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7472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09549.3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L5/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电动天窗的防夹力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系统,方法包括:在研发阶段,检测汽车电动天窗的防夹区内不同位置的防夹力,获取防夹区内不同位置的电机工作转速与电机初始转速的转速差值,根据防夹力与转速差值得到防夹区内不同位置的防夹力与转速差值对应关系;在生产阶段,记录汽车电动天窗的防夹区内不同位置的转速差值,并根据转速差值与防夹力对应关系查找转速差值对应的防夹力;若防夹区内不同位置的防夹力均满足汽车电动天窗的防夹力公差要求,则判定汽车电动天窗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防夹力公差根据研发阶段的实验标定得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通过检测某一点的防夹力无法满足国际安全标准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277803U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20736007.3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可开启调光玻璃汽车天窗,包括:调光玻璃,所述调光玻璃上设置有触点;天窗玻璃框架,所述调光玻璃通过所述天窗玻璃框架可开启地固定于天窗导轨上;子接插件和母接插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天窗玻璃框架和天窗导轨上,所述子接插件与所述触点相连,所述母接插件与汽车电源相连;其中,所述调光玻璃在关闭状态和翘起状态下,所述子接插件和母接插件相接触,以连通所述触点至所述汽车电源之间的电流回路。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能够充分利用调光玻璃的透光率可变的特性,减轻汽车的车身重量,增大汽车头部的空间,同时充分发挥可开启汽车天窗的快速降温、消除雾气、迅速换气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05601751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331921.0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B60R16/023 , E05F15/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窗开启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车辆需要通过操作车内按钮才能开启车窗的问题,其包括车窗开启指令发射单元,信号接收器,电控单元以及车窗驱动机构,其中车窗开启指令发射单元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车窗开启指令给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对接到的指令进行解码,并将解码信息传送到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解码信息向车窗驱动机构发出控制指令而控制车窗的开启。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前开启车窗和天窗对车内进行通风换气,大大改善乘员上车时的车内空气环境,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812942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357822.5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遮阳帘,包括:本体包括卷轴和帘布,帘布固定端固定在卷轴上,帘布可卷绕在卷轴上,帘布移动端可靠近或远离卷轴;转动轴贯穿卷轴且与卷轴可转动连接;两个同步转动的绕线轮均固定在转动轴上,且分别位于卷轴两端外侧;两个滑轮组分别设置在帘布两侧,且沿帘布中线呈镜像对称分布;滑轮组包括动滑轮和设置在动滑轮和绕线轮之间的定滑轮,动滑轮与帘布移动端连接;牵引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绕线轮上,绳体依次通过两个滑轮组并通过两个绕线轮对绳体进行收放;导向轴设置在滑轮组和转动轴且可绕其轴线转动;牵引绳和帘布分别位于导向轴相对两侧且均通过导向轴改变延伸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阳帘,收放时可随停且操作力小。
-
公开(公告)号:CN207374335U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21355661.1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B60S1/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前风窗洗涤喷嘴,包括:喷嘴外壳、以及球状的喷嘴头,喷嘴头以球形万向节的连接方式设置在喷嘴外壳内,喷嘴壳体的内壁与喷嘴头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将空腔分隔为震荡腔和进风腔的分隔片,震荡腔位于分隔片下方,进风腔位于分隔片上方,喷嘴外壳设有与震荡腔连通的进水流道、以及与进风腔连通的一个或多个进风口,喷嘴头设有与震荡腔连通的出水流道、以及与出水流道连通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将喷嘴外部的风压引入喷嘴内部,对喷嘴头实施作用力使其进行一定的转动,使得出水口能相应的向上转动,达到抬高水花区域的目的,以对抗车辆运动时,外部风速对喷嘴头喷射出来的水花的下压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