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0343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0710067.X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B1/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伸缩式踩踏设备及列车车站,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一传动组件移动,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一踏板移动。当连接锁上锁,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锁接,驱动件驱动第一传动组件移动,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第二传动组件移动,进而使得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一踏板伸缩移动,以填补车站的站台与列车之间的间隙。当连接锁解锁,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脱离,即使驱动件驱动第一传动组件伸出,也不影响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一踏板缩回。因此,当伸缩式踩踏设备发生故障,只要将连接锁解锁,即可使第一踏板随第二传动组件缩回,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伸缩式踩踏设备无法从伸缩状态缩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4734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63354.2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大跨度站台无柱车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地下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其通过将现有车站顶部的顶板设置为顶板拱形式,并在顶板拱下方对应设置水平系板,使得顶板拱与水平系板之间形成可容纳设备管线的空间,而预应力平衡索与吊板的对应设置,保证了水平系板的可靠设置。本发明的地下大跨度站台无柱车站结构,其结构简单,施工便捷,能有效取代现有的地下车站结构,避免设备管线层与站厅层的同层设置,减小站厅层的设置高度和车站的结构埋深,并能明显减少地下车站结构站厅层、站台层中结构柱的设置,提升地下车站空间利用的通透性,方便乘客的上下车出行,提升了地下车站的使用便捷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33337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71240.4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杠杆集成风能、太阳能供能互补式摄像机构,包括支撑架、摄像头、蓄电池、多级杠杆发电装置、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蓄电池分别与摄像头、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设备电连接;多级杠杆发电装置包括箱体及启动电机、初级杠杆、中间杠杆、末级杠杆和发电机,启动电机的转轴通过初级曲柄滑块机构与初级杠杆的一端连接,初级杠杆的另一端通过球铰链连接中间杠杆的一端,中间杠杆的另一端通过球铰链连接末级杠杆的一端,末级杠杆的另一端通过末级曲柄滑块机构连接发电机的转轴。本发明结构简单,占用场地小,通过蓄电池驱动启动电机,只要蓄电池电量可驱动启动电机,就可通过杠杆原理反复给蓄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71722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99258.0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泽希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1B1/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踏空装置和列车车站,螺杆与传动组件形成丝杆副传动,止挡件阻止传动组件跟随螺杆转动,当驱动件驱动螺杆转动,传动组件由于止挡件的作用以及螺杆的驱动而沿螺杆轴向的平移,第一踏板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沿螺杆的轴向伸缩移动。当列车进站后,驱动件驱动螺杆转动,使得第一踏板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从站台向轨行区伸出,从而填补站台与列车之间的空隙,防止乘客从站台进入列车过程中出现踏空,避免由此产生的人身安全隐患。乘客上车后驱动件可驱动螺杆转动,使第一踏板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从轨行区向站台缩回,不会对列车驶离车站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18835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105030.4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7/1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上述复合基础结构包括:基础本体,设置在所述场地上,所述基础本体的一端朝向所述场地的基岩裸露段延伸,所述基础本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场地的基岩浅埋段延伸;支撑桩,用于支撑位于所述基岩浅埋段内的所述基础本体,所述支撑桩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基岩浅埋段内,所述支撑桩的另一端与所述基础本体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桩插入的一端至少位于所述基岩浅埋段内的岩土交界面。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有支撑桩来对位于基岩浅埋段内的基础本体进行支撑,使复合基础结构的承载力能够分布均匀,大大降低了不均匀沉降造成构筑物的变形破坏,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902423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24063.5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桥,包括沿桥顶轨道线纵向依次衔接的多个下穿桥段,各下穿桥段的边墙墙面均垂直于桥顶轨道线横向;下穿交通道依次穿过各下穿桥段的框架孔,且至少设置下穿交通道入出口附近的边墙相对于相邻边墙错平面布置。设置各边墙墙面均垂直于桥顶轨道线横向,且下穿交通道入出口附近的边墙相对于相邻边墙错平面布置,便于下穿交通道的顺利穿行,同时保证桥顶轨道线的铁路轨枕可以完全在框架桥上铺设,避免桥顶轨道线的铁路轨枕两头分别置于刚度差别较大的框架桥和路基上而导致列车行车不平顺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框架桥采用规则的框架结构,相较于异形框架桥,其结构构造简单、受力明确,施工方便,运营后维修养护工作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71722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0699258.0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泽希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1B1/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踏空装置和列车车站,螺杆与传动组件形成丝杆副传动,止挡件阻止传动组件跟随螺杆转动,当驱动件驱动螺杆转动,传动组件由于止挡件的作用以及螺杆的驱动而沿螺杆轴向的平移,第一踏板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沿螺杆的轴向伸缩移动。当列车进站后,驱动件驱动螺杆转动,使得第一踏板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从站台向轨行区伸出,从而填补站台与列车之间的空隙,防止乘客从站台进入列车过程中出现踏空,避免由此产生的人身安全隐患。乘客上车后驱动件可驱动螺杆转动,使第一踏板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从轨行区向站台缩回,不会对列车驶离车站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88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34108.4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帘式挡烟垂壁,包括:墙顶导向组件、具有容纳腔的侧墙内嵌式卷帘盒、驱动机构、轴杆组件和卷帘组件;墙顶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滚筒;侧墙内嵌式卷帘盒设置在墙顶导向组件的一端;驱动机构设置在容纳腔中;轴杆组件包括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卷帘组件包括与第一轴杆连接的挡烟卷帘、以及与与第二轴杆连接的牵引件,卷帘组件绕过导向滚筒;挡烟卷帘具有展开以阻挡烟气的展开状态,以及卷绕在第一轴杆上的收纳状态,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转动,以使挡烟卷帘在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本申请实施例的卷帘式挡烟垂壁可以极大地减少卷帘式挡烟垂壁在内走道中所占用的安装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1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43721.3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封锚的施工方法及其辅助封锚构造。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封锚的施工方法,包括:在腹板内开设预应力孔道和槽口,在腹板内设置贯穿预应力孔道的钢束;在腹板上开设间隔设置的灌浆孔和排气孔;对钢束进行预应力张拉并锚固在锚具上,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向预应力孔道内压浆;在槽口内灌注混凝土,对锚具进行封闭保护。通过在腹板上开设间隔设置的灌浆孔和排气孔,再自上而下地向灌浆孔内浇灌混凝土,对位于箱梁腹板底面处的槽口内的锚具进行封闭保护,相比传统自下而上浇灌混凝土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施工简单,槽口内的混凝土浇灌更密实,施工质量有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18835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105333.6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上述基础结构包括:基础本体,设置在施工场地中;承台,设置在施工场地中,并连接在基础本体的底部;第一支撑桩,一端垂直于施工场地的表面插入到土体中,相对的另一端与承台连接;多个第二支撑桩,各第二支撑桩间隔设置,一端与施工场地的表面成夹角倾斜插入到土体中,相对的另一端与承台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桩和第二支撑桩内均设置有空腔,第一支撑桩和第二支撑桩上还分别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喷浆孔。在本发明中,第一支撑桩和各第二支撑桩形成树根状结构,提高基础结构的承载力与抗倾覆性能;并通过喷浆孔向土体中注入浆料,改良了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为构筑物提供了安全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