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烧结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17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49892.2

    申请日:2024-12-16

    Inventor: 曹振兴 马艳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元件制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烧结方法,所述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排胶后的层叠生坯按照烧结曲线进行试烧结,得到耗氧量‑温度曲线,其中的耗氧量作为对应温度下的基准耗氧量;将排胶后的层叠生坯按照烧结曲线进行正式烧结,并根据实时耗氧量与基准耗氧量的变化量调整烧结气氛;所述烧结气氛中含有惰性气体、氢气和水蒸气。本发明中的烧结方法可以实时调控正式烧结步骤的烧结气氛组成和气流量,从而确保正式烧结过程中烧结气氛的流动性、氧化性等的稳定性,进而控制MLCC产品中Ni元素被氧化的量,提高了制得的MLCC产品的电学性能和可靠性,同时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增大了产能,降低了成本。

    一种介质材料、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7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0803.2

    申请日:2024-11-04

    Inventor: 孙健 邱基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质材料、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介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介质材料包括介质粉A、介质粉B和介质粉C;所述介质粉A、介质粉B和介质粉C的平均粒径分别为RA、RB、RC;其中,RA>RB>RC;所述介质粉A、介质粉B、介质粉C的粒径分布均满足以下关系:最大粒径为平均粒径的2~2.5倍;最小粒径为平均粒径的1/4~1/3。本发明的介质材料通过级配形成紧密堆积,解决了介质粉末之间堆积不紧密的问题,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能够提高膜带致密性和可靠性。

    一种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350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551963.X

    申请日:2023-05-16

    Inventor: 邱基华 王世泓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子浆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导电银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制备原料:银粉80~94%、环氧树脂3~6%、固化剂0.1~10%、溶剂1~5%、添加剂1~3%;所述环氧树脂包括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和酚醛环氧树脂;添加剂包括苯氧基树脂。本发明所述导电银浆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加入苯氧基树脂作为添加剂,能够使得环氧树脂混合后的高分子链段形成颗粒分散相可以达到应力释放和终止裂纹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导电银浆的焊接拉力。本发明通过调控环氧树脂和苯氧基树脂的质量比、重均分子量之比、环氧当量之比,还能够使得导电银浆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较低的收缩率。

    一种陶瓷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63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6871.3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介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陶瓷介质材料包括BaTiO3和共熔物;共熔物中的元素包括Bi元素、Li元素、B元素、Ba元素。本发明Bi元素、Li元素、B元素的加入可形成Ba‑Bi、Bi‑Li、Ba‑Bi‑Li,Ba‑Bi‑B、Bi‑Li‑B、Ba‑Bi‑Li‑B的共熔物,通过BaTiO3和共熔物的共同作用,使得陶瓷介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致密度。此外,通过在不同低温区间内添加特定元素进行烧结,采用分步调控的低温烧结技术,获得热稳定性强且高度致密化的陶瓷介质材料,进而获得机械强度高、介电性能与可靠性优异的MLCC。

    一种除硫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86140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207662.X

    申请日:2024-02-26

    Inventor: 陈烁烁 范连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硫装置,包括罐体以及除硫分流组件;罐体具有容纳腔、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两端,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除硫分流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容纳腔划分为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除硫区域以及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缓冲区域,除硫分流组件包括对经缓冲区域流向除硫区域的气体进行分流的第一分流件以及用于防止第一除硫剂掉落至所述第一分流件和/或缓冲区域上的第一滤网,第一滤网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纳腔内。本发明通过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当需要使用的第一除硫剂规格发生变化时,只需更换第一滤网的规格即可满足使用需求,而不需要更换除硫装置,简化了操作,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和使用。

    一种钛酸钡粉体的制备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297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9330.X

    申请日:2024-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钡粉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钡源溶液、部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钛源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S2:调节所述混合液的pH,使pH>12;S3:升温,然后与剩余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混合反应,收集固体;S4:将所述固体煅烧,制得所述钛酸钡粉体。本发明通过两步添加PVP的方式解决了钛酸钡粉体制备过程中存在的粉体易团聚,晶粒易过度长大,晶粒分布不均等问题,且PVP在煅烧过程中可以产生气体,进一步阻碍钛酸钡颗粒的团聚,从而得到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较窄、四方相占比高的钛酸钡粉体,满足高端MLCC产品的原料要求。

    一种纳米氧化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1454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170642.5

    申请日:2023-02-27

    Inventor: 孙健 王高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陶瓷材料领域。本发明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氧化锆粉末、多孔碳纳米管、稳定剂、分散剂和尿素,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S2、将步骤S1所述混合物在搅拌下进行加热干燥,得到前驱体;S3、将步骤S2所述前驱体进行烧结,得到所述纳米氧化锆。本发明采用氧化锆粉末、添加特定配比的稳定剂、分散剂和尿素为制备原料,以多孔碳纳米管作为模板,在特定的干燥脱水和烧结的工艺参数条件下,能够制备得到分散性较好、比表面积较大和球形度较高的纳米氧化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