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25473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0156670.8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以及在电极组件的相反侧突出的电极未涂覆部分;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集流体,包括电极连接部分和端子连接部分,该电极连接部分位于与电极未涂覆部分中的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对应的区域处并且包括位于电极连接部分的表面中的联接槽,该端子连接部分从电极连接部分弯折并且在电极组件上方延伸;以及子接线片,包括联接到联接槽的第一区域和从第一区域弯折并连接到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的第二区域。

    二次电池及用于制造该二次电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8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80007297.8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用于制造该二次电池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辅助接线片与单板的集流部之间的强激光焊接防止由于在电极接线片和辅助接线片之间超声波焊接期间可能出现的疲劳载荷导致的损坏。为此,公开一种二次电池及用于制造该二次电池的方法,其中所述二次电池包括:具有电极接线片的电极组件;辅助接线片,其为机械地和电地联接至所述电极接线片的金属单板;以及机械地和电地联接至所述辅助接线片的集流部;其中所述辅助接线片包括:焊接至所述电极接线片的接线片连接部;焊接至所述集流部并平行于所述接线片连接部设置的集流连接部;以及弯折部,其连接在所述接线片连接部与所述集流连接部之间并围绕所述集流部的一侧。

    可再充电电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5773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610016537.6

    申请日:2016-01-12

    Abstract: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插入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隔板;壳体,该壳体容纳电极组件,在该壳体的一个横向表面中形成有孔,并且该壳体包括形成在面向该一个横向表面的另一横向表面中的开口;密封部分,该密封部分被连接到孔并密封孔以使壳体的横向表面是扁平的;和开口结合的盖板;以及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被连接到第二电极并在穿过盖板的同时突出到壳体的外部,其中孔可以具有相对于壳体的一个横向表面朝电极组件凹入的形状。

    可再充电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4378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51270.7

    申请日:2017-09-04

    Inventor: 李铉洙 卞相辕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通过在每个隔板的两侧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而形成的电极组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各自具有涂覆区域和未涂覆区域接线片;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以及盖板,被附接到所述壳体的开口以封闭和密封所述壳体,并且具有与通气孔一体形成的通气板,其中所述通气板被形成为超过所述盖板的厚度。

    可再充电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650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7754.4

    申请日:2017-06-29

    Inventor: 张明在 卞相辕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壳体,具有开口,用于接纳电极组件;盖组件,通过开口被联接到壳体以将壳体密封;隔离物,被定位在电极组件与壳体之间且在其中具有多个孔;以及通气构件,被形成在壳体的底表面上,该底表面位于与开口相对的一侧上。

    可再充电电池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18192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410242365.5

    申请日:2014-06-03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和电联接到电极组件的电极连接组件,该电极连接组件包括:端子;电联接到电极组件的集流体;在端子和集流体之间的绝缘构件,其中绝缘构件的一部分与端子和集流体隔开;以及电联接端子和集流体的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包括熔断器部分,其中绝缘构件的所述部分与连接构件重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