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不规则凸台的液压千斤顶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1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27689.8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规则凸台的液压千斤顶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垫板底座、中间垫板和上层托架,中间垫板的数量由液压千斤顶基座高度、顶升行程范围、以及不规则凸台平面至待顶升物的距离确定;垫板底座和中间垫板的顶部中间均设置有顶槽,且顶槽的槽底均设置有贯通至下端面的通孔,且通孔内边缘小于顶槽底部内边缘,垫板底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可沿垫板底座径向伸缩活动的调整顶针,针对不规则凸台上的凸起部,通过调整顶针的调节和中间垫板的数量计算能够实现径向和高度调整,并且通过磁性板使本装置还可在斜面上稳固使用,避免由于千斤顶基座滑动或倾斜导致的风险,从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一种应用于大型桅杆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15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27714.2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型桅杆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包括上液压框、下液压框和液压控制装置,上下液压框通过连接杆可拆卸连接,上下液压框分别设有液压伸缩圆杆和液压伸缩方条。通过液压控制装置分别控制液压伸缩圆杆和液压伸缩方条进行伸缩运动,能够将上下液压框安装稳定固定于大型桅杆上,并为桅杆提供了吊装定位用的吊点,提高了大型桅杆吊装的准确性和安装质量;此外,通过伸缩调节及上下液压框之间距离的灵活调节,够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桅杆,简化了施工流程,提升了定位效率和准确性,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同时,通过控制分别伸缩调节圆杆和方条,避免了装置与桅杆的干涉碰撞,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可靠性,降低了风险。

    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中龙筋焊接节点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75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39024.4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中龙筋焊接节点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艉轴管分段中龙筋与艉轴管上部分段中龙筋对接缝位置,将中龙筋对接缝两侧的左舷外板和右舷外板进行散装件制作;S2,将艉轴管上部分段与艉轴管分段进行分段搭载;S3,将艉轴管上部分段的中龙筋与艉轴管分段的中龙筋进行搭载焊接,完成中龙筋的对接焊接;S4,将左舷外板和右舷外板吊装在艉轴管分段上方,并与艉轴管分段焊接固定;完成艉轴管分段的搭载焊接。本发明通过将中龙筋对接板缝和外板对接缝错开布置,避免了焊缝的重叠,使焊接节点结构强度满足焊接要求,保证了结构强度和船舶安全。

    一种船舶浮态测量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09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57416.6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船舶浮态测量方法,依次通过在船艏和船艉的外板设置多个固定有反光靶的测量点;在船舶平衡时在坞墙或码头的地面上划制出平行于船体中心线的基准线;在坞墙或码头的地面上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对应于船艏和船艉的全站仪,并建立空间坐标系;用全站仪测量并记录在船舶平衡状态时艏艉侧所有测量点在Y轴向和Z轴向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船舶浮态发生变化,两台全站仪开始实时测量艏艉侧所有测量点在Y轴向和Z轴向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分析当前船舶浮态;判断是否需要停止当前工况作业和采取措施调整浮态。本申请中的船舶浮态测量方法,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实际应用容错率较高,提高了全站仪测量船舶浮态的可行性。

    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侧推舱平台分段的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30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59525.1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侧推舱平台分段的建造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侧推舱平台分段组立划分,将侧推舱平台分段划分为艉部肋板小组、舷侧外板中组和横梁;S2,艉部肋板小组建造,将平台板上的加强筋焊装在平台板上,再将平台板安装在肋板上;S3,舷侧外板中组建造,以舷侧外板为为基面,在舷侧外板上安装纵骨和肋板片段;S4,将舷侧外板中组翻身并吊运至大组场地;将舷侧外板中组与艉部肋板小组合拢焊接;S5,横梁制作,横梁安装在舷侧外板上,完成侧推舱平台分段的建造。本发明通过曲面外板采用曲面胎架的方式,本发明的外板采用曲面胎架提高安装精度,减少了舷侧外板中组曲面焊接工作量,缩短了建造周期。

    一种薄板分段建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90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45654.7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薄板分段建造方法,本申请中的薄板分段建造方法包括S1、制造胎架,在部分胎架立柱的顶端侧面固定设置胎架拉条,胎架拉条的顶端与胎架立柱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S2、将分段主甲板吊装至胎架并装焊主甲板;S3、吊装围壁至胎架上的主甲板,装焊围壁至主甲板;S4、对围壁进行火工背烧;S5、放置薄板分段于加长门架。本申请中的建造方法,每个步骤都能够减少薄板发生变形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火工作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船舶生产周期。

    一种船舶分段临时加强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90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35529.8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或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分段临时加强方法。一种船舶分段制造临时加强方法,在设计阶段,依据组装的顺序,将需要加强的位置依据部装阶段、片段阶段和分段阶段的顺序将各个阶段需要的加强结构以及加强位置提前标注在设计图纸或者工艺施工图纸中,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图纸或者工艺施工图纸中的标注进行临时加强。由于在设计阶段或者工艺施工阶段,可以针对船舶的总体结构进行考虑,在图纸中能够显示其他的零部件,那么在设计过程中也能避免现有技术中现场进行临时加强造成的影响装配的问题;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施工过程中船舶结构的临时加强由现场施工人员确定导致的对船舶结构可能出现重复加强或者漏加强的问题。

    一种支撑管式悬挂舵叶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69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31703.1

    申请日:2024-11-29

    Inventor: 赵彦超 周飞 殷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管式悬挂舵叶制造方法,该方法以胎架的胎架中心线和胎架水平线为基准制作舵叶外板,再在舵叶外板上安装舵杆安装组件、水平隔板、垂直隔板、上缘板、底部流线体和尾材,安装好后,将带塞焊孔的外板与舵叶外板对合并安装吊舵不锈钢管,然后利用调整工装调整吊舵不锈钢管的垂直度,再将整个舵叶调平,最后对舵叶进行密性检测,通过现场组装制造支撑管式悬挂舵叶可以有效保证其后续安装精度,且本发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一种便于拆装组合的切割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882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27416.3

    申请日:2024-11-28

    Inventor: 张治军 施永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组合的切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切割槽和滑槽,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顶部通过安装环安装有切割电机,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切割电机的底部设置有切割刀片;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锁紧组件,所述底座的一端开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安装有抽气泵和过滤袋,所述切割槽的底部安装有收集罩。本发明通过抽气泵吸取收集罩内的空气,使收集罩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周围的携带粉尘的空气流入收集罩内,且收集的粉尘积赞到过滤袋内,其能够快速的拆分成若干部分,且组装方便,能够方便的将装置运输到施工场地并进行组装作业,避免钢管来回搬运,节约人力物力。

    一种管材圆度矫正装置及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87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8598.6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圆度矫正装置,该装置包括内壁矫正模块和外壁矫正模块,内壁矫正模块包括内矫正结构和调整模块,内矫正结构包括上环形顶板和下环形顶板,调整模块包括上螺纹柱、下螺纹柱和双头螺杆,上环形顶板内侧中部设置有上螺纹柱,下环形顶板内侧中部设置有下螺纹柱,双头螺杆两端分别上螺纹柱和下螺纹柱螺纹连接,上环形顶板两端分别与下环形顶板两端通过连接板连接;外矫正模块包括上环形压板和下环形压板,上环形压板两端与下环形压板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通过内壁矫正模块和外壁矫正模块对管材进行矫正,避免了单一外部或内部矫正过量的问题,提高了管材矫正的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