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流恒压输出自主切换的抗偏移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6553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080146.6

    申请日:2022-01-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流恒压输出自主切换的抗偏移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直流电压源、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辅助回路以及电池负载;所述直流电压源连接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和所述辅助回路,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连接所述电池负载;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包括初级侧补偿线圈Lf1和次级侧补偿线圈Lf2;所述辅助回路包括辅助线圈La;所述初级侧补偿线圈Lf1、所述次级侧补偿线圈Lf2以及所述辅助线圈La均为双极性DD线圈。本发明实现无线充电系统恒流和恒压输出模式的自主切换,同时降低系统对位置偏移的敏感度,提高系统的抗偏移能力,以保证输出的稳定性。

    恒流恒压输出自主切换的抗偏移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6553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080146.6

    申请日:2022-01-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流恒压输出自主切换的抗偏移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直流电压源、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辅助回路以及电池负载;所述直流电压源连接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和所述辅助回路,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连接所述电池负载;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包括初级侧补偿线圈Lf1和次级侧补偿线圈Lf2;所述辅助回路包括辅助线圈La;所述初级侧补偿线圈Lf1、所述次级侧补偿线圈Lf2以及所述辅助线圈La均为双极性DD线圈。本发明实现无线充电系统恒流和恒压输出模式的自主切换,同时降低系统对位置偏移的敏感度,提高系统的抗偏移能力,以保证输出的稳定性。

    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655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081730.3

    申请日:2022-01-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直流电压源连接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和所述辅助回路,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连接所述电池负载;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包括初级侧补偿线圈Lf1和次级侧补偿线圈Lf2;所述辅助回路包括辅助线圈La;所述初级侧补偿线圈Lf1、所述次级侧补偿线圈Lf2以及所述辅助线圈La均为双极性线圈,所述双极性线圈包括四个相同的方形线圈,四个所述方形线圈呈田字格式排列。本发明实现无线充电系统恒流和恒压输出模式的自主切换,同时降低系统对位置偏移的敏感度,提高系统的抗偏移能力,以保证输出的稳定性。

    充电系统前级T型三电平PFC性能优化调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499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212194.6

    申请日:2022-03-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前级T型三电平PFC性能优化调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对三相原始调制波排序;步骤S2:对逆变器输出三相电流绝对值排序;步骤S3:根据排序的顺序,判断逆变器输出三相电流绝对值对应相的调制波是否能够箝位,当约束条件满足时计算当前箝位方式对应的零序分量;步骤S4:根据三相原始调制波和零序分量计算可抑制共模电压的非连续脉宽调制波。本发明降低开关损耗,提升系统效率;实现中性点平衡,使中性点电压直流分量为零;实现共模电压抑制,将共模电压限制到±Vdc/6以内;简化算法,减小计算量;提出了一种可抑制共模电压的非连续脉宽调制(RCVDPWM)策略,同时能够降低开关损耗。

    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6553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081730.3

    申请日:2022-01-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直流电压源连接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和所述辅助回路,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连接所述电池负载;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包括初级侧补偿线圈Lf1和次级侧补偿线圈Lf2;所述辅助回路包括辅助线圈La;所述初级侧补偿线圈Lf1、所述次级侧补偿线圈Lf2以及所述辅助线圈La均为双极性线圈,所述双极性线圈包括四个相同的方形线圈,四个所述方形线圈呈田字格式排列。本发明实现无线充电系统恒流和恒压输出模式的自主切换,同时降低系统对位置偏移的敏感度,提高系统的抗偏移能力,以保证输出的稳定性。

    一种电池内部关键电化学老化参数的在线辨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1918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654874.9

    申请日:2021-06-11

    IPC分类号: G01R31/39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内部关键电化学老化参数的在线辨识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基于电池电化学机理以及多孔电极理论,通过对电池内部固液两相之间的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偏微分方程求解,建立电池电化学模型;步骤S2:基于电池电化学模型,建立以电池老化参数为状态变量的状态观测器;步骤S3:通过状态观测器,基于电池电流以及电压对预设可观测的电池关键电化学老化参数进行在线辨识。本发明可以在线基于电池的电流,电压等测量信号,对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关键老化参数进行估计。

    基于电化学机理的动力锂电池热模型构建建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2047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608603.X

    申请日:2021-06-01

    发明人: 郭邦军 张希 朱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化学机理的动力锂电池热模型构建建立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动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有限差分法对锂离子电池的二阶偏微分导热方程进行离散化,建立锂电池的热模型;步骤S2:选用圆柱型锂电池为对象进行动态工况测试,获取温度、电流、电压以及电池表面温度在内的实验数据;步骤S3:采用某一动态工况下的测试数据,基于最优参数算法对锂电池的电化学参数进行辨识,用于建立电池热模型;步骤S4:采用其他动态工况下的测试数据来验证锂电池热模型的准确性。本发明有助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提高电池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且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大幅度减少计算量,适用任何形状的电池。

    车用动力电池低温预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784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99641.0

    申请日:2020-08-31

    发明人: 朱翀 张希 郭邦军

    IPC分类号: B60L58/24 B60L58/2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动力电池低温预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组与直流母线电容通过第一接触器连接;动力电池组与驱动电机一相定子绕组通过第二接触器连接;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设于动力电池组的温度采样点上;电机驱动逆变器直流侧与母线电容连接,交流输出侧与驱动电机定子绕组连接;电流传感器设于电机驱动逆变器交流输出端;与电机驱动逆变器、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及接触器控制连接的电池预热控制系统。预热控制系统依靠控制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的通断切换电机驱动及电池预热模式,本发明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设备和成本投入,能够使用电池自身能量进行加热。

    适用于单体电池内部的温度估算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81636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53761.2

    申请日:2019-10-31

    IPC分类号: B60L58/24 B60L58/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单体电池内部的温度估算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包括:电动势温度系数获取步骤:根据BMS时刻记录的电压信息、电流信息、电池表面温度信息;总电阻获取步骤:根据BMS时刻记录的电压信息、电流信息,获取电池总电阻信息;环境温度的获取步骤:将温度传感器贴在电池上,获取环境温度信息;总产热功率获取步骤:根据BMS时刻记录的电流和得到的总电阻,通过电流热效应得到总产热功率,获取总产热功率信息;电池内部温度估算步骤:根据电动势温度系数信息、电池总电阻信息、环境温度信息、总产热功率信息,获取电池内部温度估算结果信息。本发明有助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进而提高电池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池双路供电谐振式交流加热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0306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006472.7

    申请日:2019-10-22

    IPC分类号: B60L58/27 H02J7/00 H02J7/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双路供电谐振式交流加热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系统,包括:第一桥臂:包括由多个功率开关管构成的第一功率开关管组,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组的漏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源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第二桥臂:包括由多个功率开关管构成的第二功率开关管组,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组的漏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源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两组谐振支路:一端连接桥臂的中性点,另一端连接电池的中性点;两个桥臂通过两组互补的PWM信号驱动。解决了低温环境下现有电池加热方法存在加热速度慢、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且能够灵活应用外部充电桩或电池自身提供加热能量,适用范围及场景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