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航发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067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451224.9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承故障诊断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航发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航发轴承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振动信号;(2)遍历预处理后的训练数据,并将训练数据两两输入孪生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孪生神经网络模型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子网络,且两个子网络之间权重共享;单独的子网络由并行的两部分结构组成,第一部分依次包括一个卷积层、一个最大池化层、两个二层残差学习单元以及一个全局平均池化层;第二部分由两个长短期记忆模块构成;(3)将预处理后的待诊断的轴承数据与轴承各类运行状态的代表样本输入孪生神经网络模型,以进行故障类型识别。本发明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一种利用直流等离子体制备氮化硼纳米管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67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66008.3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直流等离子体制备氮化硼纳米管的装置及方法,所述制备装置包括输气模块、送粉模块、等离子炬模块及水冷模块,所述等离子炬模块包括等离子炬喷头和套接在所述等离子炬喷头出口的冷却腔体,所述输气模块和送粉模块与所述等离子炬喷头的入口连接,所述等离子炬喷头中的等离子炬用于将所述输气模块输入的气体离子化并喷出,所述水冷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等离子炬喷头和冷却腔体的冷却。本发明利用直流等离子体和硼原料在流动中混合反应,实现了氮化硼纳米管的长时间连续高效生产,其原料反应完全,尾气易处理且对环境无污染,利于大面积推广生产。

    一种基于渐进演化拓扑更新算法的柔性驱动机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92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0935939.2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优化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渐进演化拓扑更新算法的柔性驱动机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权重因子及阻尼系数;(2)计算得到输出端位移及结构的综合柔顺度;(3)根据设计目标函数计算每个离散单元的灵敏度指数;(4)将得到的离散单元的灵敏度值按照大小进行排序,进而对待优化结构的材料进行增删和更新;(5)重复步骤(2)至步骤(4)直至待优化结构的许用材料用量分数达到预定值,且满足收敛准则,由此完成柔性驱动机构的优化设计。本发明采用离散变量,物理意义明确,且具有稳定高效性和灵活性。同时,刚度性能引入可增强机构刚度且有效抑制铰链的形成、防止应力集中引起的失效,增强可制造性。

    一种样片稳定限位与精确控温的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6551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646279.5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领域,公开了一种样片稳定限位与精确控温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样片控温反应腔、样片拿取总成和样片限位总成,样片拿取总成包括样片预紧弹簧;样片限位总成包括预紧阶梯导套;当按压预紧阶梯导套时,能够推动预紧压块向下运动、压紧样片,并维持压紧样片的状态;当按压解锁钩环,能够使解锁钩环从预紧阶梯导套的中部阶梯处移出,进而带动预紧压块远离样片,密封片在样片预紧弹簧的作用下将样片翘起,从而便于样片的拿取。本发明通过对各组件的细节结构及其设置方式等进行改进,能够确保样片与样片控温反应腔紧密贴合,实现精准温度下与试剂充分反应,完成免疫组化实验,在反应完成后可轻松取下样片。

    一种基于车削加工将几何误差可视化的表面形貌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1753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1484847.3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精密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车削加工将几何误差可视化的表面形貌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特征曲面的数学模型;(b)结合加工条件,分析在无几何误差下特征曲面经仿真实验得到的表面形貌,得到理想情况下特征曲面的三维表面形貌模型;(c)在一个或几个运动轴存在几何误差的情况下,分析在预先设定的几何误差值下特征曲面经仿真实验得到的表面形貌,得到可视化结果,进行比较后即可得到运动轴的几何误差对于工件形貌的影响结果。本发明通过对仿真方法整体处理流程设计等进行改进,能够清晰地表征车削加工过程中几何误差与工件三维表面形貌的关系,便于后续基于几何误差可视化的工艺参数优化。

    一种点阵结构优化设计的基于水平集的变密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4297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11001817.7

    申请日:2021-08-30

    Inventor: 夏奇 杨康 史铁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阵结构优化设计的基于水平集的变密度方法,属于结构优化设计相关技术领域,该方法在结构设计域内设置设计点,在设计点处定义两个权重系数作为设计变量,结合权重系数和径向基函数得到两个水平集函数,利用余弦函数、可微的max函数和近似Heaviside函数对水平集函数进行变换和组合得到单元密度;利用单元密度计算单元杨氏模量,利用单元杨氏模量建立刚度矩阵;以柔度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梯度约束为约束条件,定义点阵结构优化设计问题;计算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基于灵敏度更新设计变量,直至满足优化终止条件,得到最优的点阵结构。本发明能够得到晶胞连续性好的点阵结构。

    车队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93561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1184043.6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队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从多协作任务中确定的第一车辆主体为中心构建信息素的扩散区域,并利用第一车辆主体基于神经自分泌机制向外产生的第一信息素集感知与其相遇的第二车辆主体的第二信息素集,从中选择满足邻近条件和两者信息素的亲和度满足调控条件的第二车辆主体进行调控,并且在调控时,根据第一车辆主体和第二车辆主体的移动参数进行队形的编排,基于编排的队形控制第一车辆主体和第二车辆主体向目标位移动。实现了在调控车队时充分利用车辆主体能力选择满足调控条件的车辆,实现了多协作任务中多车辆主体之间的编队和调控,从而使得各车辆主体的运输能力得到充分安排,提高了运输效率及调控的精准度。

    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城市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79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39656.X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自主导航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城市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LeGO‑LOAM技术建立特征点云地图,保存历史关键帧特征点云,计算历史关键帧位姿,并提取历史关键帧SCD特征;定位过程中,选择与当前帧SCD的特征最接近的多个历史关键帧作为候选历史关键帧,选取距离最小的候选历史关键的位姿作为当前帧的初始位姿估计。以初始位姿估计为初始值,对当前帧的特征点云和对应历史关键帧的邻域点云进行ICP配准,获得当前帧的精确位姿。本申请通过把定位过程中的实时点云特征和建图过程中的历史点云特征进行特征关联,实现轨道交通巡检任务的高精度定位。

    基于向量场的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9559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1206379.0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向量场的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设备,属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结构设计域内设置系列离散设计点并定义设计点的权重系数,将设计域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定义每个单元中心点处的向量;根据设计点坐标和单元中心点坐标计算线性无关向量场,结合设计点权重系数计算单元中心点向量和单元中心点纤维角度;定义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问题中的设计变量、设计目标和设计约束;进行有限元分析,建立各单元刚度矩阵和整体刚度矩阵,求解位移场;计算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更新设计变量,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满足优化终止条件。本发明可保证纤维角度的空间连续性,减少设计变量,提高优化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