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晨昏轨道的帆板遮阳式双超卫星平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778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0271626.6

    申请日:2021-03-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晨昏轨道的帆板遮阳式双超卫星平台系统,可展开大型柔性遮阳帆板包括薄膜电池、柔性帆板基板、双梁式展开机构、导电环、驱动电机;主从非接触超高精度超高稳定度指向确定机构包括磁悬浮执行器驱动电路、非接触磁悬浮执行器、高精度位置测量敏感器、位置数据采集电路;薄壁桁架承力筒式平台舱体包括全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承力筒、舱体框架、底板、中板、顶板以及若干侧板。本发明所涉及的晨昏轨道的帆板遮阳式主从非接触双超卫星平台构型设计方法的载荷热稳定性高、平台太阳帆供电能力强、载荷具有超高指向精度和超高稳定度,适用于空间望远镜、空间太阳能电站、对地高分辨率成像卫星、激光探测与激光通信卫星。

    基于附加质量运动被动致振耗能的气体静压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1064527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887441.0

    申请日:2019-09-19

    IPC分类号: F16C32/06

    摘要: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物理仿真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附加质量运动被动致振耗能的气体静压轴承,当气体静压轴承发生轴向振动时,带动连接于轴承主体(200)内腔壁的柔性薄板(300)一端同时产生同频率的轴向振动,紧固连接于柔性薄板(300)另一端的附加质量块(400)通过柔性薄板(300)产生滞后于轴承主体(200)的不同频率的被动轴向振动,轴承主体(200)振动产生的能量通过附加质量块(400)的被动振动进行耗散,从而实现气体静压轴承的振动抑制,在不改变轴承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获得了气体静压轴承的高稳定性、结构简单、承载大等优点,可用于大承载、高稳定性气体静压轴承的适用场合。

    基于双超卫星平台碰振动力学模型的防碰撞最优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03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252823.6

    申请日:2019-03-29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超卫星平台碰振动力学模型的防碰撞最优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动量守恒定理建立双超卫星平台碰振动力学模型;所述双超卫星平台包括载荷舱、平台舱、永久磁铁端、线圈端、间隙;步骤2:在建立的碰振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引入拉格朗日泛函概念,根据极值条件的约束,求得最优间隙的计算公式和最优控制规律。本发明解决了双超平台非接触式结构面临的碰振问题,能有效地给出最优控制律设计方法和磁浮机构间隙最优计算方法,能够指导双超卫星等具有间隙的非接触结构的设计。

    非接触双超卫星平台及其相对位置避碰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4483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876468.0

    申请日:2017-09-25

    IPC分类号: B64G1/10 B64G1/24

    CPC分类号: B64G1/10 B64G1/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双超卫星平台及其相对位置避碰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计非接触双超卫星平台:将卫星分为载荷舱和服务舱两部分,采用非接触磁浮机构连接载荷舱和服务舱,实现动静隔离;步骤二、设计预判点,将磁浮机构的线圈端看做一条直线,则线圈伸入磁铁时,线圈的顶点与磁铁内壁的距离是最小的,是最易发生碰撞的危险点等。本发明设计一种避碰逻辑和避碰控制方法,从而大幅降低相对位置控制的频次,使磁浮机构专注于载荷舱高精度姿态控制,保证非接触双超卫星平台的性能。

    差动式气浮垂向控制的双超卫星平台地面仿真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649702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075425.1

    申请日:2019-01-25

    IPC分类号: B64G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差动式气浮垂向控制的双超卫星平台地面仿真设备属于航天器物理仿真领域,通过气浮球轴承实现转动平台的Rx、Ry和Rz自由度转动,通过平面气浮轴承实现载荷舱气浮平台和平台舱气浮平台的X和Y自由度运动,支撑立柱通过设置在支撑立柱上的节流孔与水平移动平台供气组成气浮结构,实现支撑立柱的气悬浮支撑、竖直导向和竖直向上的压力控制驱动;通过气浮导向止推板设置的节流孔,实现对支撑立柱的竖直导向和竖直向下的压力控制驱动,进而实现对支撑立柱的差动式气浮垂向运动控制,具有六自由度非接触支撑驱动、稳定性高和响应快等优点,可用于双超卫星平台的姿态模拟、大摆角机动特性和动中成像地面验证等方面。

    一种晨昏轨道的帆板遮阳式双超卫星平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778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71626.6

    申请日:2021-03-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晨昏轨道的帆板遮阳式双超卫星平台系统,可展开大型柔性遮阳帆板包括薄膜电池、柔性帆板基板、双梁式展开机构、导电环、驱动电机;主从非接触超高精度超高稳定度指向确定机构包括磁悬浮执行器驱动电路、非接触磁悬浮执行器、高精度位置测量敏感器、位置数据采集电路;薄壁桁架承力筒式平台舱体包括全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承力筒、舱体框架、底板、中板、顶板以及若干侧板。本发明所涉及的晨昏轨道的帆板遮阳式主从非接触双超卫星平台构型设计方法的载荷热稳定性高、平台太阳帆供电能力强、载荷具有超高指向精度和超高稳定度,适用于空间望远镜、空间太阳能电站、对地高分辨率成像卫星、激光探测与激光通信卫星。

    面向空间碎片监测的非接触扫描卫星平台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7895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888318.0

    申请日:2019-09-19

    IPC分类号: B64G1/6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空间碎片监测的非接触扫描卫星平台及装配方法,包括:敏捷机动舱(1)、非接触控制台(2)和空间碎片监测相机(3)。本发明通过非接触力控制空间碎片高精度探测成像载荷,消除影响卫星平台对空间碎片监测的干扰,创新地解决空间微小碎片和微流星体的捕获跟踪与高品质成像监测问题,可应用于未来空间碎片监测、在轨卫星对空间碎片的防护等技术领域。

    气膜密封的气浮物理仿真平台的非接触供气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71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02223.4

    申请日:2018-03-12

    IPC分类号: B64G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膜密封的气浮物理仿真平台的非接触供气装置及方法,通过在气浮物理仿真平台的平动平台垂向下方中心位置设置由导气块和导气孔组成的导气单元,导气孔位于导气块的中心,在导气单元下方对应设置固定于基础平台的供气单元,在供气单元的中心设置供气孔,并在供气孔周围设置大面积浅腔,使得在气浮物理仿真平台平面运动时,供气孔始终位于浅腔范围内,且导气单元与供气单元的精加工面对应设置,并保持数微米量级的距离。本发明既实现了气浮物理仿真平台供气与外部地面环境的非接触气膜密封,又可获得持续不断的气体供应,具有理论无限长实验时间以及模拟环境干扰力矩小等优点。

    对日惯性定向的主从非接触双超卫星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7792405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877195.1

    申请日:2017-09-25

    IPC分类号: B64G1/66

    CPC分类号: B64G1/6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日惯性定向的主从非接触双超卫星平台,包括:载载荷舱,包括第一侧板、隔板、第一顶板、第一底板、太阳能电池、有效载荷数据传输天线、数据处理单元、相对位置传感器,第一顶板为太阳观测载荷基准板,第一底板为磁悬浮直接力控制机构安装角板,太阳观测载荷基准板上安装有太阳观测载荷,磁悬浮直接力控制机构安装角板上安装磁悬浮直接力控制机构和两舱锁紧解锁机构的一部分结构,相对位置传感器安装在磁悬浮直接力控制机构上;载荷舱对接于平台舱上部。本发明可满足超高指向精度和超高姿态稳定度太阳观测载荷的需要。

    基于双超卫星平台碰振动力学模型的防碰撞最优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036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910252823.6

    申请日:2019-03-2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超卫星平台碰振动力学模型的防碰撞最优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动量守恒定理建立双超卫星平台碰振动力学模型;所述双超卫星平台包括载荷舱、平台舱、永久磁铁端、线圈端、间隙;步骤2:在建立的碰振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引入拉格朗日泛函概念,根据极值条件的约束,求得最优间隙的计算公式和最优控制规律。本发明解决了双超平台非接触式结构面临的碰振问题,能有效地给出最优控制律设计方法和磁浮机构间隙最优计算方法,能够指导双超卫星等具有间隙的非接触结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