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沟治理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85633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0870989.0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涉及护岸防护技术领域的一种冲沟治理结构,包括河道段;冲沟段,冲沟段设置在河道段的第一侧;导流堤,导流堤设置在河道段的第一侧;防冲导堤,防冲导堤设置在河道段的第二侧并与冲沟段相对应;网格化护底,网格化护底设置在导流堤和防冲导堤之间;冲沟段包括稳流溢流槽、防冲镇脚和石笼护坡,稳流溢流槽设置在冲沟段的底部,防冲镇脚设置在稳流溢流槽的两侧并与导流堤连接,石笼护坡设置在防冲镇脚背离稳流溢流槽的一侧,且石笼护坡延伸至导流堤的一侧。本发明通过防冲镇脚和石笼护坡稳定冲沟地势并汇集来水,通过稳流溢流槽使来水平稳的流入河道段,可以减少汇水区域水流紊动能,从而降低对河床和护岸的影响。

    一种沙土高效起垄成沙障的一体化装置、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58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22401.0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土高效起垄成沙障的一体化装置、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一体化装置包括主控单元、翻耕单元、整形起垄单元,主控单元设于驾驶台内,主控单元包括驱动部,翻耕单元设于驾驶台的前方,翻耕单元包括旋耕刀,旋耕刀通过第一传动控制轴连接至驱动部,旋耕刀用于对沙土进行翻耕,整形起垄单元设于驾驶台的后方,整形起垄单元包括束沙器、悬挂支架和起垄轮,束沙器通过第二传动控制轴连接至驱动部,束沙器用于对沙土整形,悬挂支架的一部分与束沙器连接,起垄轮连接至悬挂支架的另一部分,起垄轮用于对整形后的沙土压实定形。本发明的一体化装置具有治理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的优点,且成型得到的沙障的可靠性高。

    一种冲沟治理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563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70989.0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涉及护岸防护技术领域的一种冲沟治理结构,包括河道段;冲沟段,冲沟段设置在河道段的第一侧;导流堤,导流堤设置在河道段的第一侧;防冲导堤,防冲导堤设置在河道段的第二侧并与冲沟段相对应;网格化护底,网格化护底设置在导流堤和防冲导堤之间;冲沟段包括稳流溢流槽、防冲镇脚和石笼护坡,稳流溢流槽设置在冲沟段的底部,防冲镇脚设置在稳流溢流槽的两侧并与导流堤连接,石笼护坡设置在防冲镇脚背离稳流溢流槽的一侧,且石笼护坡延伸至导流堤的一侧。本发明通过防冲镇脚和石笼护坡稳定冲沟地势并汇集来水,通过稳流溢流槽使来水平稳的流入河道段,可以减少汇水区域水流紊动能,从而降低对河床和护岸的影响。

    一种生态景观水体的水质实时展示系统以及实时展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30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52216.2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景观水体的水质实时展示系统以及实时展示方法,水质实时展示系统包括固定于生态景观水体底部的固定基础,固定基础上设有水泵、水体透明度展示框体和电子显示屏,水体透明度展示框体为透明的空腔框体且顶端处于水面上方并设有溢流孔,水体透明度展示框体的进水口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固定基础上还设有与数据分析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的水质实时监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子显示屏通信连接,水质实时监测模块处于水面下方。本发明便于公众将所展示的实时的关于水质情况的可视化图表数据与生态景观水体的直接表观场景进行结合,且通过水体透明度展示框体能直观地了解生态景观水体的透明度。

    可装配式幼鱼栖息堰及施工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65363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86010.7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装配式幼鱼栖息堰及施工方法,包括:基质层,基质层成型于河道的河床上;为幼鱼提供庇护场所的围堰,围堰成型于基质层上,围堰包括多条堰体,每条堰体由多个挡流石笼高低错落地堆叠而成,并且相邻抵接的两个挡流石笼相互连接,挡流石笼内填充有第二石料;围堰的迎流部和背流部均具有开口,迎流部的开口用于将河流分为多股束流;扰流结构,扰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扰流体和多个第二扰流体,第一扰流体布置于沿河流方向逐渐靠近河道中心线的堰体的外侧处,第二扰流体布置于由围堰包围限定的庇护场所内以形成水下迷宫结构。本发明装配方式多样,施工方便快捷,为幼鱼提供庇护场所,为多样化水下生境创造条件,促进鱼类繁殖。

    用于调节沟道内水位的透水生态坝、农田灌溉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001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131948.6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沟道内水位的透水生态坝、农田灌溉系统及方法,透水生态坝包括布置于沟道内的多个拦水坝节段,且上游拦水坝节段的顶端高度高于下游相邻拦水坝节段的顶端高度;相邻两个拦水坝节段之间均布置有透水坝节段,且透水坝节段的顶端高度处于相邻两个拦水坝节段的顶端高度的区间内,透水坝节段顶端种植有植物;透水生态坝内从下到上埋设有多个管道,且管道的上游端开口并用于插设管塞,管道上在处于各透水坝节段的位置处均设有多个透水孔,用于使进入管道内的沟道上游处的水透过并进入相应透水坝节段内,进入透水坝节段内的水用于溢流至沟道的下游处。本发明能调节沟道内的水位,以进行多级水位的控制,实现多级透水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