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员疲劳驾驶唤醒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6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1015.3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林燕丹 周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员疲劳驾驶唤醒系统及方法,涉及飞行疲劳监测技术领域,其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模块、控制模块及照明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人员的工作任务,并对所述工作任务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工作任务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任务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同时用于当工作任务开始时,获取目标人员的工作时长并判断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所述照明模块用于当所述工作时长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进行照明唤醒干预;本发明可使人员处于光场景下,保持高主观警觉性,情绪和精神疲劳得到缓解,进而保证长时间旅途的驾驶安全。

    平视显示系统视差疲劳的量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901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91186.3

    申请日:2022-12-12

    Inventor: 林燕丹 宋俊 周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平视显示系统视差疲劳的量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汽车HUD领域。该量化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平视显示系统的水平视差值和垂直视差值,得到目标水平视差值和目标垂直视差值;根据目标水平视差值和第一量化函数确定水平视差引起的视觉疲劳程度量化值,得到第一疲劳程度量化值;根据目标垂直视差值和第二量化函数确定垂直视差引起的视觉疲劳程度量化值,得到第二疲劳程度量化值;根据水平视差影响比例、垂直视差影响比例、第一疲劳程度量化值和第二疲劳程度量化值确定目标平视显示系统的综合视觉疲劳量化值。本发明能够准确量化评估HUD产品的视差引起的视觉疲劳,指导HUD产品的视差指标的设计与管控。

    一种汽车前照灯系统和车灯

    公开(公告)号:CN11253939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1282495.3

    申请日:2020-11-16

    Inventor: 林燕丹 敖锦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系统。本发明汽车前照灯系统包括沿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初级光学元件、汽车信号灯透光结构和次级光学元件;所述汽车信号灯透光结构包括透光部和转轴,所述透光部包括至少一块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安装在所述转轴上,且能够由该转轴带动转动,以能够通过转动使得所述光源的光线经所述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选择性地经过其中一块所述透光板或者不经过任一所述透光板,再经所述次级光学元件投射以实现对应的信号灯功能或照明功能。本发明采用安装在转轴上的透光板替代现有技术中的信号灯,节约了原信号灯所占据的空间,大大缩小了前照灯的体积,满足车灯小型化的要求。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车辆主动制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5544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63497.8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交通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车辆主动制动系统。本发明系统包括多传感器障碍检测机构、电子制动卡钳、摄像头前端处理控制器、主控控制器、中央网关;后三者组成制动控制器;多传感器障碍检测机构由摄像头、测距雷达等多种传感器组成,用于检测车辆障碍;摄像头前处理控制器用于对摄像头的数据进行图像识别的前处理;主控控制器是核心运算控制单元,用于对外部输入信号的融合处理,并输出相关信息;中央网关用于BCU和整车之间进行多网络信息交换,以及与5G等通信模块进行信号交互;电子制动卡钳用于对车辆制动。本系统可安装于任何车辆,能够更加精确的掌握制动距离,安全性大幅提升。

    一种北虫草高产量培育照明环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6419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810134453.1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林燕丹 庄乙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虫草高产量培育照明环境系统,涉及虫草栽培技术领域,包括封闭的培养箱和照明灯具,还包括照明控制元件和照明测试元件,照明控制元件可拆卸安装于培养箱外壁上,照明灯具可拆卸安装于培养箱内壁上,照明测试元件可拆卸安装于培养箱内底部位置;照明灯具、照明测试元件均与照明控制元件电性连接,照明灯具于培养箱内形成照明环境,照明测试元件对照明环境进行监测并获得照明环境数据,照明控制元件根据照明环境数据对照明灯具进行光调控。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北虫草产量,简便、高效、投资少、见效快。

    一种主/被动检测结合的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6298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017042.4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电气故障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主/被动检测结合的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逆变器发出检测信号;将反射信号与检测信号进行对比,求得反射系数特征;判断反射系数特征是否符合直流故障电弧发生的预设条件;采集光伏系统直流侧的实时电流信号;分析得到其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判断故障电弧特性的时频域特征阈值是否与预设值相符;选择合适的检测灵敏度,综合判定光伏系统中是否产生直流故障电弧;如果判定光伏系统产生了直流故障电弧,则启动报警机制。本发明采用主/被动结合的检测方式可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小电流和大电流情况下均实用;通过更改灵敏度来适应光伏系统实际运行时的多种情况,降低误检率。

    模拟舱测试反馈方法
    7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8751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80335.5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林燕丹 宋俊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环境构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拟舱测试反馈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构建苍穹;构建光模拟环境,多个LED光源模块固定于部分球体状主体的内侧,每个LED光源模块分别设定光学参数,针对每一个LED光源模块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采样的特征点;布置于照射面的光度测量设备实时或定期监测所述特征点的光学参数,设在工作面的检测单元检测混光环境参数,当所述光学参数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和/或所述混光环境参数超出第二阈值范围时,发出异常警报;响应于所述异常警报,校正LED光源模块的光学参数以使得所述光学参数处于第一阈值范围内和/或所述混光环境参数处于第二阈值范围内。本发明方法能够进行全局的高精度反馈校正。

    一种四通道健康LED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1145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310342911.8

    申请日:2013-08-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四通道LED健康照明系统设计的方法,主要特点在于用红光LED、绿光LED、蓝光LED及琥珀光LED混光得到白光LED,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到最佳的光通量比例。在此基础上,针对蓝光LED及绿光LED,对其光通比例进行下调,从而降低组合白光中蓝光成分的含量,降低组合白光带来的蓝光伤害。在降低组合白光带来的蓝光伤害的同时,保持其显色性指数Ra保持在90以上。

    一种基于图像的空间立体角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1096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03506.6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林燕丹 李浩然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图像的空间立体角计算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在获取图像的像素与视场角之后,计算出视场光阑与图像之间在像素坐标系中的垂直距离,并计算图像中任意点与视场光阑中心点连线相对于图像法线方向的角度,将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看作一个微小的矩形,计算矩形的四个角在像素坐标系中的坐标以及与视场光阑的连线投影到视场光阑所在水平面和竖直面后与图像法线之间的夹角,将某一区域中所有像素对应的立体角进行叠加,即计算图像中任意区域在空间中的立体角。本发明方法误差小、计算复杂度低。

    一种使用多重判据的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5897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310155965.3

    申请日:2013-05-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检测的方法,在光伏系统中,一旦产生直流故障电弧,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会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进而引发火灾。2011年美国电工法规®(NEC®)规定光伏系统中应配备检测故障电弧的检测装置与断路器。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也推出相应的开发测试方法与机制。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多重判据的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的检测方法,针对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时域与频域的特性,提取出区别于环境噪声与其他系统动作的综合特征,从而提高检出率,减少误检率,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下,确保检测设备不因误检而阻断光伏系统的正常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