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23317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710140848.4
申请日:2007-08-1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76 , H01M2/12 , H01M2/1229 , H01M2/1241 , H01M2/34 , H01M2/345 , H01M10/052 , H01M2200/00 , H01M2200/20 , Y10T29/4911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可在期望的动作压下可靠地动作的压敏变形元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具有开口的外装罐、收容在外装罐中的具有分别具备正负集电板的正负极的电极体(10)、封闭开口的封口板(3)、一端侧与封口板(3)的贯通孔嵌合且另一端侧从封口板(3)向外侧突出的外部电极端子(1)、作为比封口板靠电池内侧设置的部件的与电池内部的气压上升对应而变形的压敏变形元件,其中,外部电极端子(1)的内部形成有连接电池外部和与压敏变形元件的电池外侧面侧相接的空间的连通孔。
-
公开(公告)号:CN1874047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610099863.4
申请日:2006-03-1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Y02T10/7011
Abstract: 改善使用含锂橄榄石型磷酸盐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输出再生特性。一种具有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正极具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作为导电剂的碳材料的合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剂层包含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由LiMPO4(M为选自Co、Ni、Mn和Fe中的至少一种以上元素)表示的含锂橄榄石型磷酸盐和至少含有Ni和Mn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等的金属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277330C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410036694.0
申请日:2000-08-0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263 , H01M10/05 , H01M10/0525 , Y10T29/49114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蓄电池,其在电池筒内部,接纳有电极体,该电极体是分别在带状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设置分隔件,之后将它们叠置而形成的,该正极与负极分别按照将活性物质涂敷于带状芯体的表面上的方式形成,该电极体所产生电能可从一对电极端子,朝向外部输出,其特征在于在电极体中的至少任何一个端部,突出有构成正极或负极的带状芯体的端缘,在该端缘上接合有集电板,在该集电板中的,与芯体端缘相对的面上,形成有突出的多条凸部,该多条凸部的截面呈圆弧状,或呈四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在各凸部与芯体端缘嵌合的状态,集电板焊接于芯体端缘上,并且与其中一个电极端子连接。本发明还关于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蓄电池用的集电板和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蓄电池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702905A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200510074304.3
申请日:2005-05-2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364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包括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含有锂、镍和锰且具有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所述负极包括可吸留、释放锂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周期表的ⅣB族元素和ⅡA族元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将具有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用作正极活性物质,可以在不降低电池容量的情况下提高高温耐久性即高温保存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451C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01111477.0
申请日:2001-03-1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263
Abstract: 在电池箱(1)内容放有电极卷(4)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在电极卷(4)的端部上突出设置了构成电极的带状芯体的端缘(48),集电板(5)与端缘(48)相连。在集电板(5)上,在与芯体端缘(48)相对的面上成放射状地形成了截面形状成圆弧形地突出的多个突起(52)和冲切突条(53),在这些圆弧形突起(52)和冲切突条(53)咬入芯体端缘(48)的状态下,集电板(5)被焊接到芯体端缘(48)上。由此一来,获得了高集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27308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029888.7
申请日:2013-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H01M2/06 , H01M2/263 , H01M2/345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电流切断机构工作后不会产生火花放电以及电压复位的、安全性以及可信性进一步提高了的密闭型电池。该密闭型电池在电流切断机构中具备:翻转板,其电连接于外部连接端子,具备在电池壳体的内压超过了预定的压力时能够向电池壳体外侧移位的翻转部;和集电体,其配设于比翻转板靠电池壳体内侧的位置并且电连接于电极,在其一部分具有能够断裂的易断裂部。集电体与翻转板,在易断裂部与翻转部电接合且机械接合,并且易断裂部由于翻转部的移位而断裂与翻转部一起移位,将集电体与翻转板的电连接切断;集电体与移位后的易断裂部的距离在0.3mm以上且1.5mm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227308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029888.7
申请日:2013-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H01M2/06 , H01M2/263 , H01M2/345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电流切断机构工作后不会产生火花放电以及电压复位的、安全性以及可信性进一步提高了的密闭型电池。该密闭型电池在电流切断机构中具备:翻转板,其电连接于外部连接端子,具备在电池壳体的内压超过了预定的压力时能够向电池壳体外侧移位的翻转部;和集电体,其配设于比翻转板靠电池壳体内侧的位置并且电连接于电极,在其一部分具有能够断裂的易断裂部。集电体与翻转板,在易断裂部与翻转部电接合且机械接合,并且易断裂部由于翻转部的移位而断裂与翻转部一起移位,将集电体与翻转板的电连接切断;集电体与移位后的易断裂部的距离在0.3mm以上且1.5mm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0449850C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510052847.5
申请日:2005-02-2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02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4235
Abstract: 锂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使溶质溶解于非水类溶剂的非水电解液,上述正极的正极活性物质由具有尖晶石构造的锂锰复合氧化物,以及至少含有镍并具有层状构造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构成,在上述非水电解液中添加有以草酸根络合物为阴离子的锂盐。
-
公开(公告)号:CN1497761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200310101026.7
申请日:2003-10-1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1)、负极(2)、设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离装置(3)、以及非水电解质,在上述正极上的正极活性物质中使用以组成式Li1+zMn2O4(其中满足0≤z≤0.2的条件)表示的尖晶石结构的锂-锰复合氧化物与组成式LiNi1-x-yCoxMnyO2(其中满足0.5<x+y<1.0、0.1<y<0.6的条件)表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之间的混合物,同时在负极活性物质中使用以结晶性低于该第一石墨材料的第二碳材料被覆作为芯材的全部或部分第一石墨材料表面的低结晶性碳被覆石墨。根据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可以抑制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或高效放电特性等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345101A
公开(公告)日:2002-04-17
申请号:CN01141055.8
申请日:2001-09-2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用组成式LiNi(1-x-y)CoxMnyO2(0.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