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7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20841.2
申请日:2024-01-05
申请人: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万宁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V40/1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ResNet神经网络的白蚁识别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由各种白蚁种类的白蚁图像组建的白蚁图像数据集;对白蚁图像数据集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得到增强后的目标白蚁图像数据集;将目标白蚁图像数据集按照预设比例,且各种白蚁种类的白蚁图像数量均等的方式进行分类,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搭建初始的Resnet神经网络模型;将目标白蚁图像数据集中的训练集以及验证集输入Resnet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识别白蚁种类的网络模型;将目标白蚁图像数据集中的测试集输入到网络模型,输出得到测试集的各种白蚁种类,由此,采用ResNet神经网络模型对白蚁种类检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解决了自然环境下白蚁图像背景复杂导致识别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510724U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20027114.4
申请日:2024-01-05
申请人: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万宁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蚁智能诱捕灯,包括白蚁诱集装置、电控箱、白蚁计数摄像头,所述电控箱包括主控电路板和蓄电池,所述白蚁诱集装置包括诱集光源、诱集箱体、吸入式管道及风机、上阻虫板及上阻虫板翻转电机、灭杀模块、下阻虫板及下阻虫板翻转电机、集虫箱。本实用新型的白蚁智能诱捕灯,具有可开启和关闭的上阻虫板和下阻虫板,上阻虫板和下阻虫板将白蚁诱集箱体围成一个封闭空间后,能够采用白蚁计数摄像头对诱集到的白蚁进行准确计数。本实用新型的白蚁智能诱捕灯,上阻虫板向下翻转时白蚁计数摄像头和灭杀模块不工作,上阻虫板向上翻转时白蚁计数摄像头和灭杀模块才开始工作,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221410117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2973345.2
申请日:2023-11-03
申请人: 上海万宁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蚁智能监控装置,属于白蚁防治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依次设置为电路控制室、饵剂室和饵木室,电路控制室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电路控制盒,饵剂室内部放置饵木,饵木室内部放置饵剂,通过饵剂室内放置的饵木引诱白蚁,白蚁从饵剂室两侧及底端皆开设的白蚁进出孔中进入装置内,摄像头及其配备的声音采集模块对白蚁进行识别,后方系统平台通过采集的影像数据识别为白蚁,指示灯亮灯发出报警信息并反馈于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报警装置的位置到现场开展处置,蓄电池为装置内的摄像头、信号发射天线、指示灯及电路控制板等提供电能,使得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小区环境,减少误判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410123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2973347.1
申请日:2023-11-03
申请人: 上海万宁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型诱蚁灯,属于白蚁防治技术领域。包括高压灯座,高压灯座底端固定连接有识别昆虫的灯体,灯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对昆虫尸体进行处理的打包室,通过打包室的设置,当高压灯座点亮后,高压灯座高压电网及灯体内高速摄像头开始工作,拍摄图像经后方平台处理后获得被测昆虫的形态数据并识别昆虫种类及计数。第一摄像头时刻监控烘干室内情况,满足条件时,后台系统通过指令控制烘干室工作,将虫子尸体烘干,烘干后的虫体尸体放入集虫箱中,或者将虫子尸体放置在打包带中,在虫子尸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或者超过一定时间时,自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后的尸体经工作人员处理可用于制作饲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9329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56614.6
申请日:2024-09-09
申请人: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孔口保护装置,所述孔口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组件和固定组件,保护组件包括套筒,套筒适于设在监测管孔的上方并与监测管孔相对,套筒朝向远离监测管孔的方向延伸,且套筒在其延伸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为封闭端,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连接部件,固定件覆盖在监测管孔上,固定件上设有沿固定件的厚度方向贯穿固定件的通孔,通孔与监测管孔相对且连通,连接部件的一端与固定件相连,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与套筒可拆卸地相连以将套筒固定在监测管孔的上方,本发明实施例的孔口保护装置,可以对监测管孔进行保护,提高监测管孔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41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20543.1
申请日:2024-06-24
申请人: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M1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盲沟通畅性检测装置。所述水利工程盲沟通畅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和调节单元,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器、设置在检测器前方的检测组件、活动组件、导向轮、基板、滑套、转向组件和位于滑套内的滑杆,转向组件与滑杆连接,所述活动组件位于检测器前方,所述活动组件通过转向组件与导向轮连接,所述导向轮设置在基板上,调节单元包括密封盖、设置在密封盖下方的销轴、位于密封盖上方的限位组件、泄压组件和多个泄压孔,所述密封盖通过限位组件与泄压组件连接,所述泄压孔位于密封盖上方。本发明的水利工程盲沟通畅性检测装置,以避免盲沟通畅性检测装置在检测时因限位结构遮挡,导致检测数据发生误差,提高盲沟检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46253.X
申请日:2024-05-23
申请人: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水电站比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比测系统和比测转接盒,比测系统包括内观测量模块、传输切换模块、保护模块、公共测量模块和数据比测模块,内观测量模块用于基于监测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获取内观测量数据;传输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比测转接盒,对内观测量数据进行切换和传输,保护模块布设于比测转接盒内,用于对监测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进行防雷保护,公共测量模块,用于通过比测转接盒与测量仪表的切换连接,将内观测量数据输出至测量仪表;数据比测模块,用于对内观测量数据进行比测,输出比测结果,通过水电站比测装置实现了自动化比测,提升了比测结果的真实性,并基于传输切换模块实现了内观测量数据类型的切换,提升了比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21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83963.2
申请日:2024-05-11
申请人: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立锋 , 赵培双 , 邱小弟 , 陈科 , 尹川 , 李曦凌 , 汪诗奇 , 樊牧 , 罗航 , 肖胜昌 , 保振永 , 张智伟 , 陆大进 , 刘海波 , 杨尚融 , 苏武华 , 贺九龙 , 孔明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倾斜实景模型的坡度提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基于倾斜实景模型的坡度提取方法包括:利用OSG库解析目标测区的倾斜实景模型,以得到倾斜实景模型上各点的模型高程,从而遍历目标测区对应的待求坡度点集合,以基于待求坡度点集合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待求坡度点的坐标和倾斜实景模型上各点的模型高程,以及设定搜索半径和设定旋转角度递增量,确定各待求坡度点的坡度信息。由此,实现了地形坡度的自动批量提取,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准确性好、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85829.3
申请日:2024-05-30
申请人: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提出一种水工混凝土三维细观有限元网格的剖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水工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初始三维细观结构信息和界面过渡区厚度;对试件的初始三维细观结构进行重构,得到重构后的三维细观结构信息,并确定重构后的三维细观结构中各骨料的网格离散系数;对重构后的三维细观结构中的骨料和砂浆进行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得到初始有限元网格;确定各骨料的表面原始节点坐标,并基于所述厚度对各骨料的表面原始节点进行缩进生成各骨料的表面新节点;将表面新节点与原始节点连接生成各骨料与砂浆间对应的界面过渡区单元,形成三相有限元网格。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细观有限元网格剖分的精度和效率,并真实模拟位于骨料周围的ITZ。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0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62526.7
申请日:2024-06-13
申请人: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尹川 , 邱小弟 , 陈科 , 沈立锋 , 李曦凌 , 汪诗奇 , 罗航 , 樊牧 , 马俊 , 肖胜昌 , 保振永 , 任威 , 张智伟 , 陆大进 , 杨盛源 , 杨尚融 , 姚元龙 , 赵明哲 , 杨震 , 王选凡
IPC分类号: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26
摘要: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气象场的监测点分组优化方法及其装置,涉及数据处理、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多个气象站的第一坐标、第一气象数据,并基于每个气象站的第一坐标、第一气象数据构建气象场模型;获取多个预设监测点的第二坐标,并根据每个监测点的第二坐标,在气象场模型上确定每个监测点的第二气象数据;根据每个监测点的第二气象数据对监测点进行分组,得到N组监测点,并继续对N组监测点进行优化,得到M组监测点。本公开可以更高效、合理的对气象场的监测点进行分组,提高监测点分组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