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试验电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9968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608374.6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试验电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通过实时获取热工水力试验系统的运行参数结合引入的反应性模型计算当前功率需求值,并依据功率计算的当前功率需求值进行自动调节;解决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系统试验功率控制难的问题,能够保证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试验过程中电功率实现自动控制和调节,精确模拟反应堆实堆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变化;在工况切换过程,即便功率变化剧烈,无法手动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上述方法计算获知电功率需求值,及时对热工水力试验系统进行电功率调节。

    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试验的蒸汽压力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7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34577.8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试验的蒸汽压力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针对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的二回路系统设计蒸汽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由蒸汽流量调节阀和蒸汽压力控制阀对蒸汽管道的蒸汽压力实现自动前馈调节;由蒸汽压力控制阀在自动前馈调节稳定后对蒸汽管道的蒸汽压力实现自动反馈调节;通过自动前馈调节和自动反馈调节实现对蒸汽管道中蒸汽压力的自动调节,根据不同运行工况进行蒸汽压力的自动调节,并且设置了蒸汽喷放支路,用于事故或者极端瞬态工况下蒸汽压力的快速调节,解决了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系统试验过程中二回路蒸汽压力的自动控制问题,能够适应试验期间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系统快速的、大范围的工况改变。

    一种核动力堆芯热工模拟装置的绝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3633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43044.4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动力堆芯热工模拟装置的绝缘装置,包括:第一吊篮围筒,第一吊篮围筒内用于设置模拟堆芯;若干个第一绝缘件,每个第一绝缘件用于将模拟堆芯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模拟燃料体隔开;以及第二吊篮围筒,第二吊篮围筒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吊篮围筒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二吊篮围筒的另一端用于通过第二绝缘件与模拟堆芯的每个模拟燃料体的一端绝缘密封连接;第一吊篮围筒的一端将模拟堆芯的每个模拟燃料体的另一端绝缘密封于第一吊篮围筒内。本发明实施例避免了核动力堆芯热工模拟装置中存在的模拟燃料体之间以及模拟堆芯与模拟堆芯筒体之间的绝缘性能不可靠的缺陷,保证了堆芯热工水力试验研究的顺利进行。

    一种模拟自然循环反应堆一回路特性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5378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53612.3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自然循环反应堆一回路特性的实验装置,包括反应堆模拟体和回路主泵,还包括喷射器模拟体;蒸汽由输出管线流出反应堆模拟体,输出管线分成分支管路I和分支管路II两条支路,分支管路I依次经过回路主泵后连接至喷射器模拟体的吸入口,分支管路II连接至喷射器模拟体的吸入口,喷射器模拟体的出口通过输入管线与反应堆模拟体连接;所述分支管路I上还设有流量调节阀。本发明提供的实验装置可以实现对加装喷射器的自然循环反应堆一回路系统自然循环运行特性进行模拟,用于研究喷射器性能和加装喷射器反应堆一回路自然循环运行特性,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自然循环反应堆的设计提供必要的支撑。

    一种运动条件下的棒束燃料组件多点壁温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17961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844558.6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条件下的棒束燃料组件多点壁温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绝缘陶瓷管,沿绝缘陶瓷管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开有环形槽,测温环设置在环形槽内,在测温环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一个铠装热电偶。在模拟棒束燃料组件上开展传热特性实验研究时,利用金属圆管通电加热以作为加热元件管,绝缘陶瓷管的内圆周壁上开有环形槽,测温环设置在环形槽内,且在测温环的内圆周壁上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测温的铠装热电偶,使用时根据加热元件管的轴向长度,确定测温点位,然后将绝缘陶瓷管固定在该测温点位处,测温环将该测温点位上的热量传递至铠装热电偶上,以实现加热元件管局部壁面温度的精确测量。

    一种用于运动条件下的细棒窄间隙壁温测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17962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0844560.3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动条件下的细棒窄间隙壁温测温装置,包括加热元件管、至少一个铠装热电偶,沿加热元件管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开有至少一个测温孔,铠装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穿过加热元件管后向外延伸,在每一个铠装热电偶的补偿导线外壁上依次包裹有高温绝缘涂层以及高温绝缘胶布,加热元件管内部填充有高温绝缘硅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在运动条件下准确测量高温细棒束窄间隙燃料组件每根加热元件管不同位置处壁面温度,且铠装热电偶不会发生脱落或绝缘失效,由于测温部件在棒束加热元件管内部测温,不会干扰加热元件管附近流场和温度场,能够通过开展运动条件下燃料组件传热实验准确获得燃料组件的传热系数、临界热流密度等热工性能参数。

    运动条件下加热棒束子通道壁温模拟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1064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013122.8

    申请日:2017-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条件下加热棒束子通道壁温模拟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流道板及设置于流道板内的多根加热棒,各加热棒的长度方向与流道板的长度方向共向,各加热棒之间均有用于流体通过的流道,加热棒均为由导电材料制成圆管,每根加热棒内均设置有两个与加热棒内壁贴合的热电偶,沿着流道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测量面,热电偶均设置在测量面上,且每个测量面上均设置有至少1个热电偶;所述方法为以上装置的使用方法。该发明提供的装置及方法,可用于高温、高压、运动条件下棒束燃料组件堆芯基本热工水力学问题的实验研究,模拟测量棒束子通道不同区域处温度,用于开展高温、高压、运动条件下棒束燃料组件堆芯流动与传热特性实验。

    一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余热导出的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72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8417.2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余热导出的发电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核能发电系统和余热导出系统;所述核能发电系统包括反应堆;所述的余热导出系统包括循环管路和冷却箱,所述循环管路内充有用于冷却所述反应堆的冷却工质,所述循环管路经过所述反应堆,所述循环管路经过所述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设有用于冷却所述冷却工质的冷却剂;所述冷却工质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本发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冷却工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一种超临界流体,能够避免传统冷却工质相变使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减小,而导致反应堆安全性下降的技术问题,可以替代传统的水工质反应堆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提高反应堆停堆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