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5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1414.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嘉伟 , 琚泽文 , 刘思路 , 包旭辉 , 唐陈杰 , 陈虹 , 罗鼎晖 , 蒋跃 , 吴文欢 , 王丹 , 刘敏 , 蔡超琳 , 梅生成 , 肖紫薇 , 严鑫 , 翟宝华 , 眭玄弘 , 黄俊杰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质监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应用于水质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在岸水质监测站负责的水体采样点,生成在岸水质监测站下属的无人水体采样船对应的水体采样路径;调用在岸水质监测站下属的无人水体采样船沿着其对应的水体采样路径进行水体采样;将在岸水质监测站下属的无人水体采样船采集的水体收集至在岸水质监测站;通过在岸水质监测站对其下属的无人水体采样船采集的水体进行水质检测。以此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质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62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870044.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沿海生态修复和海洋牧渔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人工复合生物礁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梯形框架式结构,内部设置有多个框架柱,所述基座表面固定连接有基柱,所述基柱内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另一端贯通套管、基柱滑动连接,通过框架式基座配合上升流礁体和站鸟桩,组合成双层或三层人工复合生物礁体结构,营造多功能海洋生物礁体环境,克服了普通生物礁使用功能单一,使用环境局限的问题,不仅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而且双层或三层结构有机结合,营造多功能海洋生境,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海洋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617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866661.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翟宝华
IPC: A01G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态修复、海藻场生态修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型海藻场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S1、首先将藻床架安装在锚块表面组合成藻类附着模组,并在藻床架表面的藻类附着基内部填充藻基,同步在框架式梯形礁体顶面及内侧粘附藻类受精卵;S2、将多个礁体按照垂直于主要潮流方向,呈环状布设,使得多个礁体所包围的中心位置形成消浪影响范围;S3、藻基内和礁石表面的藻类孢子、受精卵经过生长,长出藻苗。通过下大上小设计的礁体,结构形式上重心稳定、削弱水动力效果好,适用于潮流冲击强、不具备硬质底基的海域进行海藻场修复,通过错位格栅式结构,能进一步提升消浪作用,大孔混凝土浇筑,表面粗糙、利于藻体附着。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3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9465.8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荒漠化治理的边坡修复装置及方法,设置在边坡上;包括沙障组件、以及集水保墒组件,所述沙障组件用于降低风度、阻滞风沙,并且在降雨时可以降低径流流速,减少边坡坡面水土流失;所述集水保墒组件用于对雨水进行存蓄,并在光照作用下,集水保墒组件中的水分向上蒸腾,提升边坡的湿度,促进边坡植被覆绿。本发明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沙质坡地的生态修复;可有效收集雨水,尤其是暴雨径流;水土保持、降低径流冲刷的作用显著;同时可阻滞风沙,为植被恢复提供条件;能提升植被恢复的成活率;主体材料可降解,环保性强;可批量生产,推广度高,施工简便;通过地表地形微塑,可推广应用于平缓的半固定、固定沙地。
-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51698.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湿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分布式农‑湿复合水质处理及资源回用系统,包括生态田埂、农田、农居、一体化处理设备、连接管道和潜流湿地,所述潜流湿地设置有多个,且分散设置于农田中,所述多个潜流湿地之间通过连接管道串联,通过低于农田的潜流湿地可就地收集农田退水,防止富营养的农田退水泄漏、逸散,同时可以重复利用,净化后可再次用于农田灌溉,在种植农作物时,下方滤料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可以吸附、净化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田退水中含氮、磷有机物的浓度,在农作物、挺水植物交替种植时,会翻动顶层滤料,同时起到清理滤料间堵塞物的作用,进一步减少潜流湿地的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171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866661.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翟宝华
IPC: A01G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态修复、海藻场生态修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型海藻场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S1、首先将藻床架安装在锚块表面组合成藻类附着模组,并在藻床架表面的藻类附着基内部填充藻基,同步在框架式梯形礁体顶面及内侧粘附藻类受精卵;S2、将多个礁体按照垂直于主要潮流方向,呈环状布设,使得多个礁体所包围的中心位置形成消浪影响范围;S3、藻基内和礁石表面的藻类孢子、受精卵经过生长,长出藻苗。通过下大上小设计的礁体,结构形式上重心稳定、削弱水动力效果好,适用于潮流冲击强、不具备硬质底基的海域进行海藻场修复,通过错位格栅式结构,能进一步提升消浪作用,大孔混凝土浇筑,表面粗糙、利于藻体附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