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642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096323.5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铁路北斗/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的控制测量方法,沿着中线建立BDS/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站点与国家平面B级点及国家二等以上高等级水准点进行联测,获取平面坐标和正常高;与IGS站及邻近的国家连续运行参考站网联合解算,动态更新三维地心坐标;全线完成高程控制网水准测量工作;施工单位利用参考站网络进行铁路用地红线测量、营地建设、施工道路放样、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放样一系列的工作;施工及运营期间,在局部区域加密控制点。本方法不受传统的铁路控制网三网合一、逐级控制的限制,直接在带状BDS/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下进行局部加密控制点,精度更高、时效性更强、控制点网形更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21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29930.6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管理系统的搭建方法,利用GIS空间数据库、BIM模型数据库和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数据库,建立三库一体化的铁路施工组织设计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统一空间参考基础,将设计和施工坐标系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搭建三维GIS应用内核,支持GIS分析服务;搭建BIM应用内核,支持BIM数据分析处理服务;设计系统二次开发应用程序接口,利用微服务的架构方法集成各子服务,形成基于三维GIS+BIM的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管理系统。本发明建立了通用的三维GIS+BIM应用系统,实现了对铁路施工组织设计信息的数字化管理,解决了不同GIS系统之间数据共享问题,实现了不同服务的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95011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580065.3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B61L23/04 , B61K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自动化模拟调整方法,方法包括:确定轨道模拟调整基准线;根据模拟调整基准线和偏差波形图,搜索所有的波峰或波谷区间;建立约束条件,对无砟轨道进行自动化模拟调整。上述方法解决了既有无砟轨道模拟调整方法易受技术人员水平和主观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自动化程度低(常需人工手动逐扣件反复多次调整)、方案质量参差不齐、调整量大、扣件更换率高等问题,为轨道高平顺性状态的建立与长期保持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92394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587264.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GNSS辅助惯性测量的轨道几何状态快速测量系统,包括搭载平台和其上设置的测量单元;所述搭载平台为轨道车;所述测量单元包括控制终端、数据采集模块、GNSS接收机和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向传感器发送测量指令,接收、存储及时间同步传感器数据,并向控制终端实时发送采集数据;GNSS接收机根据测量指令,接收GNSS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定位信息传输给数据采集模块,进而发送给控制终端。本发明解决了既有轨道测量设备在诸多方面存在的缺陷或不足,实现了轨道几何状态的高效精准测量,满足当前我国轨道交通对轨道精准安装和高平顺性保持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868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21259.8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移动测量系统自动化提取铁轨断面的方法,通过采集外业数据、解算融合点云数据、工程导入加载显示、构建参考多段线、分割参考多段线、参考多段线里程编辑、路基和桥梁段断面测量、隧道段断面测量及成果自动输出的步骤,实现根据高精度三维激光点云测量出铁路断面数据,解决高铁铁路施工过程中,使用高精度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这种新技术在工程断面测量过程中的自动化和测量成果快速输出的关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6317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21592.7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自下而上包括底舱、活动舱和活动舱盖;底舱和活动舱均为筒形结构,活动舱自上而下外套于底舱;底舱侧壁对称设置有竖直的槽孔,活动舱侧壁下部对应设置有圆孔,槽孔与圆孔对应并对插水平的轴,轴安装于其下方底舱内设置的竖直方向的升降组件上;底舱内顶部设置有水平的设备固定支撑板;活动舱盖通过电机翻动组件安装于活动舱的顶缘。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在野外无人看守的环境中,需要远程控制并保护监测系统的装置,实现了野外检测系统的全自动化测量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报警装置保证系统的可靠和安全,通过改善传动系统的工作环境,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工作的可靠性,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和安全可靠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06809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375649.8
申请日:2011-11-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运营维护阶段结构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建设期间的结构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可预测线下工程沉降量,但在运营期间的结构变形监测运用中存在适用性问题。本发明按两级布设基准点、变形监测点和特征断面点;进行严密约束平差计算出基准点、各变形监测点和特征断面点的高程;对于变形监测点发生破坏或丢失情况对其高差实测值进行断高修复,消除断高导致的高差值突变误差;计算相邻变形监测点之间的实测高差,直接采用实测高差对相邻变形监测点进行差异变形分析,计算线路本期附加坡度、累积附加坡度、坡度差和累计坡度差。本发明减少了外业观测工作量,精确直观的反映差异变形量,为铁路安全运营提出综合性的意见。
-
公开(公告)号:CN101864709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33768.8
申请日:2010-03-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解决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上CPIII点位移动问题的方法。由于CPIII点均布设在轨道两侧防撞墙上,防撞墙会随桥梁一起发生变形,因此带动CPIII点点位移动,采用自由设站交汇法进行轨道精调时设站误差精度达厘米级,远大于2mm的限差要求,测量精度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致使无法采用其成果进行轨道精调作业。本发明一种解决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上CPIII点位移动问题的方法,是指通过确定连续梁上大梁缝的长度变化量来确定CPIII点的平面坐标变化量。本发明利用前后测量时大梁缝的伸缩量以及该段位的方位角来修正CPIII点位坐标以保证CPIII控制点精度,适用于任何跨度的桥梁。
-
公开(公告)号:CN209041887U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21569678.1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自下而上包括底舱、活动舱和活动舱盖;底舱和活动舱均为筒形结构,活动舱自上而下外套于底舱;底舱侧壁对称设置有竖直的槽孔,活动舱侧壁下部对应设置有圆孔,槽孔与圆孔对应并对插水平的轴,轴安装于其下方底舱内设置的竖直方向的升降组件上;底舱内顶部设置有水平的设备固定支撑板;活动舱盖通过电机翻动组件安装于活动舱的顶缘。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在野外无人看守的环境中,需要远程控制并保护监测系统的装置,实现了野外检测系统的全自动化测量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报警装置保证系统的可靠和安全,通过改善传动系统的工作环境,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工作的可靠性,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和安全可靠的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336740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2049791.3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K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测量仪行走轮转动角度测量结构,包括行走轮、失电制动器和光电编码器,行走轮安装于行走轮轮轴上,失电制动器安装于制动轴上,光电编码器安装于编码器轴上,行走轮轮轴、制动轴和编码器轴互相平行;行走轮轮轴上设置有与行走轮同步的行走轮齿轮,制动轴上设置有与失电制动器同步的制动齿轮,编码器轴上设置有与光电编码器同步的编码器齿轮,制动齿轮位于行走轮齿轮和编码器齿轮之间并分别与二者啮合。本实用新型将行走轮和编码器分开设置,并通过制动装置和一组耦合齿轮进行相互连接,实现同步转动,可有效避免行走轮的空转或停转,显著提高轨道测量仪的里程测量和重复定位的精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