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18236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132548.3
申请日:2010-03-22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碳钢车轮制造方法,在锻压轧制工序之后、等温工序之前,设置预热处理工序,其工艺方法是将经过高温锻压轧制后的高碳钢车轮工件空冷至600℃~650℃,接着对高碳钢车轮工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30℃~750℃,加热时间为30min~40min,使车轮轮辋发生部分奥氏体转变,随后将高碳钢车轮工件炉冷至600℃~630℃,进行等温工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氢含量,抑制氢致裂纹的产生,在保证高碳钢车轮工件的强度、硬度基本不变,显微组织仍为铁素体—珠光体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高碳钢车轮轮辋的冲击韧性,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235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10132498.9
申请日:2010-03-22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机车用粗制轮箍制造方法,在锻压轧制工序与等温工序之间,设置短时整体浸水冷却工序,其工艺内容是:将经过高温锻压轧制后的轮箍直接整体放入水温在20℃~40℃水槽内进行冷却处理,冷却时间50s~80s,将冷却处理结束后的轮箍表面温度控制在A1~300℃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加快轮箍冷却降温,保证了轮箍能够在氢扩散系数最大的温度区间进行后续的常规等温工序,延长了有效等温去氢时间,有效降低了轮箍中的氢含量,抑制了氢致裂纹的产生,未对最终处理后的轮箍工件的组织状态和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240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132560.4
申请日:2010-03-22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9/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碳硅锰低合金钢铁路车轮的热处理方法,按照工艺顺序,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包括轧后的890℃~910℃的高温正火工序、740℃~760℃+890℃~910℃两段式淬火加热工序、510℃±10℃的回火后水冷工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旨在细化并均匀化原始组织,改善铁路车轮韧性;采用两段式淬火加热方式,以高的炉气温度提高两相区加热速度,以较短的加热时间限制奥氏体化时间;采用回火后快速水冷的方法,可以消除回火脆性,同时回火后水冷也能改变应力分布,提高疲劳性能。具有较好的强韧性配比。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240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32560.4
申请日:2010-03-22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碳硅锰低合金钢铁路车轮的热处理方法,按照工艺顺序,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包括轧后的890℃~910℃的高温正火工序、740℃~760℃+890℃~910℃两段式淬火加热工序、510℃±10℃的回火后水冷工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旨在细化并均匀化原始组织,改善铁路车轮韧性;采用两段式淬火加热方式,以高的炉气温度提高两相区加热速度,以较短的加热时间限制奥氏体化时间;采用回火后快速水冷的方法,可以消除回火脆性,同时回火后水冷也能改变应力分布,提高疲劳性能。具有较好的强韧性配比。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239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32497.4
申请日:2010-03-22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车轮热处理加热炉,其中的感应加热装置的结构是在所述铁路车轮的踏面外围,设感应加热线圈,在所述的铁路车轮的轮辋的内侧面及轮辋的内侧面至辐板过渡区域的相应位置,设感应加热补偿线圈。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热处理加热炉的热处理工艺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轮辋高强度高韧性、辐板低强度高韧性的工艺目标。两相区加热速度特快、奥氏体温区停留时间特短,利于晶粒均匀细化,提高轮辋韧性。能够实现车轮轮辋部位的快速加热,在使轮辋部位完全奥氏体化的同时,辐板部位温度保持在Ac3以下。本发明具有启动快、加热速度快、温度容易控制、加热效率高、工艺重复性好、工件表面质量好、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236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32548.3
申请日:2010-03-22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碳钢车轮制造方法,在锻压轧制工序之后、等温工序之前,设置预热处理工序,其工艺方法是将经过高温锻压轧制后的高碳钢车轮工件空冷至600℃~650℃,接着对高碳钢车轮工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30℃~750℃,加热时间为30min~40min,使车轮轮辋发生部分奥氏体转变,随后将高碳钢车轮工件炉冷至600℃~630℃,进行等温工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氢含量,抑制氢致裂纹的产生,在保证高碳钢车轮工件的强度、硬度基本不变,显微组织仍为铁素体—珠光体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高碳钢车轮轮辋的冲击韧性,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904117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510118305.3
申请日:2005-10-26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18
Abstract: 一种轻型高速列车车轮用中碳低合金钢,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合金元素,0.40-0.50%C 0.20-0.70%Si 0.50-0.80%Mn 0.20-0.30%Cr0.015-0.035%Als S≤0.02% P≤0.02%,其余为Fe及杂质元素。本发明降低钢中碳含量,提高Si含量,同时加入微量Al及Cr。与背景技术相比,车轮的强度、韧性匹配良好,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抗裂纹扩展能力、抗热机械损伤能力,合金元素少而价廉,加入量容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12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85409.8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淬火余热回火的车轮生产方法、一种车轮,包括以下步骤,S1:车轮加热;S2:将步骤S1所得车轮,采用踏面连续喷水的方式进行淬火冷却;S3:淬火结束后,将车轮放置在冷床上,车轮轮辋利用车轮淬火余热进行自回火;S4:再将车轮进行回火处理。本发明利用车轮远淬火面轮辋、辐板余热对车轮近踏面轮辋进行高温回火处理,用于改善车轮轮辋组织、性能及残余应力,大大缩短了后续回火热处理工序,在充分利用前序工序热量的同时,大大节约了后序工序能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改善车轮轮辋组织、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同时缩短了热处理时间、节省了能耗,而且工艺简单易行,便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17246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13701.4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断裂韧性的中高碳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控制钢中钙含量,可以有效的减少钢材中的D类夹杂物,利用孔洞止裂原理,保证MnS和MnS包裹硬相夹杂物比例的同时,提高MnS和MnS包裹硬相夹杂物的绝对数量,使基体单位面积上MnS和MnS包裹氧化物夹杂数量合适,且控制软相夹杂物的尺寸和形状提高了止裂效果,进而提高了钢材的断裂韧性和疲劳性能,使钢材的断裂韧性KQ值提高1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021301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613553.6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碳钢车轮的热处理方法,在锻压轧制工序、等温工序之后,将车轮工件加热至830-850℃进行空冷正火处理;在随后的淬火加热时对辐板覆盖耐火材料进行保护,首先加热至710-740℃,保温90min,进行两相区退火,使碳化物发生部分球化,获得少量粒状珠光体组织,随后将车轮放入炉温为910-930℃保温炉内,保温40min后,进行淬火,最后在500±10℃回火处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显著提高车轮辐板冲击韧性,有效降低车轮辐板强度,同时在确保高碳钢车轮轮辋强度、硬度不变的前提下明显提高冲击韧性及断裂韧性,以有效提高高碳钢车轮整体性能,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