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923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56789.7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力缓冲系统模型试验模拟装置,包括: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以及设于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之间的滑动导向杆,所述前端盖板上开设有通孔;受力轴和滑动部件,所述受力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滑动部件,第二端穿过前端盖板上的通孔,所述滑动部件套设于导向杆;弹簧固定块及弹簧,所述弹簧固定块套设于受力轴上并与受力轴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固定块,另一端连接后端盖板;初始位置调节部件,一端穿过后端盖板后与后端盖板固定,用于在滑动部件朝向后端盖板移动的过程中支撑滑动部件,通过调节初始位置调节部件穿过后端盖板部分的长度以调节启动拉力阈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精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622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55514.0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B63C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水下吸附装置及水下打捞装置,包括:吸附机构、射流器和喷冲泵;所述射流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喷冲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流器的第一输入口,所述射流器的第二输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吸附机构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喷冲泵在所述射流器的输出端产生高压水流,从而使所述吸附机构内产生负压实现可靠吸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2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256789.7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力缓冲系统模型试验模拟装置,包括: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以及设于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之间的滑动导向杆,所述前端盖板上开设有通孔;受力轴和滑动部件,所述受力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滑动部件,第二端穿过前端盖板上的通孔,所述滑动部件套设于导向杆;弹簧固定块及弹簧,所述弹簧固定块套设于受力轴上并与受力轴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固定块,另一端连接后端盖板;初始位置调节部件,一端穿过后端盖板后与后端盖板固定,用于在滑动部件朝向后端盖板移动的过程中支撑滑动部件,通过调节初始位置调节部件穿过后端盖板部分的长度以调节启动拉力阈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精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02262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671680.4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F16L1/16
Abstract: 一种自行式海底管道埋设装置及其施工工艺,该装置包括:履带行走机构、对中机构、喷冲破土机构、本体机构和高压造流机构,其中:履带行走机构设置于本体机构下方的左右两侧,对中机构与本体机构垂直并设置于本体机构的前端中央;喷冲破土机构设置于本体机构的下方;通过对中机构抱紧管线,喷冲破土机构在履带行走机构的带动下破土,对中机构配合履带行走机构不断调整,实现自主管线跟踪行走;本发明通过对中机构对管道进行夹紧定位,能够实时跟踪管道,实现自行式触探循线;通过水路切换单元,进行水路的分段切换,实现海底沟内不同高度内的分段集中破土,在有限流量和扬程的水路条件下提高开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29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55511.7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深度水下目标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打捞装置,包括:载体、抱爪装置和吸附机构、射流器和喷冲泵;抱爪装置采用欠驱动结构,用于夹持目标,从目标的下方和/或侧下方提供支持力;吸附机构采用欠驱动结构,用于吸附目标,从目标的上方和/或侧上方提供吸附力;通过喷冲泵在射流器的输出端产生高压水流,从而使吸附机构内产生负压实现吸附功能;其中,抱爪装置在夹持目标的过程中,根据抱爪装置与目标之间的压力是否达到预设值来判断是否完成夹持;真空吸附机构在抱爪装置完成夹持后在目标表面进行真空吸附。结合了载体、抱爪装置和吸附机构,通过载体驱动,可以有效对大深度水下目标进行快速打捞,并极大提高了可打捞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607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55508.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B25J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打捞用抱爪装置及水下打捞装置,抱爪装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爪部,每个所述爪部包括:爪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爪部组件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抱爪板,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爪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爪部组件的第一连杆组件以及用于限位所述爪部组件的第二连杆组件。本发明的抱爪装置采用了欠驱动方式,类似人手指运动,通过一个驱动缸驱动,完成抱爪装置所用关节运动,能够对外形和大小不一的各种目标实施打捞。
-
公开(公告)号:CN11699255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449191.4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吨位沉船跨泥‑水介质整体打捞过程安全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现场土工试验测定土体参数;S2、进行沉船实船网格建模,输入土体参数进行土体流固耦合模拟,经过数据处理获得沉船底质力荷载;S3、基于线性势流理论、Cummins方程及沉船底质力荷载计算驳船实时六自由度运动响应,并根据不同打捞状态,实时更新水面水动力学参数与波浪载荷响应系数,获得沉船水动力力荷载;S4、基于集中质量法、莫里森方程及驳船实时六自由度运动响应,求解打捞系统系泊缆受力时历;S5、求解打捞系统系泊缆危险张力时历,进而判别危险点。有益效果是拓展海上作业窗口期、提高工程经济性、保证打捞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20226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71680.4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F16L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6
Abstract: 一种自行式海底管道埋设装置及其施工工艺,该装置包括:履带行走机构、对中机构、喷冲破土机构、本体机构和高压造流机构,其中:履带行走机构设置于本体机构下方的左右两侧,对中机构与本体机构垂直并设置于本体机构的前端中央;喷冲破土机构设置于本体机构的下方;通过对中机构抱紧管线,喷冲破土机构在履带行走机构的带动下破土,对中机构配合履带行走机构不断调整,实现自主管线跟踪行走;本发明通过对中机构对管道进行夹紧定位,能够实时跟踪管道,实现自行式触探循线;通过水路切换单元,进行水路的分段切换,实现海底沟内不同高度内的分段集中破土,在有限流量和扬程的水路条件下提高开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93278.6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E21B47/001 , E21B47/024 , E21B4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深度海底确定钻头方位的方法,涉及海底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用两个传感器组成双磁源传感器,两传感器距离控制L在2‑5米,同步器用近无线方式;S2:地面上时,通过同步器控制让第一个传感器工作,进行正常的施工操作,当要进行穿越船底操作时,通知同步器控制第二个传感器开始工作,结束后,通过同步器关闭第二个传感器;本发明利用双磁源加五个接收机组成十字接收机阵列,来定位航偏角,并利用差分GPS计算航偏角的准确数字值,使用无线的方式,不需要大距离移动,就可以实现钻头方向定位,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形成数字化的数据,便于与预设的轨迹进行比较,更加方便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88977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378984.1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 上海城建隧道装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庄欠伟 , 周东荣 , 袁玮皓 , 陈世海 , 张立 , 张弛 , 金锋 , 翟一欣 , 胡建 , 闵锐 , 王健 , 黄志红 , 朱小东 , 杨正 , 魏良孟 , 袁一翔 , 金强强 , 蒋宏亮
IPC: B63C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弧形梁顶管的发射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呈圆弧形的架体,该架体的内部中空形成有供弧形梁通过的连通通道;固定于架体的端部的第一耳板;固定于架体的端部且靠近第一耳板设置的套筒;对应第一耳板且供固定于水底的第二耳板;以及对应套筒且供竖直固定于水底的定位杆,通过下放架体且套筒套设于定位杆,使得架体沿定位杆向下移动直至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进而固定销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固定架体于水底。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打捞方式难以保证被打捞物完整性的问题,降低打捞难度,降低施工风险,降低被打捞物受到损害的可能性,节约人力物力,保证被打捞物的完整性,降低了水下施工的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