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1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2351.6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衢州极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IPC: H01M50/664 , H01M10/4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胶钉及电池化成工艺。胶钉包括胶钉本体,胶钉本体内设有流体通道,胶钉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胶钉本体内设有流体通道,第一端上形成有与流体通道连通的端口,第一端用于插入电池上的注液孔,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弹性层,针头能够插入第一弹性层与流体通道连通,第一弹性层具有形变能力,当针头脱离第一弹性层后,第一弹性层弹性恢复为密封层,防止电池外的气体或液体通过针孔由胶钉进入电池内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胶钉,不用拔钉,可以减少拔钉机的使用,降低成本,并且对转序时间没要求。尤其对于刀片电芯等电芯,化成和二次注液不用拔胶钉,电解液不会污染注液孔,后续注液孔激光焊接良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80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0967.1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C01B32/21 , C01B32/205 ,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材料包括石墨及包覆在所述石墨上的复合多孔碳层,所述复合多孔碳层中包含硬碳和石墨化碳,所述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复合多孔碳层原料、石墨及含氧造孔剂,所述复合多孔碳层原料包括硬碳前驱体和石墨化碳前驱体,所述石墨的质量与所述复合多孔碳层原料总质量之比在28:1以下,所述石墨化碳前驱体与硬碳前驱体的质量之比在1:1以上;所述复合多孔碳层原料总质量与含氧造孔剂的质量之比在10:1以上。本发明的石墨复合材料在制备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优异的快充性能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为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储能系统等多个领域的高性能电池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809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3179.6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C01B25/45 , C01B32/05 , C01G23/08 , C01G51/04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磷酸铁锂改性材料,包括:磷酸铁锂颗粒,包覆在所述磷酸铁锂颗粒至少部分表面的包覆层,以及包覆在所述包覆层至少部分表面的碳层;所述包覆层包括过渡金属掺杂层,所述过渡金属掺杂层中含有结构缺陷。本发明基于磷酸铁锂材料本身的改进,引入了过渡金属掺杂层,其中掺杂的过渡金属元素会在材料中产生空穴或电子,进而形成氧缺陷等结构缺陷,从而有利于促进材料对氧气的吸收,降低补锂剂释放氧气带来的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02202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0153707.5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桩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充电车辆的电池总电压;根据所述电池总电压和充电桩的最大输出电压,确定对所述充电桩进行绝缘检测的检测电压,并根据所述检测电压对所述充电桩进行绝缘检测;若绝缘检测通过,生成充电订单并控制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保持在预设电压;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车辆发送的预充请求,开始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由于在生成充电订单的过程,功率模块不下电,保持工作状态,这样,在接收预充请求时,可以直接对车辆进行充电,减少了功率模块的开启时间,提高了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63501.0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10/42 , H01M50/293 , H01M50/249 , H01M50/284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集组件、电池包以及车辆,其中,采集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元器件和第一骨架。元器件连接于柔性电路板;第一骨架具有第一容纳槽,柔性电路板连接于第一骨架,元器件位于第一容纳槽内,因此,当粘接胶进入第一容纳槽而包裹元器件时,包裹元器件的粘接胶位于第一容纳槽内,即包裹元器件的粘接胶卡接于第一骨架内而与第一骨架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位于其内部元器件与第一骨架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在电池包受压过程中,粘接胶对元器件施加的拉扯力会分散至第一骨架,而转换成第一骨架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拉扯力,进而减小元器件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力,降低元器件自柔性电路板上脱离的风险,能够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60809.X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用电设备,包括:微控制芯片、电池采样芯片、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至少一个信号处理模块和至少一个外部动作器件;电池采样芯片与电池组连接,电池采样芯片与气体传感器连接,且电池采样芯片与气体传感器之间设置有信号处理模块,电池采样芯片用于获取电池组中各电池的电压信号、以及气体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微控制芯片与电池采样芯片连接,且微控制芯片与外部动作器件连接,微控制芯片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和气体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控制外部动作器件的状态。本公开有利于减少系统复杂度,且数据同步性高,有利于解析电池状态,提前预警电池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370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06763.0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1B32/205 , C01B32/19 , C01B32/318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改性石墨材料包括石墨颗粒和包覆在所述石墨颗粒表面的多孔石墨烯片,所述多孔石墨烯片表面具有含氧官能团,所述多孔石墨烯片与所述石墨颗粒的质量比为0.1‑10:100。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石墨材料锂离子传输速率快且振实密度高、比表面积小,具有高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加工性能,能够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和存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39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02504.9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W40/1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车辆控制器、车辆、介质及程序。该方法包括:响应于蟹行控制指令,对车辆的一端进行制动锁止,并控制车辆的另一端朝目标方向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在车辆的另一端朝目标方向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后,将车辆的另一端进行制动锁止,并控制车辆的一端朝目标方向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本申请的方法,提高了对车辆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39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02507.2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转弯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车辆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可以在车辆的线控转向系统失效时,根据车辆的转弯半径生成扭矩控制指令,将扭矩控制指令发送至车轮的电机控制器,以实现对车辆转弯的控制。本申请的方法,在线控转向系统失效时,可以生成扭矩控制指令控制电机控制器的输出扭矩,实现车辆转弯,减少原有液压助力转向控制所需的响应时间,提高车辆转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307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19691.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用电设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侧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组成成分包括活性硅材料和活性碳材料;所述活性硅材料包括第一活性硅材料和第二活性硅材料,所述第一活性硅材料的Dv50粒径为1‑5μm,所述第二活性硅材料的Dv50粒径为7‑10μm。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极片具有高强度和高压实密度,能够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和长循环性能,且能量密度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