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74680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10101507.1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00/26 , H01M2/0287 , H01M2/14 , H01M4/131 , H01M10/0413 , H01M10/0418 , H01M10/0468 , H01M10/0481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004/029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10T29/4911
Abstract: 一种双极电池、电池组和装载它们的车辆。该双极电池具有:双极电极(270),其在其集电体的一个面上形成正极层且在另一个面上形成负极层,并且将正极的面和负极的面相对层叠多层;将在所述双极电极相互间进行离子交换的电解质层(230)交替层叠规定数量而得的次级双极电池要素(210);堆积厚度吸收部件(260),其配置在所述双极电极间与电解质层不同的层上,吸收层叠方向的歪斜。藉由堆积厚度吸收部件将多个次级双极电池要素(210)交替层叠形成双极电池要素(160)。从而可防止电池性能的降低,提高产品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85161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780005319.1
申请日:2007-02-0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6 , H01M2/021 , H01M2/1072 , H01M10/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电池组及安装了这些电池的车辆。该电池组件具有可从电池元件(20)的层叠方向两面侧输出电流的平面型电池(40)、与平面型电池的电流输出面进行面接触来输出电流的平板状电极片(50、60)、覆盖平面型电池和电极片的外装壳体(100),由此构成电池组件(11),并在外装壳体内表面和电极片之间夹设有弹性体(120)。
-
公开(公告)号:CN100431201C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510123740.5
申请日:2005-11-2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结构体,该电池结构体在不使用冷却介质、同时保持电池的刚性和放电电流量下,可改善电池的散热和防振性,其特征在于,满足下列不等式(1),其中,b表示电极的短边长度;S表示电极面积;以及c表示电池结构体的厚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1167209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80014723.0
申请日:2006-04-2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B60K6/28 , H01M2/0207 , H01M2/0275 , H01M4/0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300/008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高输出功率放电,且可以在高温条件下的持久循环中抑制二次粒子破裂的用于非水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本发明的用于非水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实现上述目的,该材料含有包括纵横比不同的一次粒子的锂镍复合氧化物一次粒子的二次粒子,其特征是至少一部分该纵横比不同的一次粒子的纵向(长边方向)朝向二次粒子的中心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1076915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580042545.8
申请日:2005-12-0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6/485 , H01M10/0418 , H01M2004/029 , H01M2300/008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双极性电池,该电池是在电解质层中使用高分子凝胶电解质或液体电解质而形成的,可以防止由于电解液从该电解质部分渗出而引起的液接(短路)。本发明的双极性电池是将双极性电极夹着电解质层多个串联叠层而形成的双极性电池,所述双极性电极在集电体的一个面上形成正极、在另一个面上形成负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上述电解质层的隔板、和成型设置于上述隔板的具有电解质的部分的外周部的用于密封的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985400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580000924.0
申请日:2005-12-0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围绕集电体的电极的双极电池。双极电池的实施方式包括含有高聚物材料的集电体。本发明还涉及含有双极电池的双极性电极电池组,该双极电池包括含有分布在高聚物中的导电高聚物或导电颗粒的集电体主体。通过加入这种高分子量聚合物材料至集电体中,可以降低集电体的重量,并且可以改善电池单位重量的输出功率密度。本发明还涉及使用喷墨印刷法形成双极电池用集电体和电极的方法。本发明的双极电池可以用于制造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可以连接所述电池形成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用于对机动车提供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897345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101507.1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00/26 , H01M2/0287 , H01M2/14 , H01M4/131 , H01M10/0413 , H01M10/0418 , H01M10/0468 , H01M10/0481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004/029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10T29/4911
Abstract: 一种双极电池、电池组和装载它们的车辆。该双极电池具有:双极电极(270),其在其集电体的一个面上形成正极层且在另一个面上形成负极层,并且将正极的面和负极的面相对层叠多层;将在所述双极电极相互间进行离子交换的电解质层(230)交替层叠规定数量而得的次级双极电池要素(210);堆积厚度吸收部件(260),其配置在所述双极电极间与电解质层不同的层上,吸收层叠方向的歪斜。藉由堆积厚度吸收部件将多个次级双极电池要素(210)交替层叠形成双极电池要素(160)。从而可防止电池性能的降低,提高产品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207808C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02142649.X
申请日:2002-09-1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0207 , H01M2/1061 , H01M2/1072 , H01M2/1094 , H01M2/20 , H01M4/505 , H01M4/587 , H01M6/42 , H01M10/0413 , H01M10/0468 , H01M10/0585 , H01M2004/029 , Y02T10/7011
Abstract: 在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支撑体中的单电池中,各单电池是用层压件封装的薄片状电池,各单电池由至少一种树脂的组覆盖。因此,组合电池具有稳定的性能,即使受到振动也不会出现结构损坏或连接片的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1342433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080012782.4
申请日:2020-01-2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Abstract: 一种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粉体供给工序、振动工序、筛选工序、移动工序及沉积工序,在粉体供给工序中,供给由造粒粒子构成的粉体(60),在振动工序中,对粉体赋予振动,在筛选工序中,通过使粉体通过至少一个开口部(H1、H2),将造粒粒子的粒径调整为通过开口部的粒径,在移动工序中,使通过了开口部的粉体从开口部的出口位置(P1)移动到向集电体(31)的表面供给粉体的供给位置(P2),进而在沉积工序中,使粉体沉积在集电体表面上,通过该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能够使供给到集电体上的由造粒粒子构成的粉体的厚度及密度均匀,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可提高电池性能的电池用电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