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25971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07579.0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余洋 , 黄军 , 许东 , 郭文涛 , 闵凡奇 , 刘新伟 , 安石峰 , 王亮 , 黄家俊 , 熊文波 , 韩修远 , 黄嘉烨 , 王德佳 , 罗伟林 , 黄玉良 , 郭之泓 , 万烨 , 袁百玲 , 邵雷军 , 刘辉
IPC: H02J7/00 , H01M10/44 , H01M1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储能短时功率输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储能电池系统、高压控制系统和集成控制系统;所述高压控制系统包括高压充电机、BMS主控单元;高压充电机的水冷回路与储能电池系统相连,通过高压充电机直接对储能电池系统进行充电;BMS主控单元从集成控制系统取电,通过CAN通讯对储能电池系统进行供电及管理。本发明通过采用高功率电池体系,经过散热设计、绝缘设计、力学设计,实现了可靠性高功率特性输出;将储能电池系统、高压控制系统、集成控制系统经模块化设计、集成化组装,实现了模块化可扩展集成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65370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49180.4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2/10 ,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联式千伏级锂离子电池组装置及电池簇绝缘构造方法,包括:锂离子电池组、电池管理硬件部件;所述锂离子电池组的电压为5kV~30kV;所述锂离子电池组包括:电池簇;所述电池簇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1kV;所述电池簇串联成锂离子电池组;所述电池管理硬件部件与锂离子电池组相连。本发明将当前锂离子电池组应用的电压等级由1500V提升到了几十千伏(5kV~30kV),拓展了高能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510836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0915256.X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及其电池配组方法,利用了电极材料在放电平台区域内锂离子扩散系数较小的特点,通过短时脉冲放电测试检测出电池的SOC,从而计算出电池的自放电率,并准确、可靠的分选出自放电性能一致的电池,对其进行有效配对形成电池组,保证了电池组的整体使用寿命,对检测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体系自放电能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71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1005565.5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4/50 , H01M4/505 , H01M4/52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材料包括内核高电压本体材料和外壳掺杂氟化碳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源溶解于极性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应溶液;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高电压本体材料,控制反应液温度和时间,离心洗涤得到具有均匀有机框架材料包覆层的中间相Ⅰ;再将中间相Ⅰ在氮气中高温碳化,冷至室温,得到多孔碳层包覆的高电压本体材料;随后置于反应釜中干燥,通入氟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氟化反应,真空干燥后即可。本发明利用氟化碳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嵌锂反应,从而生成导电性碳和氟化锂,导电性碳的生成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29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280140.4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间接预测方法,包括:采集锂离子电池监测数据,归一化电池容量序列和等时间电压差序列;相关性分析,提取健康因子;构建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模型;构建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健康因子预测模型,计算出未来循环周期的健康因子;计算未来循环周期容量的真实值,完成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的预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间接预测装置,该装置以及上述预测方法能够实现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的在线预测,在剩余寿命达到失效之前进行及时更换与维修,从而保证锂离子电池的正常运行,提升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71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05565.5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4/50 , H01M4/505 , H01M4/52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材料包括内核高电压本体材料和外壳掺杂氟化碳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源溶解于极性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应溶液;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高电压本体材料,控制反应液温度和时间,离心洗涤得到具有均匀有机框架材料包覆层的中间相Ⅰ;再将中间相Ⅰ在氮气中高温碳化,冷至室温,得到多孔碳层包覆的高电压本体材料;随后置于反应釜中干燥,通入氟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氟化反应,真空干燥后即可。本发明利用氟化碳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嵌锂反应,从而生成导电性碳和氟化锂,导电性碳的生成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3880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24276.6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市闵行区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中心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动力与储能电池功率特性的估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电池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步骤2,分析获取电池工作过程中各部分电位与外部过程之间的响应关系;步骤3,通过电池外部信号对内部状态的辨识,获取电池的功率特性;步骤4,进行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首先,方法可靠性高、通适性强,不仅可用于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也可以用于储能用电池;其次,本发明基于功率特性的内因的变化来表征功率特性的变化,可以根据应用工况的不同,确定哪些内因对功率特性影响较大;再次,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估计功率特性的精度高;最后,本方法可置于BMS或EMS中,以实现硬件化应用,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89859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15422.6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2300/00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改性的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表面改性的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是采用Li-La-Zr-O固体电解质包覆在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表面,以对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形成的。本发明经过非原位的表面改性工艺在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表面包覆一层Li-La-Zr-O层,该材料用于镍锰酸锂电池,避免了电解液与活性颗粒直接接触,使电解液被氧化形成固液界面层的程度不至于进一步深化,从而大幅改善了镍锰酸锂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528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1028631.6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断锂离子蓄电池健康状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一定的工作制度分别将衰减前后的锂离子蓄电池充电至相同截止电压,终止充电,获取蓄电池的静置电压‑时间数据,并将所述的数据代入锂离子蓄电池的健康状态表达式中,计算后得到用于表征锂离子蓄电池健康状态的健康状态值;其中,表达式如公式(9)所示。本发明从锂离子蓄电池使用过程中的静置电压及静置时间数据出发,以锂离子蓄电池充电至某一相同截止电压后静置时刻m及静置时刻k时的电压值和开路电压值作为输入数据,具有采样状态极易控制、数据易获取、通用性良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容量法或阻抗法需要全充电‑全放电或特定的测试制度的不足,工程应用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74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04264.3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模块化光伏发电装置进行一体化充放电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主控制器模块执行预设的控制逻辑,配合上位机进行充放电操作;继电器开关模块是主控制器模块控制继电器开关模块,实现充放电线路开与关;可编程直流电源模块是主控制器模块控制可编程直流电源模块,实现在进行充电操作过程中模拟光伏发电特性作为直流输入;功率分析及并网测试模块是主控制器模块控制功率分析及并网测试模块,实现在进行放电操作过程中模拟测试逆变交流输出电能质量、电网各类运行工况和负载特性;主控机具有一体化平台的监控、操作及显示功能。本发明通过模拟最真实工况去进行光储充装置的可靠稳定性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