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58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34322.6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R24/38 , H01R13/428 , H01R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拆卸同轴端子连接器,包括基座合件和若干个插孔合件,所述插孔合件包括外导体和内导体,所述外导体内部设置有套接在内导体表面的介质体,所述内导体一端与外部导线固定连接,且所述内导体端部设置有隔离片;所述外导体中部为曲变过渡段,所述外导体前段位于曲变过渡段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后向扇形卡口,所述外导体后段位于曲变过渡段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前向扇形卡口。插孔合件为可拆卸设置能够单独更换端子,而不必将整个连接器更换,并且插孔合件可以快速连接和断开,能够进行更精确的信号测量和故障排查,减少了拆卸和重新连接的麻烦,在频繁拆卸和重组的应用中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6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49592.1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磁吸式射频同轴开关切换触发器,包括一触发器基座,所述触发器基座上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磁极方向相同的活动磁体及固定磁体,所述安装孔外具有电磁体,所述活动磁体位于固定磁体和电磁体之间;所述安装孔内还设置弹簧,所述弹簧对活动磁体具有弹性力,所述弹性力与固定磁体对活动磁体的吸引力相反。利用磁吸力的双向排斥和吸附作用,实现了移动块的快速移动,缩短了信号切换的响应时间;移动块通过磁吸方式控制上下移动,机械接触部件的磨损发生在侧壁,避免了传统机构因为上下磨损而行程增大现象,提高了信号切换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18483.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P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Q波段扼流式双通道波导旋转关节,包括固定端、CH1通道旋转端、CH2通道旋转端和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包括法兰盘外导体,所述法兰盘外导体两侧均同轴设置有安装波导口,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螺母、螺套和多个轴承,相邻两个轴承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CH1通道旋转端和CH2通道旋转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固定端上,利用非接触间隙式安装方式在旋转时提供良好的稳定性,以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利用安装组件将旋转端装入固定端,在对其多个接触面或支撑点来分散负载,能够提高波导旋转关节结构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并且将旋转端与固定端之间间隙安装,避免接触而产生摩擦和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6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80729.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R4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速连接器的压铆装置,包括PCB印制板、连接器和铆钉,PCB印制板上设置有铆接口A,连接器上设置有铆接口B,还包括活动定位机构;固定定位机构;压铆机构。本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转盘和导轨固定PCB印制板,实现PCB印制板的水平位移和旋转位移,控制PCB印制板上的压铆位置移动至压铆工位;其次,通过上下位置可调的上顶块对PCB印制板、连接器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又通过限位件进行定位,保证装配平整度;最后,通过气缸控制冲头的下压时间,在升降台顶板对应冲头的位置处设置压力显示器、扭矩检测器,控制冲头下压压力大小,固定连接器的同时使引脚与PCB印制板有效接触,提高连接器电气性能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6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35464.X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曹永泉
IPC: H01R13/6581 , H01R13/6471 , H01R13/64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电缆差分单元结构,包括头基座、基座部、金属屏蔽夹、两个插针和差分线;其中,两个插针并列固定在基座部内,且插针的两个端部均露出并分别连接头基座和差分线,所述金属屏蔽夹安装在基座部外并夹固差分线。本发明通过设置金属屏蔽夹,一方面起到屏蔽功能,使接触件不会受到来自外部信号的干扰,另一方面具有固定基座和电缆的功能,同时屏蔽夹与差分线对的地线连接起来起到较好的屏蔽功能,为信号线对提供了完整的地回路,保证接插件内部阻抗的一致性;并且装置整体结构紧凑、阻抗可控、屏蔽效果好,可为接触件对提供可靠的回流路径,而且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成本较低,适合批产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26439.2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R13/631 , H01R13/621 , H01R13/51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防斜插电连接装置。上述的防斜插电连接装置包括插头及插座;插头对插端通过插接开口对插于插接槽内,插头对插端位于插接槽内并与插座对插端相适配,插头对插端通过插接开口对插于插接槽内的方向为插接方向;插座端子部分凸设于插接槽的槽底,插座端子位于插接槽内的端部至插接端面的距离为避位尺寸;插接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一预设尺寸,插头对插端的外周壁在第二预设方向上形成有导引限位凸缘,导引限位凸缘延伸至插头对插端的端面,导引限位凸缘在第二预设方向上与基准侧面的距离为第二预设尺寸。上述的防斜插电连接装置能够有效地降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42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53224.0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热管理及信号传输功能的毛纽扣集成组件,包括PCB板和外壳体合件,外壳体合件包括对向拼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拼合后合件中心部形成中心腔体,所述中心腔体内部设置有导热胶和加热组件,所述上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且第一芯片正对贴合导热胶,第二芯片正对贴合加热组件;所述外壳体合件内部设置有毛纽扣互连组件,所述毛纽扣互连组件一端通过弹性触点与PCB板电性连接,另一端电性连接加热组件、第一芯片以及第二芯片。本发明不仅能够解决智能芯片的加热和散热问题,而且集成度高,减小了重量和体积,拆装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2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27176.0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接触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不同填充率的毛纽扣接触件包括:端部连接的互连段和防护段,所述防护段的填充率大于所述互连段的填充率,所述互连段的填充率小于50%,所述防护段的填充率小于100%。本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具有不同填充率的毛纽扣接触件,互连段的填充率低能够保持毛纽扣接触件的弹性,实现板间免焊互连;防护段具有高填充率,使得毛纽扣接触件具有一定的刚度,且安装后具有一定刚度的防护段裸露于绝缘安装板的外部,对毛纽扣接触件的弹性部分进行防护,解决毛纽扣接触件与外力接触易发生形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2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27235.4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R13/10 , H01R12/70 , H01R24/00 , H01R13/658 , H01R13/631 , H01R13/62 , H01R13/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共面安装形式的高速连接器,包括可插拔连接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外壳,所述插头外壳的中部腔体中装配有头基座,所述头基座内部装配有数量为多个且并列分布的插孔坎件;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的中部腔体中装配有座基座,座基座头端延伸至插座外壳的外部,所述座基座内部装配有数量为多个且并列分布的插针坎件。本技术方案中的共面安装形式的高速连接器,在实现高传输速率的同时,实现共面插合形式的需求,具有排列密度高,高密度、高传输速率的特点,适用于军用设备架构系统中,在有限的小型化军用设备空间内,用作共面形式板卡的高速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1820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85428.2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肖顺群
IPC: H01R13/502 , H01R13/518 , H01R13/72 , H01R13/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躺平式连接器,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安装件和线缆,所述安装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部开设有腔,所述腔具有一纵向开口和一横向开口,所述横向开口中装配有端子;所述线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纵向开口并与两个端子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的躺平式连接器,端子装配于横向开口中,与端子连接的线缆贯穿纵向开口,将现有技术中的与插接端相对的甩线端由Z向调整至Y向,即将甩线端的厚度调整为,满足特定应用场景对于连接器尺寸限制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