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08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82732.9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奥威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容器和钠离子电池。该钠离子正极片包括:容量补偿剂、多孔炭、钠离子正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助剂;其中,容量补偿剂包括具有第一质量百分数的正极补锂剂正极补锂剂用于降低包含硬碳的负极片的电位,并补偿负极片的不可逆容量;正极补锂剂的指标要求:比容量≥420mAh/g,首次库伦效率≤40%。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钠离子正极片的高功率特性,补偿负极的不可逆容量,有效提升钠离子电池或电容器的初始库伦效率、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降低钠离子电池或电容器的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8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1136.9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奥威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IPC: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4/62 , H01G11/22 , H01G11/30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碳复合电极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种电极制备的化学电源,包括集流体;设置在集流体上的硅碳内层;设置在硅碳内层上的支撑缓冲中层;设置在支撑缓冲中层上的活性物质外层;其中,支撑缓冲中层的压实密度小于活性物质外层的压实密度,且支撑缓冲中层形成网络结构,部分活性物质外层嵌入所述网络结构中。本发明优点在于:碳纳米管构成长程导电网络,提升导电性能;水系粘结剂与硅碳材料形成氢键,增强粘结性能,抑制硅碳内层膨胀;外层活性物质部分嵌入中层网络,部分覆盖其表面,辊压时外层活性物质因中层碳基材料的支撑作用,形成具有较大孔隙率的缓冲区域,进一步抑制电极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93851.9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上海科技大学 ,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96 , G01R31/378 , G01R31/389 , G01R31/36
Abstract: 一种超级电容系统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预测方法,根据超级电容系统在真实运行工况下的历史充放电数据获取若干放电片段数据;将每个放电片段数据通过电阻‑电容等效模型辨识等效参数,以获取每个放电片段对应的等效电容;根据每个放电片段对应的等效电容进行容值标定,以获取不同历史预设时段的容值标签;根据不同历史预设时段的容值标签构建SOH轨迹平滑曲线;根据SOH轨迹平滑曲线进行预测模型训练,以获取SOH预测模型;利用SOH预测模型进行超级电容系统健康状态预测。本申请可以准确预测实际运行的电气化交通系统载运工具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超级电容系统健康状态,提高电气化交通系统载运工具和可再生能源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3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26807.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1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1391 , H01M4/583 , H01M4/38 , H01M4/48 , H01M10/0525 , H01G11/32 , H01G11/30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该复合负极片包括:混合的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结剂,活性材料包括石墨化材料、非石墨化材料和硅基材料;其中,石墨化材料具有第一粒径,非石墨化材料具有第二粒径,硅基材料具有第三粒径;第二粒径大于第一粒径,且第二粒径大于第三粒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使复合负极片具有良好的快充性能,同时可提高复合负极片的体积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1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5638.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源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IPC G01R 31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自放电特性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待筛选的电容器置于同一环境中;步骤2:对电容器依次进行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步骤3:将充电后的电容器静置,在静置过程中测试电容器的电压;步骤4:记录恒压阶段的漏电流;步骤5:根据步骤3和步骤4的结果,筛选出自放电特性较差的单体。本技术方案可以对每个单体进行详细的筛选和评估,避免遗漏自放电特性较差的单体,从而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符合当前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3253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0653143.2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对接充电装置,该自动对接充电装置用于和待充电装置的受电箱对接,受电箱包括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自动对接充电装置包括支架、伸缩组件、升降组件、充电组件、第三对接件和第四对接件;其中,伸缩组件和升降组件控制充电组件的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移动,以便于和受电箱的充电端子对接。第三对接件和第四对接件分别与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对接。第一对接件和第三对接件对接并产生第一触发信号后,伸缩组件和升降组件同时动作,第四对接件与第二对接件对接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后,充电组件导通。上述装置结构简单,与换电站相比,成本低,并在提升充电效率的同时能确保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15364.4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上海科技大学 ,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以单一超级电容系统供能或以包含超级电容的混合储能系统供能的载运工具中超级电容系统的容值标定方法,所述容值标定方法包括:获取供能装置中超级电容系统在真实运行工况中的充放电数据;根据预设的标准时间间隔,以及标准时间间隔对应的充放电参数变化阈值从充放电数据中筛选出所需的目标片段;利用一阶等效电路模型,并通过目标片段中充放电参数的真实值将该模型训练为超级电容系统的等效模型,以得到目标片段所对应的超级电容系统容值的初步标定结果;依据多个超级电容系统容值的初步标定结果,计算得到超级电容系统容值的最终标定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98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98346.7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极性结构的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集流体组件,集流体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双极性集流体、至少一层第一电极层、至少一个第二双极性集流体、第二电极层和第三双极性集流体,每个第一电极层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双极性集流体;第一双极性集流体连接有正极极耳,第二双极性集流体连接有平衡极耳,第三双极性集流体连接有负极极耳,正极极耳的体积和负极极耳的体积相同,且平衡极耳的体积小于正极极耳的体积。本发明通过集流体组件的具体设计,改善了现有超级电容器一致性和寿命,提高成组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提高模组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90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63015.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储能装置、温控方法和电子设备中,超级电容储能装置包括多个电容模组、电容管理系统、与电容模组对应的柔性热电模块和液冷板。柔性热电模块设置于对应电容模组和对应的液冷板之间,电容管理系统与柔性热电模块的两端连接,电容管理系统用于在检测到电容模组过热的情况下,为柔性热电模块的两端施加反电势,以使柔性热电模块为其对应的电容模组进行电制冷。至少两个柔性热电模块串联后的热电总成利用电容模组和对应的液冷板之间的温差产生回收电能,为电容管理系统供电,实现了热电材料对超级电容的辅助冷却,利用温差发电为装置内的用电元件补电,在增强冷却效果的同时提高了超级电容的用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219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870191.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润通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充电车、补电位置矫正方法和补电方法。充电车设置有补电座、主直流转换模块、车端工控机、储能模块和智能驾驶系统;主直流转换模块将外部电源生成补电电源并供给储能单元,还将储能模块的电源生成动力电源并供给智能驾驶系统。车端工控机实现云平台与车端各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储能模块中的储能管理系统可以根据云信号、整车状态信息和补电座接入的补电机械臂状态信息,控制储能单元、主直流转换模块和智能驾驶系统的工作状态,使移动充电车实现了自动找桩补电,利用云平台和移动充电车的交互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大大减少了补电过程中的人力参与,提高了充电车补电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