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2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11335.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护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坡结构及生态护坡施工方法。该生态护坡结构包括护坡框架及植生护坡;护坡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板、顶面板、底面板及背框板,顶面板前端设有下翻的第一挡板,底面板前端设有上翻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顶面高度高于河道预设水位线;底面板与基槽槽底壁连接,背框板呈方形框架结构,护坡框架与基槽槽侧壁之间留有预设间隙;植生护坡包括植生基础,植生基础包括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接的基板、设于基板前侧的多个槽板,植生基础与护坡框架之间形成多个种植槽;护坡框架内部及后侧预设间隙处均填有基槽开挖时的土方;护坡框架及植生基础均为复合防水板。本发明能够实现河道护坡的快速施工,且降低了护坡对河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0877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85878.6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水平支撑位移自动控制系统,系统包括高精度传感器、控制器及执行机构,实时监测张弦梁的位移和应力,并根据控制算法自动调节拉杆的受力。旨在解决传统支撑系统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动态调节位移、响应滞后等问题;该系统通过建立张弦梁与拉杆组合结构的位移控制模型,采用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算法,实现支撑系统的精确位移控制,达到零位移目标。通过控制系统的实时反馈与调整,支撑系统能够在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稳定,防止过度位移或变形;显著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支撑稳定性,减少因位移导致的结构性安全风险,提升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97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93139.8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水管道铺设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非开挖铺设先导顶拉管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勘察地层,确定待施工环境,步骤B:管线施工线路定位及施工井位定位施工,步骤C:钻孔施工,步骤D:分节从尾部依次进行管道连接及贯通,解决了传统的施工场地狭小,管道铺设困难,通过单一顶管、水平定向钻机先导顶拉管等施工方法无法适应狭小空间施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901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31105.2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市政检查井防护装置,包括镂空井盖和提醒装置;镂空井盖包括直径大于检查井井口的固定外圈和多个固定条,多个固定条沿固定外圈的圆周方向排列,各固定条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各第一端相互固定连接于固定外圈的轴心位置处,各第二端均固定连接于固定条的内侧,相邻固定条与固定条的内圈形成镂空区域;提醒装置包括多个竖杆和横杆,竖杆的数量与固定条的数量相同,各竖杆竖直固定在固定条的上侧,各竖杆的下端与固定外圈的轴心的距离相同,各横杆固定于相邻两竖杆之间。本申请提供的市政检查井防护装置能够在市政管网检查及修复过程中,对检查井井口进行明显的警示和防护,提升检查井防护装置的显著性,避免人员失足跌落。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63552.X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和5G的沉井施工可视化监控系统及监测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通过北斗系统获取沉井结构数据和沉井周边数据;数据处理云平台,通过5G网络,接收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客户端,通过5G网络,接收数据处理云平台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显示和操作。本发明利用北斗系统、监测设备和5G网络,进行沉井制作和下沉过程中的位置和姿态、沉井周围地下水位、沉井周边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沉井周边建筑物变形和施工现场实时状况的自动监测,实现数据自动处理,以可视化图片、影像等形式向相关人员提供沉井实时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638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95023.0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渗漏快速检测装置,包括连接检测架,所述连接检测架的下方连接有动力架,所述动力架的下方连接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轮的一侧设置有雷达检测器,所述动力轮的下方连接有检测管道,所述连接检测架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连接扣体的外壁连接有连接扣槽。本管道渗漏快速检测装置通过连接扣体和连接扣槽进行扣合方便加持套板的安装和使用,当使用时可通过接口完成扣合连接,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同时此结构方便拆卸,便于移动;通过设置的雷达检测器能够发射电磁波,从而测定单位距离管道当中水的流速,从而判断是否遗漏,方便高效,且通过能够进行定位的动力架,方便动力架的快速安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819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96313.7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生态修复循环系统,包括漂浮支撑圈,漂浮支撑圈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套圈,漂浮支撑圈的下方设置有稳定浮漂,稳定浮漂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管,稳定浮漂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架,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有浅水抽水口;配重块,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支撑架的另一侧连接有动力盘轮,动力盘轮的下方连接有深水抽吸管。本水生态修复循环系统通过深水抽吸管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深水域水体的抽吸,完成深水域的水体循环处理;通过浅水抽水口对浅水域进行抽吸,实现浅水域的水体循环处理,通过防护支撑杆和缓冲防护弹簧在装置受力时减震缓冲,从而达到良好的缓冲减震防护,避免装置在撞击到物体硬性受力,造成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8352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64996.7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管节形变实时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沿管节长度方向在中廊道腔底和/或孔道腔顶安装多台测量相机和多个标靶组,多台测量相机对多个标靶组进行视觉测量;沿管节长度方向在中廊道腔底和孔道腔底安装多台激光测距仪,测量管节腔底到管节腔顶的相对距离;所有测量结果均实时传输到沉管测控系统中,以获取管节纵向相对几何形变和管节腔底到管节腔顶的相对距离变化的结果,并相互结合进行边缘计算,以获取沉管管节的形变变化发展情况。本发明实现了对沉管管节在浮运沉放安装期间的形变情况的实时监测,以准确获取其形变变化发展情况,进而指导现场及时调整沉放姿态,保障沉管沉放时的高精度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3905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00183.5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IPC: C05G3/40 , C05G3/80 , C05G5/12 , C05G5/30 , C09K17/40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湿膨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化肥65~70份、海藻酸钠7~10份、氯化钙溶液20~25份、聚丙烯酸钠粉末1~2份;采用高分子材料海藻酸钠改善盐碱地土壤板结问题,海藻酸钠施入土壤中后遇水膨胀,能够维持土壤容重和结构,解决了传统化肥施用后遇水几乎没有膨胀性,短时间内溶解,肥料中的离子与土壤颗粒作用,在土壤失水时团聚体被破坏造成板结的问题;利用氯化钙溶液并与聚丙烯酸钠两者交联形成的稳定性和韧性更强的凝胶包膜进行修饰,改善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膨胀性及韧性等物理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能有效应对盐碱地恶劣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1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9265.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一种深基坑混凝土钢支撑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混凝土钢支撑组合结构包括立柱、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立柱竖向固定在基坑中,并且其顶端固定安装有牛腿;混凝土支撑端部固定在围护结构的顶端,混凝土支撑梁落在牛腿上;钢支撑两端均通过安装的预应力机构顶住对应一侧的围护结构,钢支撑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0至S90。本发明实施例中牛腿设置在立柱顶端支撑混凝土支撑结构,使其进一步支撑钢支撑使支撑结构下方具备更大的空间,便于地下室工程的施工,也使牛腿远离地下室底板,拆卸牛腿时地下室已经完成了多个楼板的施工,不会碰撞地下室底板造成漏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