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8727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31932.4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9K8/512 , C08F251/00 ,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22/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12 , C08F4/40 , C08F251/00 , C08F22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高温高盐微细凝胶颗粒调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细凝胶颗粒的制备方法是先通过向反应釜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改性淀粉、单体A、单体B、交联剂、引发剂和促进剂,待这6种组分的聚合反应完成形成整体水基凝胶后再经烘干、粉碎、造粒、筛分等工艺过程而制得。本发明提供的应用方法:将本发明中所制得的一定量的微细凝胶颗粒加入到Bingham流体中,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凝胶颗粒均能稳定悬浮而不会发生沉降,利用泵压再将整个流体注入地层。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抗高温高盐微细凝胶颗粒及其应用方法能极大的提高凝胶颗粒的施工成功率且能取得很好的深部调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122753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310001001.3
申请日:2013-0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013 , E2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台风钻井隔水管近海面脱离及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脱离器和下脱离器,上脱离器和下脱离器通过定位锥面配合;所述下脱离器的外侧沿周向每间隔180°设置有一个导向绳孔;所述上脱离器外侧沿周向设置有一圈凸块;所述上脱离器沿周向每间隔60°设置有一个径向通孔,所述通孔与卡块配合,所述卡块由液压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分为两部分,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内侧设置有周向凹槽,所述周向凹槽与所述上脱离器外侧凸块配合,实现液压驱动装置与上脱离器的连接;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外侧沿周向每间隔180°设置有一个导向绳孔,所述液压驱动装置下部沿周向每间隔60°设置有一个液压缸,每个液压缸设置有两根液压控制管线。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承载能力强,作业效率高,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海上防台风钻井隔水管的连接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981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67571.5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氢气储存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电场强化地下储氢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当前地下储氢工程中常规的注采方式存在的注采效率低及储氢容量小的问题。包括注采井、第一电极柱模块和第二电极柱模块;注采井用于氢气的注入和采出,第一电极柱模块表示电场的一种电极,第二电极柱模块表示电场的另一种相对的电极;第一电极柱模块和第二电极柱模块分别带有等量异号电荷,位于距注采井相同距离的两侧,在储层中形成了非均匀电场。本发明通过施加额外电场,使氢气分子发生极化,产生诱导偶极,进而在电场作用下,提高氢气流动速度,增加储氢容量,有利于提高氢气注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3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0695.8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7 , G16C20/20 , G16C20/70 , G06F18/241 , G06N3/0464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相识别模型的高效三相闪蒸计算方法,属于油气藏相态计算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初始化组分数据;基于CNN构建相识别模型;基于相识别模型进行相平衡常数调整;进行相稳定性测试,若测试结果为单相平衡,则输出结果,反之,进行两相闪蒸计算;通过CNN相识别模型,判断两相闪蒸计算结果中是否存在富集相,若存在富集相,则采用Wilson方程作为相平衡常数初始值进行后续计算,反之,采用针对富集相的初始方法作为相平衡常数初始值进行后续计算;再次进行相稳定性测试,若测试结果为两相平衡,则输出结果,反之,进行三相闪蒸计算并输出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不同目标相的针对性相稳定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04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21254.7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16C20/1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CO2地质封存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咸水层注CO2致盐沉淀的孔隙尺度多场耦合模型构建方法,在孔隙尺度对流速、温度、浓度等相关变量在域内的实时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可实现对CO2注入期间盐沉淀微观机理的准确研究,其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二维单孔隙几何模型,所述二维单孔隙几何模型包括平行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以及连接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的孔隙壁;S2、分别建立CO2材料、盐水材料,添加物理场,设置所述二维单孔隙几何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对所述二维单孔隙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S3、根据所述二维单孔隙几何模型、CO2材料、盐水材料和物理场进行参数的计算,根据得到的计算结果获得微观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76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159389.9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7 , G06N3/042 , G06N3/08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图神经网络的井间动态连通性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油藏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当前时刻目标多层系井网的生产数据和生产井产液量预测模型预测下一时刻目标多层系井网中各个生产井的产液量;其中生产井产液量预测模型的确定过程为:确定目标多层系井网的样本生产数据、样本几何数据和样本地层数据;构建嵌入式图神经网络模型;该嵌入式图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图神经网络模型是基于样本几何数据构建的;基于样本生产数据、样本地层数据和嵌入式图神经网络模型确定生产井产液量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够准确预测多层系井网中流体的流动能力,进而准确评估多层系井网的井间动态连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9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159309.X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42 , G06N3/044 , G06N3/08 , G06T17/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异构图神经网络的多层系注水量劈分方法及系统,涉及油气藏渗流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井网的三维几何数据、历史生产数据和地层数据;基于所述目标井网的历史生产数据和地层数据,构建训练异构图神经网络的样本数据库;基于所述目标井网的三维几何数据和所述样本数据库,训练建立异构图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所述异构图神经网络模型和当前阶段注水井注水量,预测当前阶段注水井注水量对应的所述目标井网中各个注水井各个射孔处的注水量劈分量,以及所述目标井网中各个生产井的产液量。本发明能够清楚表征地下真实情况,提高注水井注水量的劈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9224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092817.0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分形几何维数的缝洞型介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缝洞型多孔介质样品的缝洞型介质模型;基于分形理论,根据所述缝洞型介质模型,计算缝洞型多孔介质样品的流动参数;所述流动参数包括缝洞型多孔介质样品的横截面积、长度和总流量;将所述流动参数带入缝洞型多孔介质样品的流量方程,计算缝洞型多孔介质样品的渗透率。本发明首先构建缝洞型介质模型,然后将根据缝洞型油藏的分形结构的性质,基于分形理论,并对缝洞型介质模型进行不同程度加载,计算不同应力下的流动参数,进而可以确定不同应力下的渗透率。本发明实现了在考虑缝洞型介质流动特征以及分形特征条件下,准确预测缝洞型介质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7735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34585.6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漂浮式海洋光伏结构的清洁及破冰防护一体化机器人,包括底架、行走装置、第一箱体、转向机构、驱动装置、破冰机构、清洁机构和电控单元,第一箱体设在底架上方,行走装置包括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第一箱体的前侧设有第二箱体,驱动装置通过安装架设在第二箱体内,破冰机构或清洁机构可分别安装在驱动装置的执行端,驱动装置的执行端带动破冰机构上下往复运动,或调节清洁机构的高度并对太阳能板表面清理,第二箱体通过升降调节机构与第一箱体活动相连。本发明能够实现在冰面或光伏板上行走,对海洋光伏结构外围破冰,破冰效率高,降低成本,同时,替代人工对太阳能板表面进行清理,降低设备投入,清洁效率高,安全性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559643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1265888.2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7/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多级气侵监测装置及油气钻井气侵识别方法,属于钻井井下气侵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弧形主体,弧形主体为弧形板,弧形主体外侧对称设有声波发射器和声波接收器,弧形主体置于钻井套管外侧,声波接收器通过电缆连接至地面设备,安装于石油钻井套管外壁,本发明中的声波发射装置可实现声波穿透套管壁、井筒流体形成的综合介质,在另外一端接收到声信号,通过对声信号的变化分析实现实时识别井筒中侵入气体的含量,即是截面含气率。相较于传统的气侵监测方式,本发明具有更加快速的特点,能够大大提升气侵监测的效率,大幅度减低井喷等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