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609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55840.3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电换能器的高效低功耗大电压范围取能电路和装置,包括:磁电换能器输出等效电路,用于模拟磁电换能器的输出特性;变频匹配阻抗变换电路,用于将阻抗相差大于预设阈值的磁电换能器与储能元件进行共轭匹配;储能元件,用于将微弱能量储存起来;带稳压瞬放电路,用于将长时间储存的能量瞬间高功率输出;自供电控制电路,采用高阻抗电阻电容串并联网络从磁电换能器供电,使得磁电换能器输出到控制电路的电压仅在峰值点附近维持预设值,其它时刻迅速衰减,减少能量消耗。该电路具有高效率、低功耗、无冷启动、间歇驱动大负载的优点,可用于低功耗自供电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等许多领域的能量采集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5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52039.9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载自调谐的磁场能量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包括封装壳体、框架、偏置磁铁、取能线圈、转动装置以及机械调谐装置,框架安装于封装壳体内,框架作为骨架绕制取能线圈,偏置磁铁设置在封装壳体的两侧的凹槽内,框架内安装有转动装置;机械调谐装置设置在封装壳体的外侧,机械调谐装置的上方设置有调谐磁铁。本发明所述的过载自调谐的磁场能量收集器利用永磁材料,无需传统电流互感器中聚磁环,能够实现空间磁场取能,更加方便安装和维护;并且其过载自调谐的设计,能实现该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自动调节共振频率的功能,不仅降低对轴承的损伤,也能避免大电流冲击对系统的损坏,有效增加系统的工作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50784.6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相位相似度的谐振接地配电网接地故障选线方法,谐振接地配电网线路首端电压互感器检测到零序电压超越阈值,判断为接地故障,并向注入源发出指令;注入源接收指令通过接地变压器向系统中性点注入特征频率电流;通过电流测量设备采集谐振接地配电网线路各条线路首端各相电流;对谐振接地配电网线路的各条线路首端各相电流进行带通滤波,并获得各条线路首端零序电流;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所述各条线路首端零序电流特征频率的相位;计算所述各条线路之间的特征频率电流信号的相位相似度并构建特征矩阵;根据所述特征矩阵确定谐振接地配电网的故障线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367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89500.7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取能传感双模式磁电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线路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传感器难以自供能以及现有的传感和取能装置体积较大、安装部署困难的缺陷。本发明取能传感双模式磁电谐振器包括悬臂梁、取能压电单元、传感压电单元和磁性质量块;所述悬臂梁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取能压电单元、传感压电单元和磁性质量块均设置在悬臂梁上;所述取能压电单元靠近固定端设置,所述传感压电单元靠近自由端设置;所述磁性质量块设置在取能压电单元和传感压电单元之间;所述传感压电单元在二阶振动模态时的输出电压/在一阶振动模态时的输出电压>1。本发明将取能和传感两个功能在同一个器件中实现,整体结构紧凑,小型化便于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1527338.8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场耦合的差分式电压传感装置及检测方法,差分式电压传感装置中,双极板差分式电压传感电极,其包括PCB板以及位于PCB板正面的正电极、和位于PCB板反面的反电极,差分信号处理放大电路,其连接双极板差分式电压传感电极,差分信号处理放大电路包括设有电压跟随器的第一级放大电路和采用差分放大器电路的第二级放大电路,电压跟随器包括提供直流路径的同时增大入口电阻值的电阻R1和与电阻R1一起构成自积分模块的电容C1。
-
公开(公告)号:CN118159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30256.8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H05K9/00
Abstract: 一种屏蔽频率可调节的电磁屏蔽柔性薄膜,包括柔性薄膜基底,所述柔性薄膜基底上表面设置有柔性半导体层,柔性半导体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金属电极;所述柔性半导体层由掺杂材料通过离子注入或热扩散方法掺杂融合进柔性半导体材料构成,掺杂材料采用能够改变柔性半导体材料电导率的元素,包括氮、磷、硼;本发明通过偏压改变电磁屏蔽柔性薄膜的电阻率进而调节薄膜的屏蔽频率,使得柔性半导体层能够有选择性地保留特定频段的电磁波并屏蔽其余频段的电磁波,解决了常规金属磁屏蔽材料不具有屏蔽频率选择性的问题,质量轻,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19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49819.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电驱动双机制协同式磁电传感器、探测器及磁场探测方法,传感器包括非对称磁电复合异质结、夹具和永磁体;夹具固定夹持在非对称磁电复合异质结的一端,永磁体设置在非对称磁电复合异质结的另一端,形成悬臂梁结构;非对称磁电复合异质结包括两层压电层和磁致伸缩功能层,两层压电层分别复合在磁致伸缩功能层的两侧以构成的非对称结构。本发明单端加持、末端附磁铁的双压电片式磁机电传感器构型,电激励工作模式下通过电驱动电读出,实现“非磁攻磁”,突破传统通过线圈加磁驱动带来的难以小型化和功耗高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3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30287.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nventor: 王冠鹰 , 梁先锋 , 黄辉 , 陆阳 , 鞠登峰 , 郭经红 , 邓辉 , 田文锋 , 钱森 , 王志良 , 王翌雪 , 李春龙 , 曾鹏飞 , 张明 , 陆忞 , 张鑫 , 徐同庆 , 杨林青 , 方煜
Abstract: 一种利用异频信号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判别系统及判别方法,在变电站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与地之间设置判别信号发送装置;在配电变压器所连接同一母线的各线路上设置多个判别信号接收装置;判别信号接收装置基于磁电应力耦合式传感元件实现信号感知功能,能够选频识别频率与磁电应力耦合式传感元件识别频点相同的异频电流信号;当判断配电网疑似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判别信号发送装置向中性点注入异频电流信号;各线路故障相上的各判别信号接收装置通过适应调节检测获取异频电流信号确定单相接地故障线路。本发明具有可根据电流频率适应调节识别频率、注入电流强度依赖低、结构简单、方法可靠、使用方便、体积小、成本低、可大规模部署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34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64893.3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特征电流识别的磁电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磁致伸缩材料、压电材料、基座、两个永磁体和聚磁材料;压电材料粘接于磁致伸缩材料表面,形成磁电复合材料,磁电复合材料一端由基座固定,形成悬臂梁结构,两个永磁体分别粘接于悬臂梁自由端的上下表面,磁化方向与悬臂梁长度方向垂直;聚磁材料设置在磁电复合材料外侧,用于汇集通电导线上的特征电流产生的交流磁场。本发明的磁场传感器,相比于传统的磁电传感器,无需偏置磁场,驱动简单,能耗低,可探测极微弱特征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0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13998.9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磁敏电阻或磁敏电流传感器的PUF生成装置及生成方法。信号采集处理模块采集每一磁敏电流传感器电压输出信号并计算电压有效值和零偏值;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将计算得到的各磁敏电流传感器输出的有效值,用于获取待测导体电流值;PUF处理模块根据每个磁敏电流传感器的零偏值对应生成1或0的数字编码,并将所得到的n个1或0数字编码序列作为生成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用于数字身份认证。本发明采用TMR的自有特性来生成PUF序列,利用工艺的随机性,达到具有保密性好、方案简单、实用性强等特性,而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PUF芯片,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随着TMR数量的增加,测量准确度越高,安全性越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