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4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43023.1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备用容量优化方法。包括对风电、光伏发电进行聚类;利用轮廓值评价聚类质量;对所有的随机变量削减的场景集进行组合,形成实际的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集;计算组合后的场景概率;计算可再生能源的预测误差;建立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目标函数;建立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约束条件;对所建立的所述机会约束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将最优解作为备用容量最优配置方案输出。对所建立的机会约束模型进行求解,对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进行聚类,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少计算时长,能够反映不同容量储能系统对于降低系统备用容量的能力,在实际中能够减少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459841.2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7/01 , G06N3/084
Abstract: 基于残差网络与Frank‑Copula的零碳产业园区风光出力场景规划方法,其特征包括:步骤1.读取历史数据如风力,光伏出力系数等数据;步骤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零碳产业园区历史年的风电、光伏出力数据,对出力数据进行拟合,筛选出风力出力系数以及光伏的交流侧出力系数;步骤3.对处理数据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步骤4.对电力、光伏出力系数进行基于残差结构的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的预测;步骤5.利用Frank‑Copula函数和风电,光伏联合概率分布进行风光出力场景生成,使用蒙特卡洛模型进行场景削减;步骤6.输出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4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625275.8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碳工业园区的源‑网‑荷协同运行优化方法,涉及能源管理和优化技术领域,包括在协同运行优化模型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内初始化生成Ng组初始解,每一组解记为一个状态s,Ng组初始解分别独立进行学习,但是使用和更新相同的Q值表,以加快学习和求解过程;顺序选择Ng组初始解分别进行l N次学习,其中学习代数可根据求解速度需求进行设置。通过工业园区负荷的特点,考虑低碳零碳工业园区负荷的可控特性,建立了可控性负荷模型,并以微电网运行维护费用最小和碳交易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协同运行优化模型,分别采用多目标Q学习算法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9658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2433.5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氢‑热多能耦合的发电系统及方法,包括生物质系统、新能源站、电解水制氢系统、燃煤机组、熔盐储换热系统、含氢燃料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和汽轮机发电系统,所述新能源站输出端分别与电解水制氢系统和熔盐储换热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燃煤机组输出端与熔盐储换热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生物质系统、电解水制氢系统的输出端均与含氢燃料燃气轮机发电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熔盐储换热系统的输出的与汽轮机发电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发电系统设置燃煤机组、新能源站以及生物沼气配合储热、储氢等多种储能技术,具有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电网稳定性、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以及降低能源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228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60039.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IPC: F25B15/06 , H01M8/241 , H01M8/04029 , C02F1/04 , C02F1/14 , C02F1/00 , C02F1/16 , F25B41/40 , F24S10/0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氢电热冷多能耦合领域,公开一种氢电热冷多能耦合集成系统及其变负荷运行方法,集成系统包括:PEMFC单元、太阳能集热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和冷却水罐首尾依次相连组成第一循环水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的水路上设置有三通阀,三通阀还与冷却水罐的一个入口相连,使PEMFC单元、太阳能集热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和冷却水罐组成第二循环水路;PEMFC单元用于按照用户侧负荷需求运行供电并排出冷却水,冷却水沿第二循环水路循环参与制冷和制热,或分为两路分别沿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参与制冷和制热。本申请能提高电堆废热利用率以及集成系统的制冷和制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94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21894.8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光发电协同混合电解制氢控制系统及方法,将光伏发电单元和风力发电单元输入的风光发电总功率分别与ALK电解槽的额定工作功率、PEM电解槽的额定工作功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和风力发电单元的风光电力是否充足;根据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和风力发电单元的风光电力是否充足对所述ALK电解槽和PEM电解槽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利用本发明能够尽可能保证ALK和PEM电解槽连续运行,降低ALK和PEM电解槽停运情况,实现混合电解槽的稳定高效运行,最大程度降低新能源电站的弃风弃电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09217.8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先导发展模型的绝缘子串闪络判别方法,基于绝缘子串间隙场强判断绝缘子串的注流起始条件;当注流开始后,在注流过程中确定连续先导是否起始;若连续先导起始,则根据剩余间隙场强判断是否满足先导维持条件;若满足先导维持条件,则基于先导发展参数确定绝缘子串的闪络时刻。本发明绝缘闪络的判别考虑了绝缘子闪络流程中流注的起始和末跃过程,提高了绝缘子串闪络判据及闪络时间的准确性,为输电线路工程线路耐雷水平设计及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保证了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846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56212.8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该燃煤机组发电系统包括主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辅助发电系统;主发电系统包括燃煤锅炉、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和主机组发电机;储能系统包括第一熔盐罐、第二熔盐罐、第一蒸汽熔盐加热器和第二蒸汽熔盐加热器;辅助发电系统包括辅助汽轮机、辅助机组发电机、辅助给水回热系统、熔盐蒸汽换热装置。通过对主发电系统抽汽,将热量存储于熔盐储热系统,实现机组的深度调峰,并通过配置的小型汽轮机组完成燃煤机组顶峰发电,实现大型燃煤机组宽负荷调峰与顶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535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289910.1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5B9/00 , H01M8/0656 , H01M8/04291 , H01M8/04029 , H02J3/38 , H02J3/14 , F24S20/20 , F24S23/70 , F22B1/00 , C25B1/042 , C25B9/65 , C25B15/021 , C25B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制氢及发电系统,其集成太阳能、生物质沼气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驱动的高温固体氧化物制氢系统,将波动较大的太阳能、以及污染性较大的沼气转换为可清洁可存储的氢气能,并且进一步利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可将氢气能转换为稳定的电力输出,解决太阳能波动较大的问题;同时回收利用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系统中的高温氧气和氢气‑水蒸气热能,以及燃料电池产生的余热,提高本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本发明所述系统的太阳能集热系统采用线性菲涅尔形式,具有系统及布置简单、占地小、投资相对少的特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6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56329.8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C25B1/0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耦合风光互补优化混联制氢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包括:以单位制氢成本为优化变量,以周期制氢量最大化为第一目标函数、初始投资成本最小化为第二目标函数、弃电率最小化为第三目标函数,构建耦合风光互补优化混联制氢系统的容量配置模型;通过顺序目标优化确定容量配置模型的初始帕累托最优解解集;选定主目标函数,基于初始帕累托最优解解集中不同目标函数帕累托最优解的最值,将除主目标函数之外的其它目标函数转换为增广约束条件,采用增广ε‑约束法更新容量配置模型的帕累托最优解解集;基于更新后的帕累托最优解解集优化系统的容量配置。本申请实现了混联制氢系统容量配置的合理规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