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4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43023.1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备用容量优化方法。包括对风电、光伏发电进行聚类;利用轮廓值评价聚类质量;对所有的随机变量削减的场景集进行组合,形成实际的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集;计算组合后的场景概率;计算可再生能源的预测误差;建立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目标函数;建立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约束条件;对所建立的所述机会约束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将最优解作为备用容量最优配置方案输出。对所建立的机会约束模型进行求解,对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进行聚类,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少计算时长,能够反映不同容量储能系统对于降低系统备用容量的能力,在实际中能够减少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4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625275.8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碳工业园区的源‑网‑荷协同运行优化方法,涉及能源管理和优化技术领域,包括在协同运行优化模型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内初始化生成Ng组初始解,每一组解记为一个状态s,Ng组初始解分别独立进行学习,但是使用和更新相同的Q值表,以加快学习和求解过程;顺序选择Ng组初始解分别进行l N次学习,其中学习代数可根据求解速度需求进行设置。通过工业园区负荷的特点,考虑低碳零碳工业园区负荷的可控特性,建立了可控性负荷模型,并以微电网运行维护费用最小和碳交易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协同运行优化模型,分别采用多目标Q学习算法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459841.2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7/01 , G06N3/084
Abstract: 基于残差网络与Frank‑Copula的零碳产业园区风光出力场景规划方法,其特征包括:步骤1.读取历史数据如风力,光伏出力系数等数据;步骤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零碳产业园区历史年的风电、光伏出力数据,对出力数据进行拟合,筛选出风力出力系数以及光伏的交流侧出力系数;步骤3.对处理数据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步骤4.对电力、光伏出力系数进行基于残差结构的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的预测;步骤5.利用Frank‑Copula函数和风电,光伏联合概率分布进行风光出力场景生成,使用蒙特卡洛模型进行场景削减;步骤6.输出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7876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0420788.5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研究区域内平均风光资源的加权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聚类算法,对研究区域的各个调整后的风光项目场址坐标进行聚类处理,得到风光项目场址聚集区域;将聚集区域的总装机容量分配至格点,得到研究区域的风光资源矩阵,再与装机容量特征矩阵交叉互乘并求和,得到研究区域的平均风光资源特征值。本发明考虑已建风光项目场址信息,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反映出研究区域适合风电光伏发展区域的资源情况,隐式地将地形、地势等因素导致的风光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考虑在内,因此,得到的风光资源特征更具有代表性,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新能源资源评估和发电预测等工作,提高新能源资源评估和发电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83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469442.0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F23G7/06 , F23G5/14 , F23D23/00 , F23D14/02 , F23D14/84 , H01M8/0606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24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火焰燃料电池的油气火炬燃烧系统及方法,包括火炬燃烧器壳体、微混燃烧器、火焰燃料电池和二次燃烧器;所述火炬燃烧器壳体的底部上游侧连通安装所述微混燃烧器;所述火炬燃烧器壳体的顶部气体出口的下游侧,连通安装所述二次燃烧器;所述火炬燃烧器壳体的内部,按从下到上方向,其横截面逐渐缩小形成锥形腔体;在所述锥形腔体的锥形内壁,布置所述火焰燃料电池。优点:(1)创造性地将火焰燃料电池和火炬燃烧结合,实现伴生气的高效清洁利用。(2)通过将微管式火焰燃料电池进行锥型层叠,解决了现有火焰燃料电池燃料停留时间短、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增加火焰燃料电池层数增加发电功率,实现了模块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8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69442.0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F23G7/06 , F23G5/14 , F23D23/00 , F23D14/02 , F23D14/84 , H01M8/0606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24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火焰燃料电池的油气火炬燃烧系统及方法,包括火炬燃烧器壳体、微混燃烧器、火焰燃料电池和二次燃烧器;所述火炬燃烧器壳体的底部上游侧连通安装所述微混燃烧器;所述火炬燃烧器壳体的顶部气体出口的下游侧,连通安装所述二次燃烧器;所述火炬燃烧器壳体的内部,按从下到上方向,其横截面逐渐缩小形成锥形腔体;在所述锥形腔体的锥形内壁,布置所述火焰燃料电池。优点:(1)创造性地将火焰燃料电池和火炬燃烧结合,实现伴生气的高效清洁利用。(2)通过将微管式火焰燃料电池进行锥型层叠,解决了现有火焰燃料电池燃料停留时间短、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增加火焰燃料电池层数增加发电功率,实现了模块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43007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779693.9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生物质气为原料的电氢氨热联产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氧气供给腔室、燃料电池层、甲烷重整制氢腔室、电解槽层、合成氨腔室和冷却水腔室;以生物质气为原料的电氢氨热联产装置采用多层套管式结构,按由内到外的方向,依次设置氧气供给腔室、燃料电池层、甲烷重整制氢腔室、电解槽层、合成氨腔室和冷却水腔室。本发明提出一种以生物质气为原料的电氢氨热联产装置及方法,以生物质气为原料,将发电、产氢、合成氨及供热集成在同一套装置内,配合辅助设施形成电氢氨热联产系统,并提供了电氢氨热联产系统的联产方法。该发明集成度高、有利于降低投资、设备复杂程度低、运维便捷,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及高效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3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33619.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生物质储热的风光一体化发电系统及方法,包括:风光电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电加热器、低温熔盐罐、高温熔盐罐、生物质锅炉、蒸汽发生器、汽轮机组和冷凝器。本发明旨通过为生物质锅炉和风光电源增加一套熔盐储热系统,一方面,生物质锅炉与风光电源联合,可以显著降低生物质锅炉的利用小时数,降低生物质燃料的消耗,提升发电经济性,有助于生物质发电单体项目规模提升;另一方面,熔盐储热系统可以放大生物质锅炉的出力水平,可以通过长时储热为风光电源提供深度调峰服务。总的来看,本发明可使耦合生物质储热的风光一体化发电系统平稳出力,具备优秀的负荷跟随性,并维持较低发电成本,实现绿色、高效、低成本的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9430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79693.9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生物质气为原料的电氢氨热联产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氧气供给腔室、燃料电池层、甲烷重整制氢腔室、电解槽层、合成氨腔室和冷却水腔室;以生物质气为原料的电氢氨热联产装置采用多层套管式结构,按由内到外的方向,依次设置氧气供给腔室、燃料电池层、甲烷重整制氢腔室、电解槽层、合成氨腔室和冷却水腔室。本发明提出一种以生物质气为原料的电氢氨热联产装置及方法,以生物质气为原料,将发电、产氢、合成氨及供热集成在同一套装置内,配合辅助设施形成电氢氨热联产系统,并提供了电氢氨热联产系统的联产方法。该发明集成度高、有利于降低投资、设备复杂程度低、运维便捷,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及高效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03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421993.3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新能源月度电量重构逐小时功率曲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理论风功率参数曲线,进行初始参数设置,重构月度风电发电量,得到最优理论风功率参数曲线,基于研究区域实时测量得到的逐小时特征风速序列,得到最接近实际发电条件的风功率出力序列。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新能源月度电量重构逐小时功率曲线的方法,利用月度风电总发电量数据和对应时间段风资源逐小时气象序列,即:逐小时特征风速序列,可重构得到研究区域的逐小时风功率曲线,具有重构到的逐小时风功率准确性高的优点,从而可以准确完整的获得大范围内的风电逐小时功率曲线。
-
-
-
-
-
-
-
-
-