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37688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165639.5
申请日:2014-04-23
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蛇足石杉内生真菌Eurotiaceae Penicillium L10Q37菌株,其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4年1月12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4021。本发明真菌发酵后得到的发酵产物以及发酵液提取物和菌体提取物均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用于制备治疗阿尔茨海默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83386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65608.2
申请日:2014-02-26
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分类号: C08B37/00 , A61K31/737 , A23L1/09 , A61P19/02 , A61P29/00 , A61P25/28 , A61P11/00 , A61P3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香硫酸化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的木香硫酸化多糖是取代度为1.57~2.18,硫酸基取代位置在4位和6位的木香均一多糖的硫酸化衍生物,是由木香均一多糖经硫酸酯化反应获得。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木香硫酸化多糖无论在经典途径还是旁路途径都表现出理想的抗补体活性,其抗补体活性靶点为C1q、C1r、C1s、C3、C5和C9,优于阳性对照药肝素,且不具有抗凝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抗补体抑制剂,可望作为抗补体活性成分用于制备保健食品或药物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951760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177890.3
申请日:2014-04-29
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8B37/00 , A61K31/734 , A61P3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蜈蚣藻寡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蜈蚣藻寡糖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其制备方法是先将蜈蚣藻多糖进行酸性水解,然后进行分离纯化。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蜈蚣藻寡糖G19能够在体外及体内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不影响正常肝细胞的生长,且研究表明蜈蚣藻寡糖G19的这一抑制作用与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及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蜈蚣藻寡糖G19具有开发成低毒高效的抗肿瘤药物的潜在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02229967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088501.6
申请日:2011-04-08
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CPC分类号: Y02P20/58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为微生物转化法,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底物的转化及产物的收集纯化步骤;所述的微生物为黑曲霉3.4628(Aspergillus niger,CGMCC 3.4628);所述的底物为柚皮素。本发明选用的转化菌株黑曲霉3.4628易于购得,且可以重复使用,成本较低;柚皮素转化速度快,可在较短时间得到红花素和异红花素;且转化过程污染小,工艺简单,底物-柚皮素还可以循环利用,使规模化及低成本制备红花素和异红花素这两种物质成为可能,对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理论研究及其药用价值的广泛利用具有重要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02772397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82959.X
申请日:2012-08-06
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分类号: A61K31/19 , A61K31/215 , A61P9/10 , A61P9/04 , A23L1/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参红酸的新用途,所述的新用途是指以玄参红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预防或/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或保健食品。实验结果表明:玄参红酸可明显减轻H2O2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且对心肌细胞无损伤毒性;且玄参红酸能显著改善心肌缺血时的心肌舒缩功能,维持急性心梗造模后的心率,增加血清SOD活性,抑制MDA和TnI,可增加冠脉流量,维持心肌的供氧,从而维持心脏的正常心率和改善心肌功能;因而,以玄参红酸作为活性成分可望开发成预防或/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与心肌缺血有关的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或保健食品,对于玄参红酸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67548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72141.2
申请日:2012-05-30
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分类号: C08B37/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茶多糖中获取均一果胶多糖的方法及获得的均一果胶多糖。具体说,是涉及一种从茶叶多糖或茶渣多糖中获取聚半乳糖醛酸类均一果胶多糖的方法及获得的聚半乳糖醛酸类均一果胶多糖。本发明首次从茶多糖中分离纯化获得了均为1,4连接的聚半乳糖醛酸类果胶多糖,而且制备方法简单,得率高,整个制备过程中没有使用酸、碱及其它有毒有害试剂,可充分保证茶多糖活性结构的稳定性,适合规模化生产;尤其是,使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利用提取茶多酚后的茶渣,可节约资源,实现废物再利用,对聚半乳糖醛酸类均一果胶多糖的研究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65995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69305.6
申请日:2012-05-28
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分类号: C08B37/00 , C08L5/00 , A23L1/09 , A61K31/715 , A61P37/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蒲公英多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多糖提取物是由蒲公英全草经水提醇沉、透析截取分子量大于10000道尔顿的组分,然后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而得;所述多糖提取物中含有7~8wt%的多糖A、22~23wt%的多糖B、17~18wt%的多糖C、6~7wt%的多糖D、1~2wt%的多糖E、0.5~1.5wt%的多糖F。本发明所提供的蒲公英多糖提取物具有显著抗补体活性,可作为预防和/或治疗系统性免疫缺陷疾病的药物和功能性食品,使用安全,无副作用之忧,且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适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8808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0240729.9
申请日:2019-03-28
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酿酒酵母中引入外源功能基因构建的经由迷迭香酸从头生物合成丹酚酸B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采用外源基因与宿主菌株内源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不需要添加苯丙素类化合物底物、以基本碳源和氮源为原料从头生物合成丹酚酸B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开创了首例异源从头生物合成丹酚酸B的方法,为药用丹酚酸类化合物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54672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369553.2
申请日:2018-04-24
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丹参功能基因从头生物合成迷迭香酸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采用主要来源于丹参的功能基因,在酵母体内构建了从头合成迷迭香酸生物合成途径,采用两步发酵法,该工程酵母菌以基本碳源和氮源为原料,不需要添加苯丙素类化合物为底物,可以从头合成迷迭香酸,使通过发酵工艺生产迷迭香酸成为可能,为迷迭香酸的来源提供了新的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