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液二次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7330C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410036694.0

    申请日:2000-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蓄电池,其在电池筒内部,接纳有电极体,该电极体是分别在带状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设置分隔件,之后将它们叠置而形成的,该正极与负极分别按照将活性物质涂敷于带状芯体的表面上的方式形成,该电极体所产生电能可从一对电极端子,朝向外部输出,其特征在于在电极体中的至少任何一个端部,突出有构成正极或负极的带状芯体的端缘,在该端缘上接合有集电板,在该集电板中的,与芯体端缘相对的面上,形成有突出的多条凸部,该多条凸部的截面呈圆弧状,或呈四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在各凸部与芯体端缘嵌合的状态,集电板焊接于芯体端缘上,并且与其中一个电极端子连接。本发明还关于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蓄电池用的集电板和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蓄电池的制造方法。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02905A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200510074304.3

    申请日:2005-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H01M4/364 H01M4/52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包括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含有锂、镍和锰且具有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所述负极包括可吸留、释放锂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周期表的ⅣB族元素和ⅡA族元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将具有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用作正极活性物质,可以在不降低电池容量的情况下提高高温耐久性即高温保存特性。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3451C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01111477.0

    申请日:2001-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H01M2/263

    Abstract: 在电池箱(1)内容放有电极卷(4)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在电极卷(4)的端部上突出设置了构成电极的带状芯体的端缘(48),集电板(5)与端缘(48)相连。在集电板(5)上,在与芯体端缘(48)相对的面上成放射状地形成了截面形状成圆弧形地突出的多个突起(52)和冲切突条(53),在这些圆弧形突起(52)和冲切突条(53)咬入芯体端缘(48)的状态下,集电板(5)被焊接到芯体端缘(48)上。由此一来,获得了高集电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