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堆流场可视化试验用辅助测速装置及试验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54723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157222.5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场可视化试验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流场可视化试验用辅助测速装置。可视化试验用辅助测速装置,包括:环形滑轨,能够等间距设于圆柱形被测试验模型的径向外周;滑环,同轴设置于所述环形滑轨上,且能够绕试验模型轴线转动;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滑环上,用于安装CCD相机;驱动组件,与所述滑环传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滑环绕试验模型轴线转动或锁止,以通过环形滑轨式驱动组件对CCD相机进行精确定位和定量移动,由CCD相机拍摄流场内部被片光源照亮区域的速度场,能够获得对应区域的速度分布、流线、涡分布等流场特征。可视化试验模型,于所述透明容器侧壁安装有上述的反应堆流场可视化试验用辅助测速装置。

    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电缆贯穿装置的屏蔽结构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2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89494.7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辐射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电缆贯穿装置的屏蔽结构及安装方法,包括组合式屏蔽组件和柔性缝隙屏蔽装置;组合式屏蔽组件填充于电缆贯穿装置的筒体内,所述组合式屏蔽组件在其轴向厚度上设置有隔热板、包覆屏蔽体和金属屏蔽体,所述包覆屏蔽体和金属屏蔽体分别用于实现中子屏蔽和γ射线辐照屏蔽;所述柔性缝隙屏蔽装置由多片填充在电缆贯穿装置的筒体和预埋管之间的环形缝隙内的柔性屏蔽片构成。本发明不仅能实现全面辐射屏蔽防护,以防止反应堆放射性物质通过电缆贯穿装置外泄,且具备耐热性和结构易安装的优点。

    一种核反应堆堆芯熔融物熔炼装置和熔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737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617206.X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堆芯熔融物熔炼装置和熔炼方法,包括惰化室、熔炼坩埚和电磁感应组件,惰化室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接管和出气接管,熔炼坩埚设置在惰化室内,熔炼坩埚内部有熔炼填料,电磁感应组件设置在熔炼坩埚外侧,且对熔炼填料加热;熔炼坩埚包括铜管组件和冷却底座,冷却底座设置在铜管组件内,且冷却底座的上侧面与铜管组件的内侧面构成熔炼腔,熔炼填料设置在熔炼腔内;本发明通过冷却组件使得铜管组件温度较低,并通过电磁线圈对熔料填料进行加热,从而实现液态熔融物与熔炼坩埚边界之间形成了一层熔融物硬壳,硬壳的成分为熔融物成分避免对液体熔融物造成污染。

    堆芯熔融物安全壳滞留系统和收集体的参数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657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221208.7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熔融物安全壳滞留系统和收集体的参数设计方法,安全壳滞留系统,所述滞留系统包括收集体,所述收集体设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下方的堆腔内,所述收集体与反应堆压力容器下方的堆腔之间的空隙区域为冷却区;所述收集体包括耐高温的容纳容器和设置于所述容纳容器内的牺牲材料;所述牺牲材料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容器内的钢筋、浇筑成型的氧化组分以及添加剂。扩大了企业购买堆芯捕集器的选择范围。

    一种变负荷工况下二回路系统给水温度调节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62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72752.1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负荷工况下二回路系统给水温度调节方法及系统,涉及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技术领域;基于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给水温度控制的需要,通过在二回路系统的温度调节水箱的上游设置冷凝器,通过调节冷凝器一次侧特征量和二次侧特征量在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不同蒸汽负荷工况下,实现给水温度的调节;通过改变冷凝器冷却水输入流量调节蒸汽冷却后的冷凝水温度在第一目标温度范围内,并在冷凝器下游设置温度调节水箱,温度调节水箱进一步将其内部的水温控制在第二目标温度范围内,第二目标温度范围位于第一目标温度范围内,逐级调节减小系统波动。

    一种堆芯熔融物捕集冷却器及其参数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62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03304.1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熔融物捕集冷却器及其参数计算方法,包括堆坑、钢制容器、引流组件和反应冷却组件,压力容器设置在堆坑内部,钢制容器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下方,且通过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堆坑底部,所述钢制容器的上端设置有供所述压力容器的堆芯熔融物进入所述钢制容器的开口,引流组件设置在所述钢制容器与所述压力容器之间,反应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钢制容器内;本发明通过将压力容器置于堆坑内,并在堆坑内和压力容器的下方设置引流组件,将压力容器的堆芯熔融物引流至钢制容器内,通过钢制容器内的反应冷却组件对堆芯熔融物进行冷却,并且通过反应冷却组件避免堆芯熔融物与钢制容器直接接触,减少钢制容器被堆芯熔融物破坏的概率。

    一种多应力耦合的控制棒驱动系统综合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20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93546.1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应力耦合的控制棒驱动系统综合试验装置,包括控制棒驱动机构、试验本体、高温高压动水试验管路、棒控棒位系统试验件、环境箱、棒位探测器、控制棒驱动机构定子、棒控棒位控制主机和控制室;控制棒驱动机构位于试验本体内,试验本体通过管道接入高温高压动水试验管路;所述棒控棒位系统试验件位于环境箱内;棒位探测器和控制棒驱动机构定子设置在所述试验本体上;棒控棒位控制主机位于控制室内;试验本体、控制室和环境箱之间通过电气连接件连接。该装置可在开展驱动线热态寿命试验的同时,开展棒控棒位系统的环境试验,并通过加速应力的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控制棒驱动系统的可靠性综合评价。

    一种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试验系统压力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99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45072.0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试验系统压力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系统试验技术领域,在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系统试验回路上连接包括压力容器的稳压系统回路;通过调节电加热元件功率大小,来改变蒸汽稳压器中蒸汽和液体的比例,来改变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系统试验回路的压力,对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一回路的压力进行自动控制;系统试验的测量控制软件里可进行程序设定,实现瞬态试验压力的自动调节,使压力回归到安全范围内;当蒸汽稳压器中水位不满足要求时,对水位进行自动调整;有效减少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试验系统对人力的依赖、减少试验过程的人因失误。

    一种用于核反应堆严重事故堆芯捕集器的牺牲材料及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3856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09265.6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反应堆严重事故堆芯捕集器的牺牲材料及制备工艺,包括牺牲钢材和氧化物组分,氧化物包括如下组分:高铝水泥,高品位铁矿石,石英砂,添加剂,减水剂,水。本发明的牺牲材料用于与高温熔融物反应,以降低高温熔融物的温度,氧化高温熔融物的金属成分,减少裂变产物的释放;采用牺牲钢材和氧化物组合物结合,牺牲钢材一部分为钢筋结构,与氧化物组分一起以钢筋混凝土的形式布置在堆芯捕集器中的底部和侧面,和Al2O3一起降低熔融池中氧化相的密度,实现熔融池的分层反转,一部分牺牲钢材为钢管结构用于包裹封装添加剂,并插在底部混凝土的多孔结构中,能够使密封钢管融化使得高温熔融物首先与添加剂反应。

    一种具有支管和视窗的柱形承压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53672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08992.0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视化实验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支管和视窗的柱形承压容器,包括:筒体,材质为金属,在筒体侧壁设置有观察窗口;弧形透明板,材质为非金属,嵌设在所述观察窗口内,且所述弧形透明板内侧壁与所述筒体内侧壁围成圆柱形;观察通道,材质为金属,一端与所述观察窗口密封连接;透明平板,材质为非金属,与所述观察通道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支管,材质为金属,安装于所述筒体侧壁。本发明在金属的筒体上嵌设非金属的弧形透明板,并在筒体上设置非金属的透明平板,以承压和密封观察窗,进而在保证筒体承压能力的同时既能进行光学补偿,又能方便地满足密封要求,为充分有效地利用可视化容器获得流场内更多的流动信息提供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