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30710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86239.6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射沉积成形制备镧基大块非晶材料的方法,属于镧基非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真空感应电炉制备镧基母合金,然后用喷射沉积成形方法获得镧基大块非晶La86-yAl14(Cu,Ni)y(y=16-29原子%)。喷射成形工艺参数为:雾化气体:氮气;雾化压力:0.3~0.8 MPa;沉积距离:200~500mm;导流管直径:2.0~4.0mm;接收基板材料:紫铜或紫铜表面喷涂Al2O3、SiC非晶涂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保持较高过冷液相区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增大镧基大块非晶材料的尺寸。广泛适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机电、汽车和微型机械等领域所需的磁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557986A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200410039058.3
申请日:2004-01-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4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Si的Mg-Cu-Y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先制备Cu-Y-Si母合金,然后再制备Mg60Cu30-yY10Siy(y=1.0,1.8,2.5 and 5.0原子%)母合金。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电炉重熔上述母合金,待其完全熔化后,浇入水冷铜模中,获得块体Mg60Cu30-yY10Siy合金。块体Mg60Cu30-yY10Siy(y=1.0,1.8 and 2.5原子%)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分别为50.7K,41.9K和26.4,显微硬度分别为365Hv、450Hv和515Hv。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保持较高过冷液相区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Mg-Cu-Y非晶合金的密度,提高了硬度。可广泛适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机电、汽车和微型机械等领域所需的耐腐蚀和储氢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2305C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1134629.9
申请日:2001-11-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铌钛铝合金,由Ti、Al、Nb、C、W、Y组成,其特征在于:Al含量为45-46%,Nb含量为8-10%,C含量为0-0.2%,W含量为0-0.2%、Y含量为0-0.1%,元素组分中的C和Y的含量不同时为0,以上均为原子百分比,余量为Ti;合金的组织由γ和α2两个有序相组成,在变形合金和铸造合金中得到均匀的细晶全片层组织,晶粒100-150μm,片间距0.3-0.4μm。其优点在于:高铌TiAl合金的使用温可达到840-900℃。
-
公开(公告)号:CN1442254A
公开(公告)日:2003-09-17
申请号:CN03121418.5
申请日:2003-03-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采用控温技术加双室喷铸-吸铸设备以及利用该设备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方法。其设备的特征在于:该设备由上炉室(7)和下炉室(13)两个炉室组成,上炉室与下炉室由一层水冷板隔开,发热体(6)由1层钼片和6层反射屏组成;模具(17)放在发热体内,采用石英玻璃或石墨制造,模具穿过水冷隔板,在水冷隔板处采用U形圈密封,模具的下部设计有圆孔,熔炼合金时该孔用石英玻璃或石墨塞堵住,充填室利用拔塞机构(18)将塞拔出;水冷铜模(14)采用紫铜制造。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熔体喷铸与吸铸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熔体的高速充填和致密成形,特别适合大尺寸大块非晶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334156A
公开(公告)日:2002-02-06
申请号:CN00121016.5
申请日:2000-07-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大块非晶环状零件的工艺和实现该工艺的装置。工艺构成:包括合金熔化与保温、液态合金喷注、液态合金在离心力作用下在转模中成型凝固并形成环状大块非晶零件等三个主要工艺过程。设备由合金的熔化与喷注系统;组合转模及转动系统:真空及充气压力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一次成形,减少工序,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7685A
公开(公告)日:1994-06-08
申请号:CN93114921.5
申请日:1993-12-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铸态Fe3Al基金属间化合物合金中温持久寿命强度的方法。该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成分范围为(以原子百分比计):Al26—30%、Cr2—10%、C0.05—0.5%、余量Fe,还可含有少量Mo、微量Nb、Zr、B等。将上述铸态合金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1000—1350℃,保温时间为1—3天,然后炉冷。经上述热处理后,合金在600℃、200MPa应力下的持久寿命可达到1400小时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172792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10051966.4
申请日:2011-03-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3K1/06 , B23K1/08 , B23K103/1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高速列车地板和厢体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超轻泡沫铝或泡沫铝合金作为芯层和不同厚度的铝板作为上下面板复合的夹芯板。通过泡沫铝芯层和面板在钎料熔体中机械强迫铺展、熔合和振动辅助凝固过程,既去除了附着表面氧化膜,同时又确保在焊接过程中不再被氧化,最终形成泡沫铝芯层与上下面板的大面积焊接复合的高速列车地板和厢体结构材料。与采用胶接方法相比,具有高刚度、长寿命、隔噪、吸能、减振阻尼、阻燃、耐腐蚀和电磁屏蔽的优点,同时可以实现再焊接、表面喷涂和刮擦等冷热加工和完全回收,可取代铝蜂窝夹芯结构板、纸蜂窝夹芯结构板、聚胺酯等有机泡沫塑料夹芯板和金属包覆木质板等多种复合板材类型的列车地板和厢体结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140607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64613.8
申请日:2011-03-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轧{111} 取向高硅钢板的制造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高硅钢的化学成分(wt%)为:Si:4.0~9.0,B:0~0.1,Mn:0.01~0.08,S:0.010~0.02,P:0.010~0.020,C:0.020~0.045,Al:0.0040~0.01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物,该方法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的 方向生长的厚3~25mm的定向高硅钢板坯,进行热轧,热轧开轧温度为1050~1310℃,终轧温度为550~850℃,第一道次压下率控制在50~85%,第二道次压下率控制在45~70%,每道次时间间隔为1~15s,经多道次薄板最终轧到1.0~3.0mm。其优点是使热轧板中心层形成强的{111} 纤维织构,表层产生部分{110} 取向细晶粒,这种结构易于产生GOSS织构,利于二次再结晶的完善和稳定,提高板材性能,简化工艺流程,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62742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30204.8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晶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轻质的Al-Li-Ca-Ni-La非晶合金。该非晶合金的化学成分(原子百分比)为:Al77%~82%、Li5%~12%、Ca6%~10%、Ni3%~7%、La0%~3%。该材料采用单辊快淬法形成薄带状试样,薄带厚度均匀,通过调整辊速大小,可形成厚度不同的薄带,在辊速为17m/s下,所得薄带最大厚度可达100μm。过渡族元素Ni和稀土元素La的添加能够提高该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并且提高了合金的晶化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578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533848.2
申请日:2010-1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梯度孔多孔高铌钛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利用Kerkendill效应反应造孔和造孔剂物理造孔两种方法,采用纯钛粉、纯铝粉和纯铌粉混合烧结,添加多种配料,先将多个含不同造孔剂、不同含量的配料分别紧实成单坯,再将不同造孔剂含量的多个单坯混合组坯轧制成总坯,然后通过真空干燥脱酯造孔和高温烧结反应造孔工艺,最终获得一种具有梯度孔结构特征、孔隙率可调的多孔高铌钛铝合金材料。该材料具有孔隙率梯度变化且任意调整的孔结构特征,具有可调整的应力受力截面,兼具轻质、比刚度高和优良的隔热性能,同时具备优异的材料设计灵活性,可广泛应用于高温隔热、过滤分离以及催化等工业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