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4496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1003316.1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B32/907 , C01B32/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碳氢气还原制备碳氧化钛或/和碳化钛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纯二氧化钛或金红石作为初始原料,选用氢气和碳粉分别作为还原剂和碳化剂,碳粉的另一作用是降低氧分压,制备温度只需达到较低的1200~1350℃,在制备碳氧化钛或/和碳化钛的过程中氢气和含钛原料发生气固还原反应,还原效率高,还原速度快,和原料充分混匀的碳粉与氢气还原后产生的水蒸气发生水煤气反应,降低物料层内的氧分压,从而促进钛氧化物还原反应的进行,同时混合均匀的碳粉也极大提高了碳化效率,碳化速率快,实现了在较低温度下还原碳化钛氧化物的目的,节省了能耗成本,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碳氧化钛和碳化钛生产工艺中制备温度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883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259031.8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研究颗粒矿粉在还原过程中粘结现象的装置,在底座上安装有还原反应炉,炉体和炉壳之间形成环状夹层,在底座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炉壳上端设有观察窗;在观察窗上方设有记录炉体反应腔内反应过程的成像系统。在底座导轨上的滑块上设有封闭腔体,封闭腔体内设有接线柱,瓷管一端伸入炉体内反应腔,另一端伸入封闭腔体内;瓷管位于反应腔那端形成载物平台,载物平台上设有电加热元件,在电加热元件上设有用于放置还原矿粉的电加热片;电加热元件通过沿瓷管内部通道布设的导线与接线柱连接。本发明能够模拟铁矿粉还原过程,可以实时在线观察分析铁矿粉在还原过程中表面铁晶须的形成、生长、粘接整个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990786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343323.5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渣类材料快速熔融形成温度均匀液膜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采用铂铑热电偶测温同时作为加热元件,将有效成分为渣类材料的试样加热并熔融形成温度均匀、面积为0.5×1mm2左右液膜,使在线连续探测高温熔融态的高炉渣、炼钢精炼渣、保护渣等冶金渣类材料的微观结构信息成为可能。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快速熔融形成温度均匀液态渣膜的装置,可以通过测微器调整热电偶的位置,使渣样液膜处于球形空腔中心,在热电偶加热、球形空腔内表面的反射及壳体夹层的隔热保温协同作用下,使处于球形空腔球心处熔融态液膜温度均匀,检测射线从入射窗导入,从出射窗投射出去,即可实现对熔融态液膜的扫描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785831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066816.4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22F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定泡沫钛烧结过程宏观大孔体积变化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步骤,步骤1,建立孔壁完全致密的圆柱体泡沫钛模型,给出计算造孔剂含量通过式;步骤2,实际上,步骤1建立的圆柱体泡沫钛模型在烧结后其骨架上还具有微观小孔,给出计算其孔隙率通过式,得到孔隙率与造孔剂含量的差值通式;步骤3给出不通条件下判定准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填补了国内为在判定泡沫钛烧结过程宏观大孔体积变化方面的空白,另外该判定方法操作判定简便,本方法基于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能够方便测定的就是泡沫钛的孔隙率进行判定,能够快速的知道宏观大孔在烧结过程的体积变化,进而可以推断出烧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31883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067542.6
申请日:2013-03-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皮质骨的泡沫钛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的混合:选取钛粉和造孔剂在研体中混匀得到初步混物,钛粉和造孔剂的质量分数比为67.2~72:28~32.8;2)将初步混物单向压制成生压坯,单向压力为150~300MPa,保压时间为1~2min;3)将生压坯置于真空碳管炉内,在1200~1300℃烧结2h造孔剂脱除,最后随炉冷却得到泡沫钛。该方法制备的泡沫钛抗压强度与人体皮质骨的抗压强度非常接近,具有非常长的使用寿命,其杨氏模量与人体皮质骨的杨氏模量相匹配,能有效地避免应力遮挡现象,实现了植入体的长久固定,此外,孔径尺寸介于皮质骨允许的范围内有利于新骨的长入和营养物质的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02828021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357310.X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铁矿微波耦合脱磷方法,该方法借助了微波具有选择性加热的特点,利用磷铁矿中富磷相氧化物和富铁相氧化物的介电性差异,将磷铁矿粉与碳质还原剂粉末混合造球得到的含碳矿料球团置于微波场内,通过微波选择加热磷铁矿中的富铁相氧化物使其进行碳热还原,并在电磁能、化学能、机械能的耦合协同作用下,使富磷相和富铁相的界面上产生应力,促进富磷相沿相界面的解离,实现铁和磷的分离;同时,通过微波加热提供持续的高温,有利于促进铁相和富磷相分别聚集,从而有利于磁选过程中富铁矿粉和含磷矿渣分离,保证了较好的脱磷效果;并且采用微波作为热量供应方式,高效清洁,处理周期较短,易于控制,操作灵活方便,成本也比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14106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72169.X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合成碳化钛增强钛基多孔材料制备方法,其采用粉末冶金造孔剂技术,使用尿素、碳粉和钛粉通过配料混合、压制成型和烧结处理步骤来制备多孔钛基复合材料,使用尿素作为造孔剂,采用无水乙醇作为粘结剂,使得所得钛基多孔材料成分容易控制,同时也有原料成本低廉的优点,并且采用两段式烧结过程,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制备成本,增加效益;此外,本发明方法还通过原位合成碳化钛增强钛基多孔材料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多孔钛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综合力学性能优的多孔钛基复合材料,使其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延长了多孔钛基复合材料的耐用时间,为污水净化,生物植入材料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6205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45164.3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缓冲吸能材料的泡沫镁制备方法,其采用粉末冶金造孔剂技术,使用尿素和镁粉通过配料混合、压制成型和烧结处理步骤来制备泡沫镁,使用尿素作为造孔剂,采用无水乙醇作为粘结剂,使得材料孔隙结构更加均匀,对所得买泡沫镁材料的性能加以改善,尿素和无水乙醇经高温脱除后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同时也有原料成本低廉的优点,并且采用两段式烧结过程,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制备成本,增加效益;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泡沫镁具有较低屈服应力和较宽的应力平台,满足了良好的缓冲吸能材料的要求,能够很好的应用于车辆减振器等作为缓冲吸能材料,为制备作为高性能缓冲器的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908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368564.1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泡沫钛致密度的方法,采用传统粉末冶金混合元素法制备泡沫钛过程中,添加稀土Er2O3粉,其添加量≦0.75wt%。经过原料的混合、压制成型和造孔剂的脱除和真空烧结,最后得到致密度较高的泡沫钛。本发明通过添加适量的稀土Er2O3,通过在烧结过程产生液相来提高材料的致密度,有效减少微观小孔的数量来提高泡沫钛的致密度,进一步改善泡沫钛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解决本领域长期未解决的技术难题。本发明工艺简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1117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3619.2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B33/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硅矿石碳热氯化制备SiCl4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密封系统、氩/氯气储存及流量控制系统、控温系统、冷却系统、收集系统和尾气吸收系统;密封系统将反应装置完全密封防止反应气体泄漏,球团放置在反应装置中,氩/氯气储存及流量控制系统先向反应装置通入氩气排出其中空气,当反应装置中的反应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再改通氯气,氯气与球团充分反应,未反应的氯气和反应生成气态的SiCl4一起进入冷却系统,气态SiCl4被冷却成液态由收集系统收集,氯气被尾气吸收系统收集。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使用该装置和方法制备的SiCl4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纯度,且该方法对反应温度要求不是很高,工艺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