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3693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6894.X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闵行协同创新中心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褶皱与微孔复合界面的软性神经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由软性基底层、柔性衬底层、导电金属层、柔性封装层和改性镀层组成,柔性封装层开孔所暴露出来的微电极点,是由微褶皱结构和微孔结构所构成的复合界面。其制备方法包括:1、软性硅酮材料混合硅油旋涂并固化,随即浸泡有机溶剂完成硅油萃取,形成软性基底层;2、表面沉积一层聚合物薄膜作为柔性衬底层,自动形成微褶皱结构;3、利用激光切割工艺在柔性衬底层表面微孔结构;4、利用沉积、光刻、刻蚀工艺依次形成导电金属层和柔性封装层;5、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完成微电极点改性镀层的沉积。本发明可以有效提升改性镀层材料在微电极点表面的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5237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44165.4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闵行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西安卓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航珍航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IPC: G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管接头安装力矩的方法,涉及力矩试验方法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对管接头的密封副元件进行压缩试验,获得载荷和元件移动距离的关系曲线;步骤二:将载荷‑元件移动距离的关系曲线分为衔接的第一线性段和第二线性段,第一线性段为密封副元件材料未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关系曲线;选取第一线性段靠近第二线性段的部分的载荷力作为密封副元件适当的压紧力;步骤三:通过螺纹转动特性,换算移动距离和螺母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步骤四:改变密封副元件间的润滑、间隙以及密封副元件材质,转动螺母至步骤三所得到的螺母转动角度范围所需的力矩即为最佳安装力矩;本发明提供的确定管接头安装力矩的方法便于准确测试出所需安装力矩。
-
公开(公告)号:CN11413573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42243.7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闵行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西安卓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L4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接头环榫确定方法及带环榫的管接头,方法包括:获取变形前的导管数据和变形后的导管数据;所述变形前的导管数据包括导管变形前的内径和外径;所述变形后的导管数据包括导管变形后的内径和外径;根据所述变形前的导管数据和所述变形后的导管数据确定总变形量;根据所述总变形量确定应变弹性增量;根据所述应变弹性增量和设定承载强度确定环榫信息。本发明能够提升管接头和导管之间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98612.1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闵行协同创新中心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三维软弹皮层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环绕电极触点一圈带有爪形结构,弯折后可充分包裹并粘合软弹硅胶凸台,以此保证柔性聚合物薄膜微电极兼具较高的机械强度和保形接触能力;在制备时,首先基于MEMS技术在沉积有金属牺牲层的硅片上制作二维柔性微电极,然后浸没在盐酸溶液中,腐蚀金属牺牲层,使微电极从硅片上释放下来;然后用毛细玻璃管将微电极顶入具有圆柱形凹坑的模具中;接下来将液态软性硅胶逐一注入各个凹坑,完全填充所有凹坑;最后待液态软性硅胶完全凝固,抬起微电极,与模具分离。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目前柔性聚合物薄膜微电极衬底厚度和保形贴附能力之间的平衡问题,为新型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电极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8869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25774.0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闵行协同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以五谷虫的主要活性成分壳聚糖、多肽和脂肪酸为主要组分,添加凝胶剂等必需基质材料制备而成。本发明能够有效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减轻皮肤炎症反应,提高皮肤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促进烫伤、糖尿病溃疡和机械性皮肤创伤等创面迅速愈合,减少并发感染概率,缩短创面愈合周期。同时,还可以减轻痤疮症状,减少皮损程度,具有明确的祛痘效果。本发明各主要组分之间配伍合理,不仅能充分发挥各成分的药效,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没有毒副作用,长期使用无不良反应。对于西医无法解决的烫伤、糖尿病溃疡、机械性皮肤创伤和痤疮,有明确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319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25781.0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闵行协同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蟾虫凝胶外用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食蟾虫凝胶外用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食蟾虫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0.2‑3份,水溶性凝胶基质100份。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食蟾虫凝胶外用药组合物,可以治疗烧烫伤、褥疮、糖尿病皮肤溃疡、放射性溃疡、外伤创面、手术后创面,能够有效地保持伤口的湿润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并缓解伤口疼痛,效果优于五谷虫提取物制得的凝胶剂。本发明不含激素无任何毒副作用,可涂抹使用部位广泛,兼具抗感染、促愈合和镇痛效果,快速修复创面,缩小疤痕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52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18912.8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西安卓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闵行协同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对称环槽轴向合力诱导冷流的管接头及方法,涉及管接头技术领域,包括管接头本体,管接头本体上设置有内孔,内孔能够使导管的端部进入,内孔内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包括非对称环槽,非对称环槽包括槽底,槽底的一侧通过第一槽壁连接有第一槽顶,另一侧通过第二槽壁连接有第二槽顶,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与内孔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不同,形成非对称设置,对塑性变形冷流形成轴向推挤合力,诱导冷流产生定向流动从而降低径向挤压载荷峰值,还能充分提升冷流内部几何必需位错密度,形成梯度高强纳米微结构,可大幅提高连接可靠性。本发明能够使得管接头和金属导管的连接工艺性提高,并大幅提升管接头的连接强度和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8831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86583.0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闵行协同创新中心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凹形流体微腔的柔性电极辅助植入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凹形流体微腔硅针、PEG、柔性电极三部分。第一步准备两片减薄硅片,在一减薄硅片上加工出凹形流体微腔以及线性阵列圆柱孔道,另一减薄硅片上加工出凹形流体通道;第二步将第一步所述两减薄硅片对准键合;第三步将液态PEG注入硅针的凹形流体微腔中,接着风干使液态PEG固化;第四步向硅针上表面放置柔性电极,使柔性电极表面完全覆盖液态的PEG,接着将整体风干,使柔性电极粘附在硅针表面。该装置对于精确控制柔性电极植入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创新意义,可以有效解决目前辅助植入装置拔出时造成电极移位,电极在插入大脑时PEG降解时间不可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8692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525774.0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闵行协同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以五谷虫的主要活性成分壳聚糖、多肽和脂肪酸为主要组分,添加凝胶剂等必需基质材料制备而成。本发明能够有效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减轻皮肤炎症反应,提高皮肤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促进烫伤、糖尿病溃疡和机械性皮肤创伤等创面迅速愈合,减少并发感染概率,缩短创面愈合周期。同时,还可以减轻痤疮症状,减少皮损程度,具有明确的祛痘效果。本发明各主要组分之间配伍合理,不仅能充分发挥各成分的药效,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没有毒副作用,长期使用无不良反应。对于西医无法解决的烫伤、糖尿病溃疡、机械性皮肤创伤和痤疮,有明确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52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1018912.8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西安卓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闵行协同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对称环槽轴向合力诱导冷流的管接头及方法,涉及管接头技术领域,包括管接头本体,管接头本体上设置有内孔,内孔能够使导管的端部进入,内孔内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包括非对称环槽,非对称环槽包括槽底,槽底的一侧通过第一槽壁连接有第一槽顶,另一侧通过第二槽壁连接有第二槽顶,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与内孔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不同,形成非对称设置,对塑性变形冷流形成轴向推挤合力,诱导冷流产生定向流动从而降低径向挤压载荷峰值,还能充分提升冷流内部几何必需位错密度,形成梯度高强纳米微结构,可大幅提高连接可靠性。本发明能够使得管接头和金属导管的连接工艺性提高,并大幅提升管接头的连接强度和疲劳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