体入口的切向相同。所述匀流小孔直径为1~2mm,且匀流小孔总面积为圆锥筒气体分布器内表面积的1.5~5%。本发明不需外加构件,不受反应器温度限制、能耗低,能使粘性细矿粉均匀流态化。

    一种烧结混合料水分自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66188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185031.0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结混合料水分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测量烧结混合料的湿容量,根据湿容量来预测烧结混合料的适宜含水量,并依据适宜含水量预测值和在线检测的实际含水量去调节和控制制粒过程中的加水量,使烧结混合料的含水量最终稳定在适宜值,从而实现了制粒过程最佳配水量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在线实时控制,有效改善了目前人工控制配水量精度难以保证的缺点,极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控制稳定时间短、波动小,有效改善了气候变化等客观因素导致配水量误差的缺点。

    利用高钛型高炉渣制备钛铝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61399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61232.6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高钛型高炉渣制备钛铝合金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电渣重熔步骤,以铝作为自耗电极还原高钛型高炉渣中的钛、硅等元素的氧化物,制得钛硅铝合金再将钛硅铝合金制棒,进行区域熔炼,将硅元素等杂质区分切除,最后得到钛铝合金。本发明方法不仅解决了高钛型高炉渣堆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还防止宝贵的钛资源流失,具有钛元素回收率高,设备、工艺成本低,附加产值收益高的优点,适于工业化加工生产。

    一种烧结混合料水分自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66188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85031.0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结混合料水分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测量烧结混合料的湿容量,根据湿容量来预测烧结混合料的适宜含水量,并依据适宜含水量预测值和在线检测的实际含水量去调节和控制制粒过程中的加水量,使烧结混合料的含水量最终稳定在适宜值,从而实现了制粒过程最佳配水量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在线实时控制,有效改善了目前人工控制配水量精度难以保证的缺点,极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控制稳定时间短、波动小,有效改善了气候变化等客观因素导致配水量误差的缺点。

    矿相成份的机器测量方法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62202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710093062.1

    申请日:2007-11-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相成份的机器测量方法,采用矿相显微镜、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系统进行机器测量,包括如下步骤:1)由计算机建立矿物灰度分布特征数据库;2)制样;3)图像采集;4)计算机计算:将第3)步获取的显微图像输入计算机,利用第1)步建立的矿物灰度分布特征数据库中的各种矿物组合对待测矿物的灰度直方图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并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最终得到待测矿物中不同组成的含量。本发明由于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智能测算,代替了实验员的工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对于含量较少的矿物敏感,测量准确、快速,操作简便;实现了测量过程的自动化,无需专业人员操作。

    液态高炉渣热量回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88082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610054467.X

    申请日:2006-07-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Y02W30/543

    Abstract: 液态高炉渣热量回收装置,包括密闭容器、液渣浇口、粒化装置和冷却气体喷吹装置;液渣浇口设于圆筒型密闭容器顶部;圆筒型密闭容器内,液渣浇口的下部设有由电机及传动系统带动的粒化装置;圆筒型密闭容器顶部设有出气口。其热量回收方法是将液态高炉渣通过液渣浇口通入圆筒型密闭容器内;由粒化装置将液渣粒化成较小的颗粒;高温粒渣在流态化逐渐下落的过程中,与冷却气体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压缩空气或氮气从圆筒型密闭容器顶部的出气口排出,进行再利用。采用本发明可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将在液渣粒化成较小的颗粒的过程和随后的高温粒渣在流态化逐渐下落的过程中,液渣中所含有的热量在密闭容器内能够有效地与冷却气体进行热交换。

    一种提高含钛高炉渣碳氮化效率及制备碳氮化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31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010833438.3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含钛高炉渣碳氮化效率及制备碳氮化钛的方法,以含钛高炉渣为原料,通过研磨、配加添加剂混匀后,以天然气和焦炉煤气的混合气体作为反应气体,在密闭炉中在1000~1200℃下,进行还原、碳氮化得到碳氮化初产品,再对碳氮化初产品进行研磨、除杂处理即可得到较为纯净的碳氮化钛产品。其流程短、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反应温度低、能耗小。甲烷与含钛高炉渣发生气固反应,添加剂的加入有利于反应气体与含钛高炉渣接触,改善了反应的动力学条件,还原效率高,且甲烷在高温下裂解生成氢气和原子级的高活性碳,高活性碳也极大地提高了碳氮化效率,同时也能降低反应温度。氮气作为氮化剂,与含钛高炉渣发生气固反应生成氮化钛,氮化钛的生成温度较碳化钛更低,使得整体反应温度降低。

    一种变压式软熔滴落性能测试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99112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910408259.2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式软熔滴落性能测试方法及设备,该变压式软熔滴落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试样准备、装样、程序升温控制、气体成分控制、压力控制及数据采集;该变压式软熔滴落性能测试设备包括加压装置、熔滴炉炉体、控制系统、支撑架、供气系统和收集装置,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熔滴炉炉体,所述熔滴炉炉体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架底部连接的所述收集装置,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供气系统之间通过管道连接。该设备可以对炉料所施加荷重压力进行改变,实验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对炉料施加的荷重压力会逐渐变化,用本发明方法和设备得到的高炉炉料熔滴性能参数更能客观反映高炉内部的实际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