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滩水鸟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模式与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302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1843410.8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滩水鸟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模式与实施方法,涉及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从空间上将潮滩划分为开敞水域区、潮沟疏拓区、本土植被恢复区,本土植被恢复区包括浅滩区及高潮滩区,开敞水域区位于主潮沟的两侧并形成围合式区域,潮沟疏拓区开设在支潮沟的下游,开敞水域区开设在主潮沟的下游。本发明综合利用生态学、植物学和水动力学原理,通过在现状场地潮沟、核心生境打造区域与外围人工干扰区之间建立缓冲区,达到对外界不良生态干扰的屏蔽,以及对湿地的保护和过渡,通过营造水鸟觅食、休憩、夜宿等活动空间,促进潮沟生态系统自然演替,形成良好的潮滩水鸟栖息地,提升生态修复措施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性。

    一种潮滩水鸟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模式与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30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843410.8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滩水鸟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模式与实施方法,涉及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从空间上将潮滩划分为开敞水域区、潮沟疏拓区、本土植被恢复区,本土植被恢复区包括浅滩区及高潮滩区,开敞水域区位于主潮沟的两侧并形成围合式区域,潮沟疏拓区开设在支潮沟的下游,开敞水域区开设在主潮沟的下游。本发明综合利用生态学、植物学和水动力学原理,通过在现状场地潮沟、核心生境打造区域与外围人工干扰区之间建立缓冲区,达到对外界不良生态干扰的屏蔽,以及对湿地的保护和过渡,通过营造水鸟觅食、休憩、夜宿等活动空间,促进潮沟生态系统自然演替,形成良好的潮滩水鸟栖息地,提升生态修复措施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性。

    一种雨水自动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105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113319.5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自动采集装置,包括采样桶、旋转驱动装置、开关装置和集雨转盘,集雨转盘顶部敞口,底部设有一个向下延伸的输送管,且在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轴向转动;旋转驱动装置安装在采样桶的底部内侧;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旋转驱动装置在下雨时开始转动;采样桶顶部敞口,其底部内侧设有多个采样杯,多个采样杯围绕旋转驱动装置呈环形分布,且与输送管的位置相配合。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包括发条组和匀速齿轮组的机械旋转结构作为旋转驱动装置,可分时段采集雨水,具有建设成本低廉、运行维护便捷等优点;使用简单的浮球和浮动杆作为自动开始采集的开关装置,无需人工长时间蹲点采样及频繁操作,提升工作效率。

    一种针对入湖排口的生态净化水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0861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82151.X

    申请日:2020-08-28

    Inventor: 刘敏 左倬 蒋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湖雨水排口生态净化与景观提升的技术领域的一种针对入湖排口的生态净化水道系统,技术方案为从排口的排水端向水体依次设置拦污网、砾石填料和生态净化水道生态净化水道包括生态浮床和不透水的拦截屏障;软围隔设置在砾石填料和生态净化水道外围隔断水体,通过拦截屏障在生态浮床之间间隔分布形成链条状弯曲的生态净化水道;软围隔上设置出水口。该系统通过生态浮床和拦截屏障构建生态净化水道,同时通过软围隔的设置形成独立的净化系统,为入湖雨水提供更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进行充分的生态接触净化。该系统通过多级净化,层层去除入河湖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广泛的适用性。

    生态景观浮桥
    6.
    发明公开
    生态景观浮桥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89386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54857.8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领域的一种生态景观浮桥,技术方案为:浮桥桥体的桥面浮体形成浮桥桥面,悬挂横梁固定在桥面浮体底部,多个悬挂横梁沿浮桥桥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悬挂横梁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桥面浮体,延伸的长度相等,水生植物种植筐通过挂钩悬挂在桥面浮体两侧的悬挂横梁上,并保持桥面浮体两侧平衡,水生植物种植筐的筐体内部填充有植物种植基质以供水生植物固着生长;浮桥桥体由配重锚固装置固定在水面限定位置。其结构简单,安装便利,可同时发挥浮桥的通行功能、生态景观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

    一种入河湖雨水排口生态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322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010626492.0

    申请日:2020-07-01

    Inventor: 刘敏 左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湖雨水排口生态净化与景观提升的技术领域的一种入河湖雨水排口生态净化系统,包括浮叶植物沉淀区、砾石床水质净化区、挺水植物水质净化区和沉水植物水质净化区四个从护岸至湖库水域逐级设置的生态净水功能区;四个生态净水功能区的外周分别采用定植桩排列形成,每个生态净水功能区内通过内衬于定植桩上的不透水土工布、单向透水土工布以及定植桩的排布间距的不同设置而控制水流方向为雨水排口通过本系统至湖库水域该系统通过多级净化,层层去除入河湖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可利用植物搭配营造河湖景观具有建设成本低、净化效率高、运行维护稳、景观效果佳等优点,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广泛的适用性。

    一种便于清理的集雨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6121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99129.2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的集雨净化系统,设置在土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地设在所述土体中的多个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过滤材料;相邻两个桶体之间互相连通,位于端部的桶体与开设在所述土体中的排水沟渠相连通,位于中部的桶体与外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净化排水桶中悬挂有第一截污挂篮,在过滤蓄水桶中悬挂有第二截污挂篮,内部放置过滤材料,可将初期污染较重的雨水进行过滤蓄积,重新利用于城市绿地或农田菜园,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再将中后期污染较轻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然后排入水管道或河道湖泊,减少雨水入河污染。

    一种可净化水质的景观浮桥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0152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90944.7

    申请日:2020-06-02

    Inventor: 刘敏 琚泽文 左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质改善与景观提升的浮桥技术领域的一种可净化水质的景观浮桥,技术方案为:包括浮桥主体结构、种植土层、砾石层、沉水植物;浮桥主体结构包括玻璃桥面、侧壁和浮箱,浮箱通过两侧的侧壁连接在玻璃桥面的下方,玻璃桥面浮在水面上;浮箱、侧壁与玻璃桥面围合构成净化空间,净化空间内从下往上依次布置隔板、种植土层、砾石层;沉水植物种植在种砾石层上;净化空间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过水窗,过水窗的底标高高于砾石层的顶标高;浮箱下方悬挂多道人工介质。通过浮桥与沉水植物的搭配使用,可以保证在不易于种植水生植物的广阔水域,如水源地、大型水库、湖泊等地构建水下森林,提升景观同时方便管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