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4841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95570.8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朱晓翠 , 李春光 , 张新戈 , 呼烨 , 孙姝玥 , 王继利 , 陈传海 , 孙慧超 , 徐明旭 , 霍永超 , 王晓晖 , 常奇志 , 杜雪娇 , 田海龙 , 李洋 , 贾玉辉 , 陈玮峥
IPC: G09B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台,由实验台支撑部分、导向部分、测量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实验台支撑部分包括实验台底座和实验台垫块,实验台垫块位于与实验台底座上,实验台垫块通过螺钉与实验台底座连接;所述的导向部分是由X向导向装置和Z向导向装置构成。通过测试片在刀具上的摆放位置或第二轴测试面与切削刃贴合位置,带动第二轴旋转,第二轴带动第二齿形带轮旋转,第二齿形带轮带动齿形带旋转,齿形带再带动第一齿形带轮轮旋转,第一齿形带轮轮带动角度传感器轴旋转,从角度传感器输出模拟量,实现角度的测量。角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量通过模数转化模块转化成数字量,最终角度值输入给LED显示器。测量者直接读取即可,无需估读或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631301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927285.2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肢辅助搬运装置,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适用场合局限性及搬运效率低的问题,其包括可伸缩杆、装置骨架、支撑臂、可折叠载物架、轮子、1号弹簧拉环、2号弹簧拉环;支撑臂包括1号支撑臂与2号支撑臂。可伸缩杆通过其中的左端杆与右端杆插入装置骨架中的1号铝合金管与2号铝合金管的上端,装置骨架底端安装在可折叠载物架中1号连接块与2号连接块的顶端;轮子安装在可折叠载物架中1号连接块与2号连接块下侧为固定连接,1号弹簧拉环与2号弹簧拉环依次安装在1号连接块与2号连接块上的小孔中;1号支撑臂与2号支撑臂分别通过其中的1号L型转动支撑杆与2号L型转动支撑杆套装在1号铝合金管与2号铝合金管上为转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486500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70702.6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液压加载的重型机床尾座试验装置,为克服重型机床尾座可靠性试验装置少且未能模拟实际工况与效率低下的问题。该装置包括试验装置驱动部分、试验装置液压加载部分及试验装置故障检测部分;试验装置驱动部分通过其中的地平铁(2)安装在地基上,试验装置液压加载部分通过其中的一号尾座液压加载立柱(20)与二号尾座液压加载立柱(12)安装在地平铁(2)的一侧;试验装置故障检测部分中的一号尾座转速传感器(21)、一号尾座红外线温度传感器(22)、二号尾座转速传感器(10)与二号尾座红外线温度传感器(11)装在尾座上,一号尾座红外线温度传感器(22)、二号尾座红外线温度传感器(11)正对尾座顶尖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24168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25526.0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重型机床尾座可靠性试验台属于机械测试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机床尾座故障数据难以检测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重型机床尾座可靠性试验台包括地平铁、尾座转动部分和加载部分;尾座转动部分包括中心轴和固定在地平铁上的机床尾座、一号减速器和一号电机,一号电机输出端与一号减速器输入端连接,中心轴通过花键与一号减速器输出端连接,中心轴两端通过设置在两侧的机床尾座夹紧;加载部分包括动态力加载支撑移动工作台、动力伺服加载工作台和动态伺服加载头;动态伺服加载头固定在动态伺服工作台上;通过动态力加载支撑移动工作台实现动力伺服加载头的移动,两个加载部分固定在地平铁上,两个加载部分的动态伺服加载头分别作用在中心轴的两端。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7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2214.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17 , G06T17/20 , G06F18/15 , G06F18/2131 , G06F18/214 , G06F18/2433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 G06N3/092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轴承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有限元仿真和数据增强的轴承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正常和故障轴承组的几何模型,并计算轴承的理论特征频率;对正常和故障轴承组进行有限元动力学仿真;提取正常和故障轴承组的仿真振动信号;将正常和故障轴承组的信号特征频率与理论计算频率进行对比;将仿真信号归一化后映射为二维灰度图,并细化灰度图中的纹理特征;建立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对灰度图样本进行扩充;建立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筛选高质量的灰度图合成样本;建立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对合成样本的直接故障诊断。本发明解决了轴承故障样本少和样本不平衡时诊断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6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44051.X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06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机床结合装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观接触下结合面静摩擦系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结合部表面特征参数;基于分形理论和弹性理论,构建基体额外变形和微凸体法向变形方程,通过微观受力分析,建立单微凸体的变形几何参数;考虑微凸体的三个变形阶段,得到结合面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采用修正的岛屿分布函数对不同变形阶段的结合面真实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进行积分,得到结合面的真实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考虑静摩擦系数受接触表面特征的影响,建立结合部表面静摩擦系数模型。本发明从微观接触角度建立了表面静摩擦系数模型,同时考虑了微凸体与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材料的弹性、弹塑性和完全塑性变形三个阶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387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62074.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焊机散热冷却器,涉及焊机散热技术领域,包括焊机箱,还包括:设置于焊机箱底部的安装腿,所述焊机箱一侧设置安装壳;设置于安装壳上的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贯穿设置于安装壳上的感应筒,感应筒设置有多个,所述感应筒顶壁滑动贯穿设置活塞柱,活塞柱一端固定连接密封块,密封块滑动设置于感应筒内,所述活塞柱顶部固定连接安装头,所述感应筒两侧的安装壳上固定连接传气管,所述限位筒内壁设置限位组件,所述安装壳内的感应筒两侧分别设置冷却头和散热头,所述散热头内设置温感组件,所述焊机箱底部设置冷却组件,冷却组件与传气管之间设置伸缩管,阀门组件根据安装壳内的焊接温度,在精准散热的同时提高焊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75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110423051.5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切割加工可靠性测试平台,克服了机床可靠性过低、出现预期之外的故障影响生产与很难进行故障分析的问题,该测试平台包括线切割工作台、走丝装置、工件固定进给装置、冷却装置与电源数据采集装置;线切割工作台包括4个安装底座立柱(1)与安装底座(2);安装底座(2)放置在安装底座立柱(1)的顶端;走丝装置安装在安装底座(2)的左端,工件固定进给装置安装在安装底座(2)的中部,冷却装置通过冷却液导管(17)与冷却液储存箱(32)安装在安装底座(2)后侧的中间处与安装底座(2)底面的中心处,冷却液储存箱(32)与安装底座(2)的冷却液回流孔连通;电源数据采集装置安装在安装底座(2)的右上角处。
-
公开(公告)号:CN118503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46368.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8/10 , G06F9/445 , G06N20/00 , G06F18/241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数控机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基于边云协同的数控机床多源异构数据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采用边云协同架构,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源、边缘数据轻量化处理节点和云数据增强处理节点。数据采集源负责构建多源数据采集的硬件系统;边缘数据轻量化处理节点匹配数控机床多源异构数据的通信协议与采集数控机床多源异构数据,对加工过程数据、机床状态数据、部件音频数据和工件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云数据增强处理节点评估数据分析模型的性能状态并根据性能状态做出数据集增量判断,动态更新数据分析模型。本发明通过边缘数据轻量化处理节点与云数据增强处理节点的协同配合,实现机床状态的高效率、高精度和智能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6239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10510178.6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数控机床领域,提供了一种直线导轨副钳制器性能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安装钳制器的工作台机构;设有轴向加载检测组件的轴向加载机构;设有纵向加载检测组件的纵向加载机构;性能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钳制器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装置可以通过模拟机床实际加工工况,采集信号,对钳制器的性能进行检测,对钳制器受载下的可靠性和精度进行分析,并对钳制器的失效做出一定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