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8271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1005565.5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4/50 , H01M4/505 , H01M4/52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材料包括内核高电压本体材料和外壳掺杂氟化碳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源溶解于极性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应溶液;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高电压本体材料,控制反应液温度和时间,离心洗涤得到具有均匀有机框架材料包覆层的中间相Ⅰ;再将中间相Ⅰ在氮气中高温碳化,冷至室温,得到多孔碳层包覆的高电压本体材料;随后置于反应釜中干燥,通入氟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氟化反应,真空干燥后即可。本发明利用氟化碳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嵌锂反应,从而生成导电性碳和氟化锂,导电性碳的生成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5154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594165.6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4/139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电压锂离子正电极极片、电池及其制作方法,该正电极极片包括复合集流体和涂布于集流体表面的正电极浆料,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包括表面有凹孔的铝基材、分别涂覆于铝基材两面的第一缓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缓蚀导电层由缓蚀剂和导电聚合物共混组成,第二导电层包括搭载客体分子的聚合物粘结剂Ⅰ、聚合物粘结剂和导电碳共混组成。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提供正电极极片及电池制备方法,提高了集流体表面和活性材料的粘附性,改善了高电压条件下集流体与正活性材料之间的接触粘附性,从而改善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71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05565.5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4/50 , H01M4/505 , H01M4/52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材料包括内核高电压本体材料和外壳掺杂氟化碳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源溶解于极性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应溶液;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高电压本体材料,控制反应液温度和时间,离心洗涤得到具有均匀有机框架材料包覆层的中间相Ⅰ;再将中间相Ⅰ在氮气中高温碳化,冷至室温,得到多孔碳层包覆的高电压本体材料;随后置于反应釜中干燥,通入氟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氟化反应,真空干燥后即可。本发明利用氟化碳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嵌锂反应,从而生成导电性碳和氟化锂,导电性碳的生成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3880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24276.6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市闵行区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中心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动力与储能电池功率特性的估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电池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步骤2,分析获取电池工作过程中各部分电位与外部过程之间的响应关系;步骤3,通过电池外部信号对内部状态的辨识,获取电池的功率特性;步骤4,进行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首先,方法可靠性高、通适性强,不仅可用于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也可以用于储能用电池;其次,本发明基于功率特性的内因的变化来表征功率特性的变化,可以根据应用工况的不同,确定哪些内因对功率特性影响较大;再次,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估计功率特性的精度高;最后,本方法可置于BMS或EMS中,以实现硬件化应用,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89859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15422.6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2300/00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改性的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表面改性的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是采用Li-La-Zr-O固体电解质包覆在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表面,以对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形成的。本发明经过非原位的表面改性工艺在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表面包覆一层Li-La-Zr-O层,该材料用于镍锰酸锂电池,避免了电解液与活性颗粒直接接触,使电解液被氧化形成固液界面层的程度不至于进一步深化,从而大幅改善了镍锰酸锂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594699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10600104.1
申请日:2013-11-25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4/505 , H01M4/1391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米级单晶锰基材料、其制备方法及使用其的锂离子电池。该锰基材料的分子式为LiNi0.5-xMn1.5MxO4-yFy,LiNi0.5Mn1.5-xMxO4-yFy或LiNi0.5-x/2Mn1.5-x/2MxO4-yFy,0≤x≤0.08,0≤y≤0.1,其中M为Mg、Ca、Al、Cr、Co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该材料是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再通过氧化性气体制备高活性的氧化物,最终通过高温煅烧得到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微米级单晶镍锰酸锂材料。本发明的方法易于控制,工艺简单,能制备形貌可控、成分均一的镍锰酸锂,重复性好;制备得到的镍锰酸锂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及高温循环性能,能用于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795898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184964.6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0404 , H01M4/485 , H01M4/5835 , H01M4/621 , H01M4/62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原位电化学氟化钛酸锂的方法及制备的氟化钛酸锂电池,该方法包含:步骤1,制备原位电化学氟化钛酸锂极片:向常规钛酸锂浆料中加入氟化碳混匀,涂布到集流体上;步骤2,以上述极片为负极片组装钛酸锂锂离子电池;步骤3,通过首圈放电化成实现对钛酸锂的原位电化学氟化,获得原位电化学氟化钛酸锂电池。本发明不需添加任何额外工艺,仅需在极片制备中添加氟化碳,利用氟化碳的原位电化学分解在钛酸锂中引入氟离子,额外的产物碳可以为极片提供优良的电子导体。通过本原位电化学氟化方法制备的钛酸锂具有极佳的倍率性能和优异的循环性能,在钛酸锂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0836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15256.X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27 , H01M10/4207 , H01M10/4221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及其电池配组方法,利用了电极材料在放电平台区域内锂离子扩散系数较小的特点,通过短时脉冲放电测试检测出电池的SOC,从而计算出电池的自放电率,并准确、可靠的分选出自放电性能一致的电池,对其进行有效配对形成电池组,保证了电池组的整体使用寿命,对检测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体系自放电能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282944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95659.6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高电压电解液及其用途,该电解液包括:非水溶剂、锂盐、第一类添加剂,以及第二类添加剂;其中,该非水溶剂为碳酸酯类溶剂;该第一类添加剂中包含氟代烯醚,其化学分子式为CHF2CF=CHOCFHCF3;该第二类添加剂为1,3-丙烯磺酸内酯、1,4-丁烯磺酸内酯、碳酸亚乙烯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解液与镍锰酸锂材料匹配,可以满足锂离子电池在高电压条件下的循环使用,使得镍锰酸锂电池在高电压下循环稳定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27825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1261772.2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池衰减机制的寿命评估方法及系统,在测试阶段对电池进行循环测试,以快速获得电池的不同老化状态;通过建模阶段利用电化学模型对不同老化阶段的电池内部状态进行辨识,获得电池内部参数随循环的变化规律;进而预测阶段利用所得到的电池内部参数演变规律,带入电化学模型中得到电池容量的演变情况,当达到所设置的容量下限时,该容量下所对应的循环次数即为电池寿命。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寿命预测只基于容量数据演变,而忽视了电池内部的机理演变,导致寿命预测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