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9854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757389.X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V10/774 , G06V20/17 , G06K9/62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几何感知与图像理解的建筑物自动提取方法,首先进行遥感数据选取和预处理,然后将得到的多波段遥感影像与归一化数字表面模型作为输入特征图,输入到基于改进深度残差网络的编码器端进行特征学习;接着将高层次语义特征输入到网络的建筑物多尺度高效感知模块中,将低层次语义特征与建筑物多尺度高效感知模块学习输出的高层次语义特征输入到网络解码器端,得到二值地物分类图;最后将网络解码器端输出的二值地物分类图输入到网络损失函数层来“驱使”网络学习到能够拟合目标任务的最优权重参数,最终由网络输出层输出最终的建筑物分类图,完成端到端的建筑物自动提取。本发明能够在建筑物提取精度和提取效率方面取得最佳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6745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283279.5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智能遥感小卫星的实现方法,在小卫星平台上即可实现高精度图像定位、高分辨率成像、单线阵立体测绘成像及在轨智能处理、自主任务规划等功能。与之前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功能密度高、质量体积小、敏捷机动性强、定位精度高、智能化等优点,可促进同类型卫星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航天产品向轻小型化、高精度、智能化、批量化方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83520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410953.1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IPC: G02B1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光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锗镜三路分光的共口径相机的光学系统。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超大共口径的多波段折反式光学系统,是一种分视场、分光路使用的集反射式、透射式结构为一体的消畸变空间光学系统,可以满足高光谱、高分辨、全天时、多源探测、多源探测、高精度立体测绘等光学遥感航天器的需求,能够解决现有空间光学系统结构单一、不同成像通道对空间光学系统、相对口径等差异化要求、实现成本高、无法进行昼夜观测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819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70869.4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16/22 , G06F16/248 , G06F1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大规模分析的时空大数据立方体组织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从数据立方的角度出发,将海量、多源、异构、时空不均的时空大数据纳入到了统一的时空基准下,包括对地观测数据以及带有位置属性的社会经济矢量数据,从产品、时间、空间、波段、质量五个维度对数据进行了存储和组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维查询视图,实现对数据的多层次、多维度访问。在数据分析计算层面设计了内外存映射机制,将外存存储的数据映射到自定义的多源异构时空大数据分布式内存对象中,实现对时空大数据的分布式处理和大规模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10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194857.3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空间知识图谱的地理实体匹配与融合方法。本发明构建地理实体对象数据集,将空间邻近的地理实体对作为待匹配地理实体对集合,提取名称字面、名称语音、名称词袋、几何、类别相似度获得相似度特征集合;人工标记一定数量的样本,以其与对应的相似度特征为输入、标签值为输出,训练地理实体匹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预测每个待匹配地理实体对并过滤得到匹配地理实体对集合;最后合并获得匹配地理实体集合,制定策略对属性冲突进行消解从而获得融合结果并发布为空间知识图谱。本发明提高了地理实体的匹配精度,避免了人为干扰因素,构建了高精度的地理实体匹配与融合模型,增强了地理实体库的可用性和数据可追溯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4120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1053332.6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线同姿约束的零交会光学卫星影像联合平差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根据瞬时投影中心、地面点及其对应像点的三点共线原理,建立光学卫星影像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S2在卫星姿态测量值的基础上引入卫星姿态的平移项和漂移项,构建光学卫星影像的姿态误差补偿模型;S3根据同一条带内相邻两景影像上像点所对应的成像光线在该相邻两景影像中描述的姿态角相同,构建光学卫星影像的光线同姿约束模型;S4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姿态误差补偿参数。本发明利用相邻影像间的连接点,通过影像之间固有的光线同姿约束,将所有零交会影像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在少量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同时实现所有零交会光学卫星影像的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8717729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516421.8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形多尺度TIN自动构建的虚拟地球在线可视化方法,包括全球多尺度TIN尺度参数数学模型构建,特征约束下的地形多尺度TIN自动构建与虚拟分割,实现如下,多尺度TIN地形球面在线可视化,包括根据视点信息,计算得到不同级别的可视地形块;实时裂缝消除,在实时可视化时通过进行快速解码完成不同级别地形块相邻边界处的接边。该方法能够在保持TIN结构灵活性的同时,实现大规模地形的多尺度不规则建模和四叉树分割,同时支持混合尺度TIN地形的无缝实时渲染,大幅提升虚拟地球地形数据处理和表达精度,以及对不规则高分空间数据的无缝融合能力,使得既能满足地理环境高保真度表达的需要又能支撑可靠的各类地理分析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4820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43127.9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间接的城市高分辨率不透水面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造一种间接提取城市高分辨率不透水面的概念计算模型,所述概念计算模型的原理是通过在城市区域中去除除不透水面以外的背景地表,从而间接获得不透水面;S2,获取城市区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S3,选取训练样本和精度验证数据集;S4,根据步骤S1提出的概念计算模型,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训练样本提取城市区域的不透水面背景地表;S5,根据步骤S4的结果,合成不透水面的背景地表,并将其作为整个城市区域内的掩模,剩余部分即为不透水面,从而间接获得高分辨率城市不透水面提取结果;S6,在精度验证数据集中进行不透水面间接提取结果的精度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569876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66602.6
申请日:2016-01-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光学遥感卫星影像时变系统误差建模补偿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光学遥感卫星对地相机多个成像时间段的多星敏感器观测数据,解算星敏感器间相对安装参数变化序列,得到安装参数最优估计值;根据多个星敏感器成像时间段的观测数据以及标定得到的安装参数,实现多星敏感器最优信息融合,输出高精度姿态数据;采用严密几何成像模型,实现对地相机精密姿态反演;采用傅立叶级数构建时变系统误差补偿模型,根据多星敏感器信息融合姿态与对地相机精密姿态结果,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实现时变系统误差补偿模型参数最优估计。本发明可以实现星敏感器低频误差、姿态基准不统一误差的在轨补偿,且有效削弱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无控制定位时变系统误差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02062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544790.0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K9/32
Abstract: 一种基于CPU和GPU协同处理的遥感影像正射校正方法,包括将待校正影像和DEM从主机端内存拷贝至GPU全局存储器中;将校正变换模型参数拷贝至常数存储器中;动态调整片上缓存,将更多片上缓存分配给一级cache;设置GPU线程块大小,确定GPU线程块数目;在GPU上进行正射校正;校正完毕后将校正后影像从GPU全局存储器中拷贝回主机端内存。该方法针对海量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基于CPU和GPU协同处理理论,提出了一种可以满足近实时处理需求的快速正射校正方法。该方法在保证算法正确性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光学卫星遥感影像正射校正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