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312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04277.0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Inventor: 曹世宏 , 宁涛 , 胡国昌 , 张宇 , 丁建桥 , 刘辉 , 邵雷军 , 蒋帅 , 徐建明 , 余洋 , 王德佳 , 罗伟林 , 王亮 , 许东 , 闵凡奇 , 刘新伟 , 安石峰 , 朱陶庸 , 张晨 , 黄玉良 , 郭之泓 , 万烨
IPC: H02J7/35 , H02J7/00 , H01M50/244 , H01M50/247 , H01M10/613 , H01M10/623 , H01M10/42 , H01M10/6551 , G05F1/67 , H02S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可扩展模块化携行储能电源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防雨箱体、储能电池模组、可折叠光伏板和控制总成;所述防雨箱体上设置有散热片以及电气接口;所述储能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防雨箱体的内部空间的底部;所述可折叠光伏板设置于所述防雨箱体的内部空间的顶部;所述控制总成设置于所述防雨箱体的内部空间的中部,并分别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和所述可折叠光伏板电连接。本发明具有便携、抗淋雨、耐低温、模块化可扩展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230785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597727.6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0426 , H01M4/48 ,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包覆复合膜的钛酸锂电极、其制备方法及用途,该电极包含:钛酸锂电极主体;紧贴钛酸锂电极主体表面包覆设置的内膜,该内膜为氧化锌层或掺铝氧化锌层;包覆在所述内膜外部的表面膜,该表面膜为Li2O层,该表面膜内嵌设有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为ZnO纳米颗粒、Zn纳米颗粒或二者的混合物;复合膜由内膜和表面膜构成。本发明的工艺简便,成本低,通过控制内膜的厚度和钛酸锂电极的充放电循环条件,在钛酸锂电极表面形成内膜和嵌有纳米颗粒、具有无定形态表面膜的复合包覆膜,在达到覆盖钛酸锂表面活性位点的同时,较大幅度地提升了钛酸锂电极的放电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可用于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216162414U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22297060.8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模块化光伏发电装置进行一体化充放电测试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模块、继电器开关模块、可编程直流电源模块、功率分析及并网测试模块、工控机和并网式光储充发电装置;所述并网式光储充发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开关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可编程直流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连接;市电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功率分析及并网测试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工控机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最真实工况去进行光储充装置的可靠稳定性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213906369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297099.X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Inventor: 余洋 , 蒋帅 , 白云飞 , 邹连荣 , 徐建明 , 王德佳 , 罗伟林 , 王亮 , 许东 , 闵凡奇 , 刘新伟 , 安石峰 , 朱陶庸 , 张晨 , 黄玉良 , 郭之泓 , 万烨 , 邵雷军 , 刘辉 , 曹世宏 , 宁涛 , 胡国昌 , 张宇 , 丁建桥
IPC: H02J7/35 , H02J7/00 , H01M50/244 , H01M50/247 , H01M10/613 , H01M10/623 , H01M10/42 , H01M10/6551 , G05F1/67 , H02S3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率可扩展模块化携行储能电源,包括防雨箱体、储能电池模组、可折叠光伏板和控制总成;所述防雨箱体上设置有散热片以及电气接口;所述储能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防雨箱体的内部空间的底部;所述可折叠光伏板设置于所述防雨箱体的内部空间的顶部;所述控制总成设置于所述防雨箱体的内部空间的中部,并分别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和所述可折叠光伏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便携、抗淋雨、耐低温、模块化可扩展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23118.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径倍增功能复合模块,功能复合模块结构包括薄型聚光透镜组、太阳电池、太阳电池电路板、天线阵列、热控层及支撑结构。功能复合模块由多个薄型聚光太阳电池和天线阵列构成,可根据天线工作频率进行聚光太阳电池结构调节,实现口径最大利用率。采用太阳电池填充天线阵子间隙的布局方式,利用薄型聚光透镜将天线上方的入射光转移到太阳电池上,充分利用口径范围的入射光源进行发电,同时,避免太阳光对天线阵子的直接加热。本发明的功能复合模块实现发电单元与用电载荷的共口径集成,具有高效光电转化率和高增益辐射,有效降低飞行器的展开面积和发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52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80449.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L31/054 , H01L31/052 , H01L31/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用微型聚光太阳电池芯片、模组及组件。空间用微型聚光太阳电池芯片包含:按照光线辐照方向依次堆栈布置的微型聚光透镜、聚光太阳电池及热沉均热层;所述微型聚光透镜具有≤1mm的超短焦距,形成的聚光光斑位于所述微型聚光透镜与所述聚光太阳电池的连接处。本发明提供的微型聚光太阳电池芯片、模组及组件具有转化效率和质量功率比高等优势,同等空间飞行器载荷功率需求下,可有效减少太阳电池阵体积与重量,降低太阳电池阵成本。同时,其表面微聚光透镜能够有效屏蔽高能粒子,可使太阳电池阵在更恶劣辐射环境中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3524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80449.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L31/054 , H01L31/052 , H01L31/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用微型聚光太阳电池芯片、模组及组件。空间用微型聚光太阳电池芯片包含:按照光线辐照方向依次堆栈布置的微型聚光透镜、聚光太阳电池及热沉均热层;所述微型聚光透镜具有≤1mm的超短焦距,形成的聚光光斑位于所述微型聚光透镜与所述聚光太阳电池的连接处。本发明提供的微型聚光太阳电池芯片、模组及组件具有转化效率和质量功率比高等优势,同等空间飞行器载荷功率需求下,可有效减少太阳电池阵体积与重量,降低太阳电池阵成本。同时,其表面微聚光透镜能够有效屏蔽高能粒子,可使太阳电池阵在更恶劣辐射环境中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8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712107.9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轻质柔性复合能源采集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环境能源利用需求,将高效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与轻质摩擦发电两种不同特性的单体电池,通过中间层进行复合。中间层采用多层膜结构设计,即可作为两种电池的隔离层和支撑层,同时作为太阳能电池的电路层。为防止电荷相消,摩擦发电采用网格化设计,包含多个摩擦发电模块,每个发电模块结构独立,多个发电模块分别进行能量采集。通过区域选择性键合和硅橡胶粘合,分别完成摩擦发电、太阳能电池与中间层的复合,实现复合能源器件对太阳能和机械能的高效采集,满足野外智能装备对全天候、长时间、轻量化发电器件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9859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94313.8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L31/048 , H01L31/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宽温域柔性太阳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涉及航天器能源系统领域,柔性太阳电池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柔性透明封装膜、透明胶粘层、薄膜太阳电池、底片胶、柔性电路基板;薄膜太阳电池通过底片胶粘贴到柔性电路基板上,薄膜太阳电池为分模块设置,相邻模块的薄膜太阳电池之间连接;柔性透明封装膜通过透明胶粘层粘接于薄膜太阳电池表面,柔性透明封装膜与透明胶粘层接触的一侧设置微结构层、另一侧设置设置SiOx膜层。实现透明封装材料与电池组件之间无气泡、高强度粘结,促进柔性太阳电池空间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1244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721271.6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包括:金属屏蔽盒,内部为中空结构,将盖板固定实现电磁屏蔽;PCB板,设计有太阳电池贴附区域、微带线结构;SMA接头,固定在金属屏蔽盒的侧面;隔直电容,通过焊接固定在PCB板上;穿心电容通过螺丝固定在金属屏蔽盒的侧面。本发明通过SMA接头通过螺丝固定在金属屏蔽盒上,实现SMA外导体与金属屏蔽盒电连接,SMA芯级穿过金属屏蔽盒侧壁通过焊接方式依次与隔直电容、微带线及太阳电池前电极互联片连接,太阳电池背电极通过导电胶与PCB电池贴附区域及电磁屏蔽盒实现电连接。本发明实现了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注入过程中对直流信号的有效屏蔽,提高电磁脉冲注入试验的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