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蠕虫状晶粒的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31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56691.0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蠕虫状晶粒的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碳纳米管和微米尺度的SiC为原料,稀土氧化物为烧结助剂,在氩气气氛条件下,首先通过SiO粉末蒸发的气相与碳纳米管的原位气固反应获得纳米SiC均匀分布的块体,再经过高温液相烧结,可获得具有蠕虫状晶粒多孔SiC陶瓷。SiC晶粒的尺寸遗传了碳纳米管的初始形态,因此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通过对原料配比调配、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改变能够有效控制孔隙尺寸及孔隙率。本发明获得的多孔碳化硅陶瓷可广泛应用于高温过滤器或催化剂载体等领域。

    一种双梯度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381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40250.X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梯度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多孔陶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及粒径均不同的陶瓷颗粒为原料,添加一定量分散剂和烧结助剂配制水系浆料,对浆料依次进行冷冻、冷冻干燥、排胶烧结等工艺,获得一种结构和成分呈双梯度的多孔陶瓷材料。与传统多孔陶瓷制备方法相比,该方法通过配制浆料时对粘度和分散剂含量等条件进行控制,使得浆料在冷冻时,大颗粒的粉末沉降聚集于底部小颗粒的粉末稳定存在于溶液中,得到自下而上的成分梯度。冷冻形成冰晶时,不同粒径的颗粒对冰层的厚度产生不同影响,制备成的材料片层间距不同,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结构梯度。

    一种棒状二硅酸锂晶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648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510256980.6

    申请日:2015-05-19

    Abstract: 一种棒状二硅酸锂晶体的制备方法,先将碳酸锂和二氧化硅粉体湿法球磨、烘干、过筛;将干燥过筛后的原料混合粉与Na2SO4采用氧化锆球湿法球磨混料,干燥过筛;将晶种生粉松装入氧化铝坩埚中烧结,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的晶种取出,在60℃的去离子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经过过滤、5vol.%HF腐蚀1‑3h,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烘干得到Li2Si2O5晶体;本发明得到的棒状二硅酸锂晶体长径比可控、纯度高,可作为增强相和增韧相加入复合材料基体中,具有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特点。

    一种莫来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982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48190.7

    申请日:2016-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06 C08K7/08 C08K7/10 C08L6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莫来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先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3Al2O3·2SiO2型莫来石前驱体粉末,所得粉体在不同压力进行模压成型,获得不同气孔率的坯体。所得坯体进行高温烧结后得到不同气孔率的多孔莫来石陶瓷,其中,莫来石为纤维状,并相互搭接。将预热多孔莫来石陶瓷置于环氧树脂、促进剂和固化剂的混合溶液中保持一定时间,经固化后,得到莫来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可通过控制多孔材料的体积密度来调控复合材料中莫来石纤维的体积分数;另一方面,复合材料中的莫来石纤维为连续相,可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高低温力学性能、热导率、抗高温蠕变能力。

    氮化铝增强的石墨基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23698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82695.3

    申请日:2015-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铝增强的石墨基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是,以片状石墨作基体,氮化铝作为增强相,均匀分布在石墨片层间,形成三维网状氮化铝骨架与定向排列的石墨片层相结合的各向异性结构;工艺上采用片状石墨颗粒、氮化铝粉体及适量烧结助剂,球磨混料、烘干过筛、预压成型后于1500~1700℃进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烧结过程中施加的轴向压力,使石墨片层定向排布,氮化铝粉烧结后形成三维网陶瓷骨架,可显著提高石墨基体的强度,并约束石墨的热膨胀,从而形成致密、均匀的沿片层方向高热导率、垂直片层方向低热膨胀的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将在电子器件的传热、散热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近零膨胀多孔LAS/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199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56935.0

    申请日:2015-05-19

    Abstract: 一种近零膨胀多孔LAS/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粒径匹配的SiC粉体作为近零膨胀LAS/SiC复合材料的调节剂,根据比例计算对材料热膨胀系数进行宏观调控;得到LAS/SiC复合粉体,最后采用微波烧结制备具有近零膨胀特性的多孔LAS/SiC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为:微波烧结是通过电磁场直接对物体内部加热,而且加热是整体性的、均匀的,具有很高的热效率、升温速率快、烧结速率高,坯体在烧结过程中直接跳过致密化过程而成为烧结体,大大缩短了烧结时间,可以大幅度的节能;更重要的是SiC颗粒本身具有高的导热率和优异的微波吸收能力(微波介电特性),与LAS混合均匀保证在烧结过程中坯体热量分布均匀,形成的孔隙孔径尺寸和分布都比较均匀。

    一种闭气孔内含高压气体的高强度多孔玻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4916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15451.4

    申请日:2015-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19/00 C03B19/06

    Abstract: 一种闭气孔内含高压气体的高强度多孔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yrex玻璃粉末置于热等静压炉中并通入惰性气体,进行高温高压烧结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惰性气体固溶在玻璃间隙中的玻璃体;2)将步骤1)得到的惰性气体固溶在玻璃间隙中的玻璃体在800-1000℃,2-30MPa惰性气氛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保温5-60min,冷却至室温,获得闭气孔内含高压气体的多孔玻璃。本发明制备的多孔玻璃具有完美的球形闭气孔,且闭气孔内含有较高压力的惰性气体,气孔率和孔径大小可任意调整。闭气孔内的高压气体可以大幅度提高多孔玻璃的抗压缩强度与抗弯强度,兼具轻质、比刚度高和优良的隔热性能,同时具备优异的材料设计灵活性,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承载与防爆、防震等领域。

    一种通孔结构的纯α-SiC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4251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185393.3

    申请日:2013-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孔结构的纯α-SiC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碳化硅粉与碳化硼粉混合均匀并装入石墨坩埚,放入感应烧结炉中,在坩埚顶部盖上石墨纸或石墨盖,抽真空并充入高于4×104Pa的氩气后加热至2100~2600℃,保温0.5~4h,高温下B4C掺杂的SiC粉料通过升华传送到坩埚顶部,碳化硅在坩埚顶部石墨纸下面通过VLS和螺旋位错机理进行形核长大,在石墨纸盖上得到的通孔结构的纯α相SiC多孔陶瓷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柴油车尾气颗粒捕集器或催化剂载体、尾气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领域。

    一种采用梯度法制备高致密度氧化硅微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7634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66599.9

    申请日:2012-11-16

    Abstract: 一种采用梯度法制备高致密度氧化硅微球的方法,步骤一、将纳米级二氧化硅通过分散剂聚丙烯酸铵分散在蒸馏水中,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至9-11,最后球磨10h制成喷雾造粒的浆料,然后将浆料泵入到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喷雾造粒,制得分散性好的氧化硅微球;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氧化硅微球以10℃—100℃的温度间隔分梯度煅烧到1000℃—1300℃,最终得到粒度分布100nm—50μm以内高致密度的氧化硅微球,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